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5月18日电(记者林光耀)17日,在浙江舟山,全球首个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浙江舟山±200千伏五端柔性直流工程迎来投运后首次全面“体检”,此次检修运用海陆空智能化设备和先进技术,将以往需要15天的换流站检修工作压缩至9天,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据悉,本次检修为舟山柔性直流工程投运10年来最大规模检修。以5座换流站的枢纽站——舟岱换流站为例,工作人员需要对阀厅内的子模块、水冷系统、穿墙套管等装置和站内的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共涉及8个工作面、210余项检修和试验工作,是工程投运以来检修规模最大的一次。
  通过引入“黑科技”,国网舟山供电公司为本次检修提质增效。如首次在柔直检修中应用X光检测装置,检查阀塔上水冷却系统内部水电极的完好度;运用智能巡检无人机,对阀厅内高处设备检修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在直流海缆侧,运用水下机器人,对潮间带区域的海缆磨损情况进行检查,诊断海缆外绝缘保护层的健康情况。
  检修完成后,将大幅提高舟山北部海岛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同时,也将为我国其他多端柔性直流工程提供检修示范。
  舟山柔性直流工程是全球首个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端数最多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该工程2014年投运,共建有舟定、舟岱、舟衢、舟洋、舟泗5座换流站,通过283公里的直流海缆在舟山群岛岛际间架起了一个直流互联电网,实现了舟山北部多个海岛电网之间的直流互联和能量互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