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日前警告称,法国政府出台电动汽车购车补贴新规,把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排除在外,这不仅影响双边贸易,打击中企在法国投资的信心。卢沙野同时还撂下狠话称:真打贸易战,法国电动汽车行业将难以抵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之前,法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电动汽车行业不受来自中国相关产品的挑战,鼓动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所谓“反补贴调查”。根据欧洲媒体的报道,如果欧盟认定中国电动汽车违反其相关法规,将会加征超过25%的惩罚关税。不过,对于欧盟与法国的这一极端做法,欧洲其他国家纷纷表示反对,美国媒体则直言不讳地警告欧盟,这将有可能引发中欧贸易战,后果就是导致欧洲车企遭受重创。

法国政府为了促使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展开相关调查,近期率先出台对电动汽车的补贴法案,公然将中国产电动汽车排除在外。显然,如果马克龙政府的相关补贴付诸实施,必将会遭到中方的对等甚至加倍反制。届时,中法之间在电动汽车行业间的一场关税大战,将有可能爆发。而且结将如卢大使所言:法国电动汽车行业绝非中国对手,一旦爆发贸易战,法国车企将有可能会连底裤都输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法国汽车制造业虽说在欧洲算是比较发达的,但在电动汽车领域,法国远不如德国,目前还刚刚在起步。更重要的是,现如今领跑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的是中国和美国,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和日韩等国车企,充其量就是看热闹的。所以,不能怪卢大使会表现得如此底气十足,因为如果法国执意要在电动汽车领域挑起与中国的关税战,其刚刚萌芽的电动汽车行业将有可能会被扼杀在摇篮中。

一旦中欧爆发贸易战,不但法国会输得一败涂地,就连整个欧洲也都有可能不是中国的对手。尽管欧盟委员会近期出台多项法案,其中就包括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调查”、以及模仿美国对华实施高科技产品和设备出口管制等。不过,欧盟旨在破坏中欧双边贸易合作的一些做法,却因为遭到众多成员国的抵制而难以实施。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在成员国的抵制下,欧盟日前缓慢其推进对华“去风险”计划,最具争议的内容得到淡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显然,尽管欧盟委员会的某些政客长期充当美国反华战略的代言人,但中欧贸易合作受到破坏、或者引发贸易战,最终吃亏的还是其成员国的经济和产业。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因为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和产业发展,不但需要中国市场消化他们的产品,同时更需要来自中国的商品和供应原材料的供应。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中欧经贸合作因欧委会作梗而遭到破坏,将会给包括法国在内的欧元区国家经济和外贸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所以,尽管很多欧盟主要成员在政治上与中国摩擦不断,但谁也不愿意让政治争端对双边贸易造成影响,因为他们很清楚在经济上与中国展开合作的重要性。因此,在欧盟打着“去风险化”幌子,企图阻止欧盟国家与中国在高新技术、投资和新能源等领域上展开合作时,自然就遭到众多成员国的强烈抵制。值得一提的是,在反对欧盟对华“去风险”计划的国家名单中,法国赫然在列。由此可见,法国叫嚣着要与中国打贸易战,更像是在虚张声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上所述,法国政府在该国电动汽车行业无法与中国匹敌的情况下,出台保护自家电动汽车行业的法案,其实并不代表马克龙政府就有胆量与中国打一场贸易战。如果联系马克龙当前在国内深陷政治困局的现实,其实不难看出,法国充当欧盟对华贸易挑衅领头羊,其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因为他需要通过讨好国内相关行业等手段,以此来获得他们的政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