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计划#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海参崴,现在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

当年,沙俄看上了中国东北的这块宝地海参崴,说抢就抢,一点也不客气。

我国一直想着把海参崴要回来,所以二战结束后,民国政府与苏方在条约当中谈及海参崴

苏联拍着胸脯保证,1995年就把海参崴还给中国。可还没到约定时间,苏联便解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领土,却没有履行苏联的承诺,致使海参崴至今仍未归还中国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俄国是怎么侵占我国的海参崴的?

1860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包括海参崴,割让给沙俄。

沙俄侵占海参崴后,将其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这个名字的寓意竟然是征服东方,彼时沙俄帝国的野心也昭然若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划给沙俄之后,沙俄可不像清政府那么无能,他们一拿到海参崴,就开始经营起来。

在海参崴,他们修建港口、铁路,打造海参崴的交通枢纽,方便他们把从中国抢来的资源运回去。

接着,他们招募大量俄罗斯人移民到海参崴,把这片原本属于中国的土地变成他们的家园。

经过几十年的经营,海参崴已经成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巨头,不仅是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重要的军事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7年,沙俄被请下了台,苏联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苏联政府接过沙俄的接力棒,继续把海参崴当作香饽饽。

他们在海参崴发展经济、建设军事,让这座城市成为远东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军事中心。

沙俄和苏联在海参崴经营了这么多年,可不是白费功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个时候,海参崴的工业、交通、科技等事业都像坐了火箭似的,噌噌往上窜。

工厂、码头、实验室,拔地而起。火车、汽车、飞机,穿梭来往。

科技创新,日新月异,走在海参崴的街头,你都能感受到一股洋气范儿。

海参崴俨然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海参崴不行的时候,海参崴的华侨就像香饽饽,他们为海参崴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是到了1930年代,海参崴发展好了,城市也建起来了,风云突变,苏联政府对华侨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他们对海参崴的华侨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驱逐了数十万华侨。

这些华侨有的流亡中国,有的则被辗转安置到苏联的其它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说好的归还不归还?

1945年,中国和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该条约中谈到了海参崴的归属问题,苏联方面承认了中国对海参崴拥有主权。

根据条约,苏联将在50年后,也就是1995年,放弃对海参崴的租借权,并将该市连同附近的领土归还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作为苏联的主要继承国,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领土,包括海参崴。

从沙俄时期到苏联时期,已经把海参崴建设成了俄不可或缺的重要城市,想也知道不会轻易归还。

中俄双方为此进行了多次谈判,但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如今我们来看海参崴归属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历史角度看,海参崴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清政府与沙俄签订的《北京条约》,是沙俄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个条约是不合法的。

从法律角度看,《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两国政府签订的正式条约,具有法律约束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民党败退台湾,也就是说1945年苏方与民国政府签署的条约已经废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在1950年,苏联与新中国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为了给新中国争取更多利益,新的条约中并未提及海参崴归属问题,而是争取到了将旅顺口的苏海军部署撤除,同时把长春铁路的苏方股份无偿转让给中国。

从历史政治角度看,海参崴这个地方,不仅涉及到中俄两国的历史恩怨,更关乎着两国的国家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站在俄罗斯的角度来看,不归还也是有其原因的。

首先,海参崴不仅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军事基地,更在远东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如果海参崴归还给中国,那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力量岂不是大大削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日本海也将失去控制,对于俄罗斯来说这当然是不行的。

而且远东地区一直是美俄争夺的焦点,俄罗斯好不容易才在远东站稳脚跟,如果中国这个强劲对手再来插一脚,真是腹背受敌。

所以,俄罗斯一直对海参崴问题采取谨慎态度,基本上对海参崴避之不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俄罗斯国内也存在着一些反对归还海参崴的势力。

这些势力认为,海参崴历来属于俄罗斯,将海参崴归还中国一定会损害俄罗斯的国家利益。

三、如今的已经成为中俄贸易的重要节点

随着中俄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海参崴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发展潜力,逐渐成为中俄贸易的重要节点,在两国经贸往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是海参崴呢?

这是因为海参崴连接着中国、俄罗斯和北欧国家,是重要的陆海交通运输枢纽。

陇海铁路、哈大铁路和西伯利亚铁路等多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海运、航空运输也十分便利,拥有完善的港口、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为开展国际贸易提供了良好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参崴虽然有这么好的条件,但此前俄罗斯却一直没对中国开放。

然而一场俄乌冲突,竟然让海参崴逆袭成了中俄贸易的新宠。

原本,乌克兰是中俄贸易的重要中转口岸。

但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乌克兰的交通运输受到了严重影响,中俄贸易也因此受到了冲击。

就在这个时候,海参崴站了出来,凭借着不受地缘政治影响的优势,成为替代乌克兰中转口岸的热门选择,为中俄贸易的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这其中也不仅仅是因为俄乌战争,更是是是实在在的利益。

数据显示,中俄贸易额在2022年直接突破1500亿美元,历史新高。

中俄两国合作领域涵盖能源、基础设施、投资等多个方面,堪称全方位合作。

而海参崴,作为中俄合作的桥头堡,打造现代化国际物流中心,指日可待。

对于中国来说,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腾飞也就在眼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海参崴不仅是中俄贸易的重要节点,也可以作为连接中国与北欧国家、日本、韩国等亚太地区国家的贸易节点。

那么俄罗斯是从哪天对我们开放海参崴口岸的呢?

说到这里,懂历史的人都知道1860年的瑷珲条约。也就是从那之后海参崴就这样睡了163年。

直到2023年5月,它才终于苏醒,成为中国吉林省的境外贸易中转港。

海参崴的开放,就像打开了东北经济的金钥匙,可以让我们可以省下不少运输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估计,每个标准集装箱的运输成本可以节省2000元人民币。

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它能为东北地区的企业和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所以海参崴的开放,对于中国来说是东北经济振兴的重大机遇。

那么俄罗为什么在2023年5月选择开放海参崴呢?

俄罗斯主动提出开放海参崴,这可不是一时兴起,背后可是藏着不少自己的小九九。

首先,俄罗斯加强与中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可以借助中国这个大市场,扩大出口,促进经济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希望借助中国的力量维护远东地区的稳定。

要知道,俄乌冲突还没结束,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还在继续,俄罗斯可不希望自己腹背受敌。

所以,拉拢中国这个强力队友,对俄罗斯来说至关重要。当然,俄罗斯的这一做法也改变了远东地区的传统地缘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但是不管现在中俄关系如何亲密,海参崴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理应回归祖国怀抱。

中国人民决不放弃收复海参崴的权利。

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海参崴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江湖小晓生 2024-02-09《苏联曾经承诺,1995年将海参崴还给中国?为何至今俄国都没有归还》 不卖茶的海狸 2023-05-16《俄罗斯请求中国保护其远东地区的安全,作为回报开放了海参崴》 索爷热评 2023-05-16《海参崴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和发展潜力,成为中俄贸易的重要节点》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