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领土主权的完整性牵扯到一个国家的尊严问题,所以我国早从古代开始就十分看重领土的完整与民族尊严问题,早在汉朝时候,就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铁血誓言,当时的汉朝凭借强大的国家力量打得来犯之敌节节败退。

但这种有我无敌的磅礴气势只持续到了清朝前期,1840年之后,伴随外国列强的接连入侵,软弱无能的清政府让国家变成了一个任人宰割的状态,资本主义国家的肆意瓜分让我国的领土丧失完整,香港,台湾等地区接连被割让。

当然,艰苦卓绝的环境之下,我国并不是坐以待毙,新疆地区就曾在左宗棠等人的艰苦作战之下重回祖国怀抱,这次战役之中,玛纳斯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竟变成了清朝军队的绞肉机,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乱与战火之下的新疆玛纳斯

我国新疆地区早在清朝同治年间时就已经出现了动乱,造成了社会的严重不安定,1864年的时候,新疆地区的矛盾激化,爆发了大规模的动乱,库车人民率先起义,随之遍及全局,战火燃烧至整个新疆地区,举旗杀人,夺权占地。

当时的发起者缺少正确性引导,很快这场起义被心怀不轨的人利用,性质上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高层的领主和宗教人物开始利用这场起义引起民族矛盾,引发一系列的斗争,甚至是民族对立仇杀。

紧接着,这场动乱的首领夺取了新疆的政权,自立为清真王,并占据了吐鲁番等相关地区,仅仅在一年之后,中亚浩罕军首领阿古柏带兵趁虚而入,势力迅速壮大并且在同年十月带兵进入乌鲁木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外敌,当时的起义军首领妥得璘组织当地军队和玛纳斯军队共计十余万人进行抵抗,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武器上的巨大差异使得妥得璘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并在11月下旬宣布投降阿古柏,自此包括玛纳斯在内的六座城池全然沦陷。

其中投降阿古柏的将领白彦虎被分配到了玛纳斯地区,作为阿古伯的爪牙,白彦虎对玛纳斯的居民进行着残酷的统治和欺压,新疆地区的动乱局势进一步加大,引起了当时国际上的注意。

当时的英国和沙俄沆瀣一气,表示支持阿古柏在我国新疆的行为,从中牟利不说,还各怀鬼胎,企图趁这次内乱把新疆从我国划分出去,领土危机日益严重。

朝廷自然是不能坐视不理,就在这时,一个重要的角色出现了,他就是左宗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暮年报国,血战玛纳斯

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总管新疆事务。经过一系列的准备之后,左宗棠率大军于1876年西征,旨在收复新疆,大军先到甘肃酒泉,准备自北向南,依次收复失地,大军移至阜康前线,连战连捷。

接连拿下了乌鲁木齐,昌吉等多个重要城市,直逼玛纳斯城,战事进行到这种程度的时候,左宗棠已经清楚地意识到,玛纳斯收复战,一定是一场无情地大厮杀。

这个地方虽然不是很大,却拥有相当重要的军事地位,作为直通伊利地区的交通要道,绝对是双方必争的重要地区,稍作整顿之后,暮年的左宗棠带着必死的报国之心,向玛纳斯出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宗棠令各方面的军队汇集至大何厂,开始伺机寻找机会攻城。一天之后,没有再等待剩下的一路援军,左宗棠下令突袭玛纳斯北城,面对人员上的短缺,左宗棠直接下令将骑兵改为步兵参战。

此次进攻虽然猝不及防,但同样遭到了敌军的顽强抵抗,清军入城之后,和守军展开了一系列的巷战,此次巷战历时长久,一直打到第二天早上,清军击毙敌军四百多名,天亮之时,清军还未曾休整,阿古柏的援军就已经到来。

前百余名步兵蜂拥而至,不仅带来了兵力,还带来了更加先进的武器,骑步兵同进,还有大炮等重火力的掩护,就这样,清军面对强大的火力节节败退,领导人冯桂增甚至不屈战死,清军无奈败逃,这次突袭最终以失败告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年的八月份,玛纳斯北城的战役又一次打响,在清军十八天的苦战之后,终于是完全占领了北城,获得胜利的清军并没有过多停留,于九月份开始进攻玛纳斯南城,此次战斗比南城的收复战争更加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