章武三年,刘备驾崩,蜀汉违背礼制,当年就改元建兴,这件事让曹魏和东吴笑话了很久:只有“篡位”才当年改元,刘备虽然没了,章武年号要一直用到年底,第二年才能算刘禅的建安元年,结果蜀汉的这一年前五个月章武,后七个月建兴——是刘禅猴急,还是诸葛亮和李严不懂礼貌?

其实这也不能怪诸葛亮和李严,起码诸葛亮对刘备的忠心是不容置疑的,他这么做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当时夷陵新败,蜀汉军心动摇民心不稳,必须进行必要的封赏以鼓舞士气。改元、大赦、封官加禄是有先后顺序的,要是不改元,大家就得再等七个月,而这七个月之间,还不知道会出什么幺蛾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备驾崩的时候,蜀汉五虎大将已去其四,仅剩下翊军将军赵云尚在,而按照年龄推算,应该也有六十多岁了 ——诸葛亮初出祁山是建兴六年,那时候赵云已经快七十岁了,从这点推算,赵云要比诸葛亮大二十岁左右,这可能也是刘备托孤选诸葛亮李严而不选赵云的主要原因,赵云在建兴七年辞世,比鞠躬尽瘁耗尽心血的诸葛亮还早走了五六年。

诸葛亮伐魏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五虎大将辞世后,“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那个不太听话的魏延,也不得不承担起前线参谋长的职责:“建兴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八年,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延很管用,但不太好用,诸葛亮却不能不用,这就是当时蜀汉人才匮乏造成的窘境:荆襄之战、夷陵之战,把刘备的起家班底基本打光了,如果我们要评选刘禅继位时的“蜀汉新五虎大将”,那将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刘备驾崩之后,已经很少有人能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相提并论,能竞争五虎大将名额的,也就是赵云魏延等四大将和另外四个领军都督。

赵云在刘禅继位后,马上火箭式提升,其地位甚至超过了魏延。

很多人都认为赵云的军衔不如魏延高,那是因为赵云先走了,魏延又坚持了五六年,晋升的机会比赵云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兴元年,赵云的军衔和权力,都比魏延大:“建兴元年,赵云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

赵云晋升军衔并受封永昌亭侯,魏延的镇北将军没变,只是加封了都亭侯。永昌亭侯属于“名号亭侯”,按照《华阳国志》记载,蜀汉爵位自县侯之下分别是乡侯、都乡侯、亭侯、都亭侯,都亭侯略低于名号亭侯。

都亭侯比永昌亭侯低半格,四征四镇将军平级,但赵云还多了一个“中护军”职务,能坐上这个位置,就比四方将军还高一头,在三国时期,中护军就等于顾命大臣:当年孙策薨逝,“周瑜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司马师之所以在曹魏说一不二,也起源于他当中护军时“作选用之法,举不越功,吏无私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国时期的中护军,不但是禁卫军司令,而且还掌管全部军官的考核升迁,即使是嚣张跋扈的魏延,敢拿着小刀子在丞相长史杨仪的脸上比划,可是见了赵云,也得规规矩矩客客气气——他还等着赵云在年终评语中说几句好话呢。

如果要评选刘禅继位时的蜀汉五虎大将,赵云和魏延各占一席之地,应该是没有争议的。而那个跟诸葛亮一起接受刘备重托的李严,虽然在武将中的地位最高,但是有诸葛亮制衡,他一开始就被排挤出了核心决策圈:“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建兴元年,封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四年,转为前将军。以诸葛亮欲出军汉中,严当知后事,移屯江州,留护军陈到驻永安,皆统属严。”

都乡侯比武乡侯低半格,而且是直到建安四年才受封前将军,他属于高职低配,难怪他跟诸葛亮打官司,没有人支持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诸葛亮在成都,李严就窝在永安回不来,诸葛亮出师伐魏,李严还是回不了成都,他只是接管了原江州都督赵云的防区,旁边还有一个陈到看着,名义上是归李严管,但陈到会不会把李严放在眼里,读者诸君清楚,李严也明白。

不管怎么说,李严是名义上的蜀汉军方第一人,所以要评选刘禅继位时的蜀汉五虎大将,李严应该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可能还是名义上的五虎上将之首,排在他后面的,就是精神有点问题的刘琰:“先主定益州,以琰为固陵太守。后主立,封都乡侯,班位每亚李严,为卫尉、中军师、后将军,迁车骑将军。”

刘琰精神有点问题,可能是长期受压抑,家庭也不太和睦导致的抑郁症,他自己和别人都知道这症状不轻:“禀性空虚,本薄操行,加有酒荒之病……间者迷醉,言有违错……琰失志慌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使这样一个精神不太正常的刘琰,却坐上了蜀汉武将第二把交椅,赵云和魏延都得往后排,但不知诸葛亮环顾朝堂,是不是哭的心都有了?

李严和刘琰地位高,赵云和魏延权力大,要是按照当时的情况来分析,赵云和魏延一个掌管禁军和官员考核,魏延镇守汉中独霸一方,别说是李严,就是诸葛亮想“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诸葛亮对刘备刘禅忠心耿耿,自然会得到赵云和魏延的尊重与支持,而李严资历较浅,他要想搞小动作,赵云和魏延那两关就过不去——从这个安排上,我们能看出刘备这位当世枭雄,在安排后事的时候,果然是做了不止一手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兴元年的五虎大将,已经选出了四位:李严居首,刘琰次之,赵云魏延未必甘居人下。

赵云深沉稳重,很少与人正面冲突,他只跟刘备有话直说(两次犯颜直谏),却和诸葛亮、李严、魏延都没有什么明显的矛盾。

赵云谦虚谨慎,“小关羽”魏延就不同了,他除了吓哭杨仪,还经常跟刘琰掐架,诸葛亮明显是帮魏延而不帮刘琰:“刘琰车服饮食,号为侈靡,建兴十年,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言语虚诞,亮责让之……于是亮遣琰还成都,官位如故。”

赵云和魏延没必要给李严刘琰面子,是因为他们都是刘备心腹宿将,也是看着刘禅长大的,如果有人欺负刘禅,这二位肯定会联起手来“清君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李严、刘琰、赵云、魏延,还有哪几位蜀汉重量级将领能入选五虎大将呢?笔者绞尽脑汁,想出了四个都督:护军(不是中护军)、关中都督吴懿(刘禅刚继位时的官职,后三人亦然),牙门将军、中部督向宠,右车骑将军、广武都督军廖化,征西将军、永安都督陈到。

这四大都督谁能成为建兴元年蜀汉五虎大将的第五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让谁入选,都会引起争议,所以这最后的决定权只能交给读者诸君:在您看来,关羽、黄忠、张飞、马超辞世后,在刘备刘禅皇位交替之际,哪五位蜀汉大将可以位列五虎?五虎之中第一人应该是谁?诸葛亮手上只有这十几个人马七八条枪,北上伐魏,又有几分成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