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继宁

出身显赫,高门望族,这样的身份谁不羡慕?说起他的名字也许很多人并不了解,但是如果细细地讲讲他的身世,就会有不少人发出惊叹,除此之外就是羡慕。这个人的名字就是孔继宁。那么他的身世是什么呢?

孔继宁的母亲名字叫李敏,父亲是孔令华,如果你还是不了解的话,那么这样告诉你,李敏是毛主席的女儿,孔令华是开国中将孔从洲的儿子。这样一来,孔继宁的身世便是清清楚楚的了。孔继宁是毛主席最疼爱的外孙,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为:“小老虎”。他和毛主席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孔继宁之后的生活如何呢?今天就给大家讲讲。

70岁还能官升一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和李敏

李敏是毛主席和贺子珍的女儿,李敏之所以不姓毛,是因为当年他出生的时候,毛主席正好化名为“李德胜”,所以李敏就随父亲“姓李”。她跟随妈妈贺子珍在苏联生活了八年,直到1949年,她才回到父亲毛主席的身边,当时的李敏13岁,跟着父亲住进了中南海一起生活。后来她就在北京上学,在父亲的身边度过幸福的少女时代。

毛主席是个慈爱的父亲,他对儿女的爱一向是深沉但是却不张扬。对于女儿李敏,她从小就不在自己身边,现在回到他身边,他非常关心。女儿的婚事,他更是一直都很关注的事情。孔令华是李敏的同学,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两个人的关系从同学到朋友再到恋人。李敏把自己谈恋爱的事情告诉了父亲,但并没有说这个人是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和李敏

这天主席在和女儿闲聊的时候,好奇地问:“你那个男朋友是谁?父亲是做什么的呀?”因为李敏和孔令华相处的时候,并没有细问对方的身世背景,所以她自己也不清楚,当父亲这样问她的时候,她也只能只言片语地回答,于是父亲语重心长地对她说,要想好好地在一起,彼此的家庭情况是该了解一下的。

李敏听从了父亲的话,当他见到孔令华的时候问及了这件事,孔令华也没有隐瞒就把自己的家庭情况都告诉了李敏。回到家后,李敏把孔令华的家庭背景告诉了父亲,主席听完高兴地点了一支香烟:“原来是孔从洲将军的儿子,我知道的,老朋友了。”李敏见父亲很是开心就借机会询问:“那您同意吗?”主席直截了当地说:“同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敏和孔令华

就这样,李敏和孔令华的终身大事定了下来。婚后夫妻二人就住在中南海的丰泽园,陪伴在主席身边,当时的毛主席已经将近古稀,身边的儿女很少,所以很希望他们夫妻能陪伴在身旁,对于女婿孔令华,毛主席也是非常满意和喜欢。经常会和他聊天,谈论一些古今。

1962年10月27日,李敏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孩,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非常开心他激动的说:“没想到我70岁了还能官升一级!”这里的“官升一级”当然不是真的指当官,而是毛主席升了辈分,成为祖父辈,这也是毛主席家第三代的第一个孩子,可想而知毛主席多么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和李敏

有了小外孙之后,就要给小外孙起个名字。为了给这个孩子起名字还真是费了不少力气,祖父孔从洲和外祖父毛主席一起商量,要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呢?他们先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这些共产主义伟人的名字上入手,孔从洲认为用马字后面不好排字,用恩字呦呵太多人重复,最后两位老人家决定就叫“孔继宁”吧,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还有后继有人的意思。就这样这个孩子的名字确定了,名字里融入了两位革命前辈的祝福和期望。

这个孩子的出生给毛主席的晚年生活增添了很多快乐的时刻,毛主席很久没有这么开心了,他在自己工作累了的时候经常会去抱抱小外孙,孩子长得非常可爱深的毛主席老人家的喜欢,都说隔辈亲,外祖父看孩子怎么也看不够,毛主席和所有的老人家一样,疼爱自己的外孙。因为孩子长得虎头虎脑,惹人喜爱,毛主席亲切地叫他“小老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继宁(右一)

他经常抱着“小老虎”在院子里遛弯,和碰到的路人说:“你看我家的这个小老虎,长得多可爱啊,多精神!”那个时候的孔继宁还小,不懂事理,但是根据妈妈李敏的讲述,每次孔继宁哭闹的时候只要见到外公就会安静,因为他很喜欢姥爷,看到自己喜欢的人抱着自己,自然就不会哭闹了。

