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厅所有的动物标本都是用真实的动物皮毛,再加入一些填充物制作而成……""大熊猫为什么会有黑眼圈?"5月18日,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低调的高校博物馆也迎来了众多参观者。在武汉的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数量巨大的动植物标本让人目不暇接,让人犹如走进一座动植物藏品宝库。

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注意到,当游客看到栩栩如生的标本,啧啧称奇,纷纷拍照纪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内游客驻足。 上游新闻记者 苏笃 摄

据介绍,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系统地保藏和展示了该校相关专业从建国至今积累的各类标本资源近30万份,收藏数量在国内博物馆中排名前列。该博物馆一年四季都向公众免费开放。

博物馆以"自然藏珍 文明馈赠"为展示主题,以"生命科学"为核心展示内容,展览分序厅、蛰鸣蛱趣(昆虫)、野性自然(野生动物)、温驯家园(畜牧兽医)、本草芳华(植物)、大地宝藏(土壤地矿)等六个单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内展出的孔雀。 上游新闻记者 苏笃 摄

在昆虫展厅,展出了金斑喙凤蝶、海伦娜闪蝶、绢蝶、猫头鹰环蝶等蝴蝶。上游新闻记者看见,每一只蝴蝶下方都标记有保护级别、英文名、产地以及采集时间。其中,金斑喙凤蝶排名世界八大名贵蝴蝶之首,是我国唯一的蝶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外观异常美丽,姿态高贵华丽,素有"蝶中皇后"美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斑喙凤蝶排名世界八大名贵蝴蝶之首。 上游新闻记者 苏笃 摄

野生动物展区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两条体重超300公斤的雌性中华鲟。讲解员介绍,中华鲟最早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也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内展出的中华鲟。上游新闻记者 苏笃 摄

在三楼土壤地矿展厅内,展示了硫化物矿物—雌黄。"我知道雌黄,有个成语叫信口雌黄。"一名参观的小朋友说。讲解员接过话头:"对,信口雌黄出自晋朝孙盛写的《晋阳秋》。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后重写。后人就用信口雌黄来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轻下论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中农业大学土壤地矿展厅。 上游新闻记者 苏笃 摄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是集农业教学、科研、科普功能为一体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获评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中农业大学内展出的秦岭四宝。 上游新闻记者 苏笃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内展出的何首乌。上游新闻记者 苏笃 摄

上游新闻记者 苏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