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刘备三顾茅请诸葛亮出山,从此开始了诸葛亮为汉室复兴鞠躬尽瘁的一生,在三国前期的谋士中,只有周瑜、庞统、郭嘉等几个人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不过还是被诸葛亮稳压一头。

后来司马懿崛起,两人对决多次互有胜负,直到最终诸葛亮病逝司马懿才趁机打败天下群雄,建立起晋朝的统治。

发生在他们两个身上最著名的故事就是空城计了。当时诸葛亮手下的将士都被派到了别处,自己身边没多少人,可就是这个时候司马懿前来攻打诸葛亮,于是诸葛亮就将城门大开摆出空城计,既然是空城计,那么诸葛亮为何要让几个人在门口扫地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缘由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空城计的起因经过

空城计是三国中比较著名的一个故事了,都说司马懿被骗从而撤军,其实不然,司马懿是那么聪明的一个人,就算不派出大军一拥而上也可以派出小部队进去查看虚实,但他都没有,而是直接撤退,也成就了诸葛亮的名声,其中当然有一些不为人所知的事情。

空城计的起因是马谡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安排失守街亭,导致粮道被断,司马懿大军在占领街亭后继续向诸葛亮驻扎的西城进发,但这时诸葛亮已经把城中的士兵大多派出去以缓解失守街亭导致的后果,西城之中留下的人寥寥无几。

此时的诸葛亮知道正面抵抗的话根本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左思右想,诸葛亮决定使用计谋,于是他命人告诉城中的百姓都躲在家中不许出来,随后让仅存的几个将士大开城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司马懿的大军来到西城看到这里仿佛是一座空城一样,城门大开,有几个将士在门口扫地,诸葛亮则在城楼之上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身后站着两个小童子,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开始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看到这样的情况很是好奇,也不敢轻易入城,于是便前去禀报司马懿本人。等到司马懿来到城前果然看到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面,正在焚香弹琴,城门口也没有士兵,只有三三两两的行人在打扫卫生。

司马懿生性多疑,于是走到军中命令前军变后军,后军变前军撤退,他的手下疑惑道:“既然都已经到了城墙下面为什么不进去呢?”

司马懿说:“诸葛亮生平谨慎,他这样做一定是有埋伏想要等我们进去,我们如果进去了正好中了他的计谋,所以还是快快撤退吧!”

就这样,司马懿带领的大军没有进攻西城,空城计也被人们所熟知,后来曹魏方面的人纷纷斥责司马懿,可司马懿是真的没有料到诸葛亮的诡计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司马懿的聪明之举

司马懿是魏国的大将,也是诸葛亮最强的对手,曹操曾经多次对他猜忌都被他用种种办法避过,他曾在床上装病8年来骗过曹操,后又装病两年骗过曹爽,可见他的能忍。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知道曹操对于他很忌惮,如果稍微露出威胁的话曹操会二话不说的就杀掉他。

后来曹叡继位,司马懿的生存环境稍微好点,没有像是面对曹操的时候那么胆战心惊,但曹叡的帝王权术玩弄得也很是厉害,司马懿在朝政上卖弄根本不敢有别的想法,只想安安稳稳的生活下去。

当时魏国的军政大权在曹真、司马懿、陈群、曹休这四位辅政大臣的手中,司马懿的权力在魏国也是很强大的,再加上他三代元老的身份,难免会被曹叡忌惮,“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意思司马懿深深明白,所以他才会在面对诸葛亮的时候给他一条生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天下大势还没有完全确定,吴蜀两国的抵抗之力虽有但也不强,统一天下似乎就在眼前,到了西城拿下诸葛亮蜀国将再没有余力反抗,对于魏国的统一当然是极大的好处,但是对于司马懿未必。

真的杀了诸葛亮的话,魏国在统一天下的途中再也没有什么有力的对手,自然也不需要司马懿的帮助

而如果诸葛亮活着,那么他对于魏国就是一颗眼中钉,势必要拔掉,也会因此损失更多的力量,魏国也就离不开可以和诸葛亮势均力敌的司马懿了。

司马懿如果在西城识破空城计随后进去擒杀诸葛亮,那么他在班师回朝后大概率会被曹叡坑杀,内忧外患的外患解决了自然会腾出手来解决内忧,司马懿就是足以威胁曹家统治的那颗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