有一天主席在家里翻箱倒柜地似乎在寻找什么,警卫员问他:“主席,您在找什么?我来帮您。”毛主席说:“我从延安带回来的那些个箱子还在吗?”警卫员帮主席找到,只见主席从里面翻出一个小拨浪鼓,他把这个送给小外孙,孩子还小不会说话,但是每次看到这个外祖父拨动这个拨浪鼓就很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李敏看到这个拨浪鼓似乎有点眼熟,就问父亲:“爸爸,哪里来的拨浪鼓呀?”主席说:“这是娇娃你小的时候,爸爸给你做的,后来你去苏联了,爸爸就收起来了,想你的时候,就会拿出来看看,现在拿给小老虎玩。”听到父亲这么说,李敏的心里有点酸酸的,他的眼角湿润了,他连忙安慰父亲,说道,我这不是在您身边了吗?您看小继宁也在您身边呀。主席高兴地抱着孩子笑了。

毛主席在培养孩子方面也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不奢望孩子们多么优秀,但是一定要成为一个品德上过硬的人,要自立自强,不能因为是毛主席的亲属就自大。所以他从来不喜欢骄纵孩子,即便是这个隔辈亲的小外孙也是一样的。

小孩子不能太娇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孔继宁渐渐地长大了,李敏考虑到母亲贺子珍独自在上海生活,就也带着孔继宁经常去上海探望和小住,这个不到一岁的小不点就跟着母亲在外公外婆的家里两头跑,虽然路途周折,但是让两位老人都非常开心。真是到哪里都是个讨人喜欢的小家伙。

1963年,李敏夫妇因为一些事搬出离中南海,孔令华只用了一辆平板车就带走了他和李敏的全部家当,离开中南海的时候,主席满眼都是不舍和牵挂,李敏答应父亲,一定常常会带着孔继宁回来看他。就这样,一岁的小继宁和父母来到了普通的居民住所,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和李敏夫妇

搬出中南海之后,李敏夫妇想要再回来看主席就比较麻烦了,因为他们的相关证件被收回,见主席需要请示和得到批准,所以即使李敏想常常回来看父亲,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所以毛主席见到小外孙的机会就变少了,偶尔李敏来看望父亲要是没带孔继宁,父亲就会询问小外孙的情况,格外地思念这个小家伙。

孔继宁记得,虽然外公非常疼爱自己,但从来都不是一味地娇惯,甚至说是严格的。有一次妈妈李敏带着他回到中南海,他在外公家院子里的一个大鱼缸前玩,看到鱼缸里有好几条小鱼,他便想伸手去抓鱼,母亲李敏连忙制止,说:“继宁不可以的,小鱼被抓出水面就会死掉。”当时的孔继宁才3岁,他哪里知道这些,所以还是伸手抓鱼。李敏只好把他拦住,他就撒娇躺在地上哭闹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

正在这时,外公毛主席回来了,他看到孔继宁坐在地上大哭,就知道一定是小孩子在撒娇闹脾气了,并没有理会他,李敏和毛主席说:“爸爸,您这里有点心吗?给他拿一块,他就不会哭了。”毛主席觉得李敏这样娇纵孩子不好,于是淡淡地说:“没有。只有糖。”李敏看到父亲没动静,就自己去拿了一块糖给了孩子。

李敏有些不太明白,父亲一向是非常疼爱孔继宁的怎么今天孩子大哭他却无动于衷反而有些冷漠呢?见到女儿有些困惑,毛主席就对他说:“娇娃,我不是不疼爱小老虎了,只是你不能这么娇惯孩子,这样不好,小孩子不能太惯着。”孔继宁见自己的哭闹并没有得到什么,就自己停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后来李敏也明白了父亲的意思,虽然毛主席疼爱孩子,但是有尺度的疼爱,有原则的疼爱,孔继宁当时还小,过分的骄纵会让他越来越不听话,他会认为只要是他哭闹就会有好吃的来哄他,这样下去他对他的成长来说,无疑是不好的,所以毛主席当时的做法是正确的。

毛主席正是因为疼爱孩子,才更要教会他以理服人,不要遇事就无理取闹,从这件事情之后,孔继宁确实很少哭闹,他知道无理取闹是不好的。从这么一件小事上就能看出来主席的智慧,他教育孩子是以树立孩子的价值观为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和孩子

其实自从李敏一家从中南海搬走之后,主席的心里总是空落落的,他时常想念和女儿外孙在一起祖孙三代享受天伦之乐的场景,工作闲暇的时候就会想起那个小家伙“小老虎”,还会自己坐在院子里发呆,根据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只有李敏回来看望毛主席,主席的脸上才会出现久违的笑容。

李敏又何尝不知道父亲思念小外孙呢?但是自从离开中南海,他们一家的生活变得拮据。丈夫和自己都要工作,无瑕照顾孩子,所以只能把孔继宁送到贺子珍那边,后来,只有毛主席过生日的时候,或者是什么重要的大节日,才能见到自己的“小老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当时的孔继宁虽然还小,但是他对外祖父已经记忆深刻,他知道毛主席疼爱自己,就缠着李敏问:“妈妈,我们什么时候会去看外公呢?”听到年幼的孔继宁这样问,李敏心里难免一阵酸楚,但是,他又不想让孩子知道他的为难,就说:“等你再长大一些,戴上红领巾,咱们就去看外公。”也就是这句话之后,孔继宁常常盼望着自己快些长大,长大就能戴上红领巾了,长大就能去看外公!

