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为真实案件,人物为化名,情节有润色,旨在弘扬正义,杜绝犯罪发生,前1/2免费阅读

导读:只因感觉楼上男童太闹腾,准大学生忍了两年之后愤怒挥起尖刀,朝着男孩连续刺出二十多刀,最后,凶手被判无需承担刑事责任。到底是什么程度的纠纷,只能通过行凶来解决?而凶手为什么又会被判无需承担刑事责任呢?

2014年9月12日下午四点多,上海市浦东新区某小区门口。

12岁的涛涛像往常一样放学回家,路过保安亭时,他礼貌地和值班保安打了声招呼,便向小区里走去。

一直蹲在小区大门护栏边的罗晓东,死死盯着涛涛远去的背影,缓缓站起身来。

他口中神经质地念叨着“他天天闹,你们不管我来管。”

说完,他快速从腰间掏出一把闪着寒光的匕首,朝着涛涛追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络图片

听到身后急促的脚步声,涛涛回头看了一眼,正好看见罗晓东提着刀,凶神恶煞朝自己追来。

意识到危险的涛涛脸色煞白,他一边尖叫着喊“救命”,一边扭转身朝着小区大门方向跑去。

路过保安亭时,他企图向保安大叔求救,可此刻保安亭大门紧闭,身后是紧追不舍的罗晓东,求助无果的涛涛只能朝着小区外面跑去。

可一个12岁的孩子,哪里敌得过一个19岁血气方刚少年的追赶。

刚跑出大门没几步,涛涛便被罗晓东扑倒在地。

罗晓东在众目睽睽之下,挥舞匕首疯狂刺向涛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围观群众

惨叫声一声高过一声。

一刀,两刀、三刀……

连续二十多刀后,涛涛躺在血泊中,终于不再动弹。

罗晓东刺杀过程整整持续了两分钟,周遭围满了看热闹的居民和保安,却无一人上前制止。

他们眼睁睁地看着满身是血的涛涛,瘫倒在地上,最后失去了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事当天监控

究竟是怎样的仇恨,让19岁的罗晓东要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报复一个年仅12岁的孩子呢?

杀人凶手罗晓东刚满19岁,参加完高考后,由于身体原因,一直没去大学报到。

在家休养的他,性格愈发孤僻,经常一个人关在房间里打游戏,不喜欢与外界交往。

罗家父母心痛儿子,尽管收入微薄,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尽可能满足儿子提出的要求,只求儿子能够尽快恢复正常,回到学校读书。

罗晓东患有精神衰弱,对外界声音尤为敏感。

平时只要是入夜后,罗家父母便窝在自己房间里,不敢外出走动,甚至连上厕所都不敢发出声音,生怕惊扰了儿子,引起他的狂躁。

奈何,罗家住的小区是上世纪修建的老小区,楼板偏薄,加上楼体老化严重,邻里间偶尔的响动依然会干扰到罗晓东。

涛涛家住在罗家楼上,还在上小学的涛涛,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玩起来没有轻重,在正常人眼里可以容忍的举动,在罗晓东这里就变成妥妥的扰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案发小区

刚开始,罗晓东还能咬牙忍受,可是自从上了高中后,学业压力加重,他对外界的干扰就越发显得敏感起来。

每次情绪焦躁起来,他就在房间里打砸东西发泄。

有一次深夜,涛涛再次在房间里跑动起来。

罗晓东忍无可忍,直接操起枕头砸向书桌上的玻璃水杯。

玻璃的碎裂声惊醒了罗家父母,罗母第一时间冲进儿子房间查看情况。

只见罗晓东正焦躁的满屋子乱转,嘴里不停嚷嚷“我被烦了两年多了,为什么没人管他”,“再敢烦我,信不信我杀死他。”

罗家父母被儿子的举动吓坏了,拼命安抚儿子情绪,又给罗晓东喂了一片镇定剂才结束了这场闹剧。

第二天,罗父害怕出事,立刻上楼找涛涛父母商量解决方案。

“不好意思啊,我儿子现在正是念高三,学习紧张,每天晚上都会学习到深夜,他对环境要求比较苛刻,我们夫妻吃了晚饭后,都不敢发出任何声音,你看看能不能管一下你们家孩子,晚上走路脚步轻些呢?”

罗父表明来意后,涛涛父母很快便同意了对方要求。

双方协商后决定,涛涛父母自己出资,在自家睡房和客厅都铺上地毯,以达到减少噪音的效果,另外再敦促涛涛平时回到家,尽量不在家跑跳,减少楼板震动。

几天后,果然楼上的动静小了很多,可在正常人耳朵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脚步声,还是过不了罗晓东那一关。

罗家父母也很无奈,他们知道因小区老旧,楼板薄引起的正常噪音,无法全部归罪邻居,何况人家已经积极采取措施配合了,再上门去找事,就有点无理取闹了。

要想完全没有噪音,除非楼上不住人,或者他们直接搬到顶楼,但这两点都是不可能满足的。

为了防止意外发生,罗家父母只能给自己儿子做思想工作。

“叫我忍,不可能,我忍了他们好几年了,他们有改变吗?天天在我头顶上走来走去,害得我睡不着觉,你们去告诉楼上的,把我惹急了,小心我杀了他们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