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 姚悦

编辑|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新国九条”发布后,证监会把券商的第4个立案“名额”给到了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渤海证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渤海证券公告

关于渤海证券此次被立案的原因,目前外界所知仅限“涉嫌财务顾问业务违法违规”。

独角金融注意到,2019年至2023年的5年间,其中有3年财务顾问业务都是渤海证券投行业务的绝对主力。被委以重任的同时,该项业务还收到过证监会的警示函,加上此次又被监管“亮红灯”,对于渤海证券正在IPO路上的审批进程来说,将增添些许变数。

1

IPO途中遭立案,

募资27.26亿元还有戏吗?

5月14日,渤海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已收到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据《立案告知书》内容显示,公司于4月24日被证监会立案,理由为公司涉嫌财务顾问业务违法违规。

渤海证券在上述公告中表示,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该事件对公司偿债能力无不利影响。不过,该声明显然是以发债主体的角度,而渤海证券当前还有另一个身份——正在上交所主板排队审核的拟上市企业。

在IPO过程中被立案,企业IPO进程会受到什么影响?

“监管机构可能会对立案进行调查,从而导致IPO审批进程的延迟。”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表示。另据“财联社”报道,有投行人士分析,发行人被立案后,首先会暂停审核,以及根据违规情况和处罚结果来衡量是否构成重大影响,是否影响发行条件。

也就是说,通常情况,被立案会延缓IPO进程,但对IPO的最终影响多大,包括是否中止甚至终止,还要依据违规情况和处罚结果来判断。

而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显示,发行人不得具有“最近36个月内违反工商、税收、土地、环保、海关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受到行政处罚,且情节严重。”“严重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其他情形。”等6种情形。

此外,渤海证券此次IPO募资的目的在于“补血”,从2023年财报数据来看,渤海证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以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额均为负。

渤海证券本次发行拟募资27.26亿,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公司的营运资金。

据Wind数据显示,2023年,渤海证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0.67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6.87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7.25亿元。

据上交所官网显示,渤海证券的IPO申请于2023年3月被正式受理。保荐机构为光大证券;会计师事务所为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渤海证券于2023年6月30日更新提交相关财务资料,恢复发行上市审核。

截至发稿前,渤海证券的审核状态为“已问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上交所官网

2

财顾业务早被“黄牌”警示过

据《招股书》显示,渤海证券的财务顾问业务主要包括为客户提供各类融资、财务安排、兼并收购、资产重组等方面的分析、咨询、策划等顾问服务以及新三板推荐挂牌及持续督导等相关业务。

2019年,渤海证券财务顾问表现异常突出,实现收入3.45亿元,对投行业务贡献一度达到82.73%。当年渤海证券在财报中关于财务顾问具体业务的篇幅颇多——

渤海证券表示,其作为浩物股份独立财务顾问,“在市场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克服诸多困难,”于2019年12月完成浩物股份配套融资工作;

渤海证券控股子公司博正资本担任财务顾问参与投资管理的天津久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在2019年11月正式登陆科创板;在并购重组方面,2019年博正资本促成百利电气(600468)收购梦网荣信(002123)下属辽宁荣信兴业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股权及配套资产;

此外,渤海证券还作为财务顾问及联席销售机构发行了“鲁能集团英大证券-济南贵和商业物业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类REIT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罐头图库

2020年11月,渤海证券因财务顾问业务被警示。据《招股书》显示,届时,公司在天津津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财务顾问项目中,因未严格履行内核程序,以及在中泰证券公开发行2019年公司债券(第二期)项目中,未在立项环节严格执行回避规定等被罚。渤海证券表示,针对该警示已整改完成。

此后的2020年、2021年,渤海证券财务顾问业务急剧下降,分别实现收入6690万元、2040.88万元,在投行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43.11%、14.24%。而自2022年起,渤海证券财务顾问业务又再次提振,2022年、2023年,分别实现收入1.11亿元、1.1亿元;投行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72.08%、74.75%。