后来,孔继宁读了小学戴上了红领巾,他回到家里冲到妈妈跟前说“妈妈,看我戴上红领巾了,我们是不是可以去看外公了?”

李敏欣慰地笑着说:“好,妈妈这就带你去。

但是刚好不凑巧,毛主席因为公务和会议不在家中,所以正好没见上他们,周恩来听说李敏一家来了,替主席接待了他们,因为周恩来没有孩子,所以格外疼爱毛主席这个挚友的外孙,他对孩子说:“小继宁,别难过啊,外公去开会了,有周外公照顾你,你看你如今戴上红领巾了,是个先锋队员,要好好读书哦。”孔继宁点点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自从孔继宁上了学,李敏就一直教育他要低调行事,刻苦学习,他从来没有和其他人提及过自己的外公是毛主席,也没有想过因为自己的外公是毛主席就和其他的小朋友有什么区别。唯一让他遗憾的就是他不能时常见到自己的外公,非常思念。孔令华见到儿子这么思念毛主席,就亲自带着他去了中南海,这次孔继宁终于见到思念已久的外公。

看到外公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如从前,孔继宁非常心疼,他拉着主席的手说:“外公,继宁好想你啊。”

毛主席看着长高了不少的孔继宁说:“小老虎,我也想你,你又长高了。”

孔继宁说:“外公,我会长成大老虎的!”

主席听了,开心地笑了,说:“长成大老虎好,大老虎能为祖国做更多的贡献”。

看着眼前这个孩子,已经从当年牙牙学语,尚在襁褓的样子长成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毛主席非常欣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告别外公,从中南海离开,年幼的孔继宁还记得当时外公和他说以后要常来,外公在家等着他,但是他没想到这竟然是他和外公的诀别。1976年的秋天,当时的孔继宁正在学校上学,听老师说他家里有急事让他回去,他一路小跑回家,原来是自己的外公去世了

这个消息对于当时还是一个14岁的孩子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他破声大哭,眼泪像是下雨一样,一串串地落下。一向疼爱他的外公就这样去世了,可惜自己连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

小老虎长成大老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继宁和父母

随着自己的长大,孔继宁明白自己的身份并不特殊,反而非要说特殊也应该是做好表率,不能丢外公和祖父的脸。毛主席是他的外公,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个光环,更是一份责任。他也曾直言,作为毛主席的外孙,有时候也是一种“负担”。因为他从小就受到非常严格的教育,“夹着尾巴做人,不能说自己是谁的后代就特殊。”这句话一直牢牢地记在他的心里。

这样的教育让孔继宁养成了谦虚谨慎的性格,他为人处世总是脚踏实地,在父亲的影响之下,他选择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军人,在军校里不仅仅是学习相关的知识,还有一些军事训练,他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喊累叫苦,反而没有人知道他是谁。在这里待了一阵子,孔继宁明显感觉自己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强壮,小老虎终于长成了大老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继宁

他的身份最后还是让别人知道了,这时他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同学老师知道他的身份之后都非常惊讶,这样孔继宁有些不知所措。好在,他慢慢地让他接受了他虽然是毛主席的外孙,但是他也还是那个孔继宁,毕业之后,他被分配到解放军总参谋部工作,因为出色的能力,又被分到了大使馆工作。

在工作期间,他始终谨记外公和母亲以及家人的教导。要时刻记着不因自己的身份搞特殊,要为国家和人民多做贡献,因此,无论孔继宁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是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从来不会张扬行事。1997年,因为李敏身体不好,他离开了部队回到母亲身边照料,离开部队后的他投身经济事业中,用自己赚来的钱宣传毛主席的思想。

在涉及的外公的宣传活动中,孔继宁一直都秉承一个原则:不宣传个人,不以此盈利。他认为他这样做就是为了研究毛泽东思想和为研究老一辈革命家思想提供的一个平台,是为了宣传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

每当提及外公。孔继宁总是说:“我见外公的次数并不多,太小的时候就不记得了,长大之后减的很少,外公为国为民一生,但是自己却很少真的享受过温馨的家庭生活,他也不是很懂个人的养生,休息时间吃饭时间总是不确定的……”

孔继宁说得对,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是一生为国为民操劳的人,晚年他遭受病痛的折磨,作为伟人的无奈相信大家都是能理解的,毛主席是我们永不能忘记的人,是我们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儿女一生都应该敬佩的人。也许,你出生之后毛主席早已仙去,但是他的丰功伟绩永远刻在我们心中,并代代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正如孔继宁说的:“我永远怀念我的外公!”是啊,我们也永远怀念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