从《招股书》披露内容看,城投及地产项目则是渤海证券财务顾问主要业务。2019年,渤海证券完成了“16万达02”、“16万达03”、“16融创01”等债券的到期回售、转售业务;2020年,完成了“20大连万达 MTN001”、“20万达01”等债券的到期回售、转售业务;2021年,完成了“16融创07”的转售业务;2022 年1-6月,完成了“20明投01”、“20西苑01”、“20西苑03”到期回售、转售业务。

此外,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渤海证券还完成了津裕电业(873078)、临港船务(873441)、舒朋士(873161)、津万事兴(873186)、增光科技(873562)等新三板公司的推荐挂牌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罐头图库

值得注意的是,频换负责人,或是渤海证券包括财务顾问在内的投行业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2018年8月,渤海证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名总裁及三名副总裁,包括分管投行业务副总裁,一度在证券行业引起轰动。但仅时隔近两年半,随着多名高管离职,2021年1月,渤海证券又一次推出了副总裁的社会招聘。

彼时“券商中国”据招聘信息分析认为,除了自营投资业务系新招聘领域外,包括分管投行业务的其余两名副总裁均需重新招聘。

此外,“券商中国”还分析,投资银行业务总监陈桂平此前曾为西部证券总助,在2019年11月加入渤海证券任投行负责人,疑似为此前市场招聘“分管投行副总裁”的补位。

然而,2020年12月,陈桂平被聘为投资银行业务总监,任职不到一年,2021年9月就又辞去该职务。

陈桂平辞任之后,渤海证券分管投行业务人选瞄准了杨亮。杨亮在渤海证券任职前,在国融证券担任副总经理。据《招股书》显示,杨亮于2022年9月开始在渤海证券任职,2022年10月开始担任公司副总裁。

另据《招股书》显示,杨亮于2022年5月、12月分别被“追责”出具警示函,原因系时任国融证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负责人,以及分管债券业务副总裁,负有领导或管理责任。

对此,渤海证券表示,警示内容与公司业务无关,不会影响其在公司的正常履职,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3

近8年IPO路漫漫

渤海证券是一家立足天津的综合性券商,同时也隶属于“泰达系”的金融版图。据Wind显示,渤海证券由天津市泰达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6.96%,为控股股东;第二大股东为天津泰达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3.07%。

证监会在2014年9月发布通知鼓励证券公司进一步补充资本。此后券商纷纷筹谋起上市。

2016年10月,渤海证券与光大证券签约,接受IPO辅导。同年8月,证监会公布信息显示,其中排队候审的拟IPO证券公司共有9家,包括华安证券、浙商证券、中原证券、财通证券、天风证券、中泰证券、华西证券、东莞证券以及中国银河证券,而渤海证券被媒体认为将成为第10家。

不过,其他券商纷纷推进或已成功IPO,渤海证券进程却颇显缓慢,直到2021年12月才提交IPO申报。

2022年5月谋求主板上市近6年的渤海证券,终于收到了证监会的反馈意见。但证监会向其发出了42连问,重点涵盖了规范性、信息披露及财务会计资料等三方面,具体涉及股权质押比例过高、经纪份额逐年下降,高度依赖自营,高管频繁变动等问题。

业绩方面,渤海证券在2018及2019年度表现较好。据Wind数据显示,渤海证券2018年度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净利润较上年分别上升30.7%、35.72%和41.25%;2019年上述三项数据更高达70.34%、100.95%和99.36%。

但2020年开始,各项增速明显放缓,营业收入增速降至8.64%。到了行业普遍增收的2021年度,渤海证券实现营业收入30.07亿元,同比增幅仅1.71%,营收增速进一步降低。但同期实现净利润18亿元,增幅达到62.78%。2022年,营业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52.91%、72.16%。

渤海证券2023年业绩有所回升,实现营业收入21.01亿元,同比增长48.39%;净利润6.78亿元,同比增长35.2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Wind金融终端

7年过去,渤海证券与东莞证券已是前述10家中“唯二掉队”的券商。其他券商均已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不过,在当前6家推进IPO的券商中,渤海证券还算坚挺。据Wind数据统计,财信证券、开源证券、华宝证券、东莞证券、华龙证券因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而进入中止状态,目前仅有渤海证券正常在审。

你认为被立案后渤海证券IPO还能顺利推进吗?其被立案的具体原因可能是什么?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