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18日,深圳博物馆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暨“熊猫时代”“草木语”“契斋藏印”展览开幕启动仪式在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举行。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二级巡视员陈绍华、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文物修复办事处馆长崔慧珊、深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主任杨莹、深圳博物馆馆长黄琛、深圳市博物馆协会副会长吴强华,以及深圳市博物馆协会会员单位代表、藏品捐赠者代表等出席此次活动。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重点强调了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博物馆保护和研究文物,绝不仅仅是为保护而保护、为研究而研究,更重要的是古为今用,要从文物中挖掘和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启动仪式上,特别举办了一场深圳博物馆藏品捐赠证书颁发仪式,以此向长期以来支持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达由衷的感激之情。这些捐赠者的慷慨解囊,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深圳博物馆的藏品库,让馆藏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更多了解和感受历史文化的珍贵机会,进一步推动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未来,深圳博物馆将更加重视文化资源集聚平台的搭建

今年,深圳博物馆为庆祝国际博物馆日精心准备了7个项目奉献给广大市民朋友,即3场展览、3场活动,深博藏品数字库(一期)上线试运行。

3场展览是:原创馆藏文物专题展“契斋藏印——深圳博物馆藏商承祚捐赠印章展”,展出130件/套馆藏文物。联合重庆自然博物馆共同举办的自然科普主题展览“熊猫时代——揭秘大熊猫的前世今生”,展出170余件套珍贵野生动物标本和史前化石。联合深圳市博物馆协会与深圳金石艺术博物馆共同举办的“草木语——中古画像中的植物世界”,选取含有五种植物图像的石刻文物以及植物标本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来,深圳博物馆将更加重视文化资源集聚平台的搭建,加强与全国范围内博物馆的文化交流合作,统筹全国文博资源,通过好的创意,牵头联合其他博物馆共同策划,聚焦成系列、成体系的展览主题,形成深圳博物馆特色展览品牌。同时,依托市博物馆协会的平台作用以及深圳丰富的非国有博物馆资源,计划每年推出一场与非国有博物馆合作的展览,进一步形成合力,为深圳建设“博物馆之城”贡献力量。

举办的3场活动分别是:联合香港康文署文物修复办事处策划推出“蒸汽清洗与水凝胶——文物清洗新技术体验工作坊”,邀请观众近距离观看体验,增强大众对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认知,感受文物保护背后的科技力量。该活动也是深博进一步推进深港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举措。

联合福田区残疾人联合会特别邀请残障人士代表参与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导赏活动,全程安排深博志愿者和资深讲解员为他们提供导赏服务。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他们感受社会的温暖与关怀,也希望能够增强社会各界对残疾人权益的关注和重视,构建更加包容、平等、和谐的社会。

延续去年成功举办的“深博之夜——演绎生活美学”系列活动,推出“深博之夜•雅趣——非遗传人,中国印文人心”活动。非遗专家分享篆刻的奥秘和乐趣,让观众领略其文化精髓与风采。互动环节和展览导赏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共同度过一个“文化之夜”。

此外,精心打造的“藏品数字库(一期)”今天在深博官网上线试运行,年内预计完成千余件馆藏数据的上线发布工作,后续每年都会增加上线服务内容,逐步完善藏品数字化的开放服务工作。

方寸之间尽显传统文人情怀和艺术魅力

印章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门类,起源于商周时期,秦汉印是中国古代印章艺术的第一个高峰,也奠定了篆书为核心的印章范式。宋元时期金石学与书画鉴藏之风盛行,明中期开始,尤其是经文彭、何震等的倡导,力追秦汉,印章也成为文人雅士赏玩与收藏的重要门类,篆刻艺术融入了书画艺术的创作,由此真正形成了“诗书画印”的统一,并且逐渐形成了诸多艺术流派,开启了明清篆刻艺术的昌盛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契斋藏印——深圳博物馆藏商承祚捐赠印章展”以明清篆刻艺术为主题,挑选展出商承祚先生及其家属捐赠的印章及相关文物130件/套。其中的印章藏品,时代跨越明清至当代,宛如一部活生生的篆刻艺术史,清晰勾勒出了篆刻艺术的发展脉络。展出契斋藏印章,大多都是青史留名的大家治印或是未署款的名家用印,包含文学家、金石学家、鉴藏家、书画篆刻家与政治家等诸多著名人物,而印文与边款中往往也寄托着诸多篆刻家与使用者的人生情怀、士人交游与审美趣味,又能从多方面反映文人篆刻的历史性、艺术性及其文化内涵。

方寸之间尽显传统文人情怀和艺术魅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此次展览是深博“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理念的重要实践。 广东番禺商氏是近现代时期具有重要文化影响和贡献的家族,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无偿向国家捐赠文物数量最多的家族。深圳博物馆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多家单位均受惠于商氏家族的慷慨捐赠。深圳博物创始之初,馆藏资源贫乏,商家的捐赠如雪中送炭,为丰富和提升馆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对深圳市文化建设的一大贡献。印章是商氏家族的重要收藏之一,又与其学术研究密切相关。2006商志教授将其父亲商承祚先生收藏的历代名人印章173件(套)捐赠给深圳博物馆,大大丰富了馆藏文物资源。

向观众讲述中古画像中的植物故事,启发观众思考守护家园

“熊猫时代——揭秘大熊猫的前世今生展”是深博联合重庆自然博物馆共同举办的自然科普主题展览。展览通过第四纪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模型和标本、多种类型大熊猫标本和化石、大熊猫伴生野生动物标本,以及深圳本土自然资源标本等200余件展品,同时配合多媒体等现代互动手段,直观展现大熊猫的演化过程与生活习性,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展览最后介绍了深圳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讲述另一种保护地形式,揭示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与城市、个人息息相关,启发观众思考守护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草木语——中古画像中的植物世界展”由深博、深圳市博物馆协会与深圳金石艺术博物馆联合推出,此展选取含有五种植物图像的石刻文物以及植物标本展示。展览聚焦中古时期的植物画像,依托深圳市金石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北朝石刻文物图像及相关研究成果,选取柳、竹、兰、蒲葵、芭蕉五种植物图像的石刻文物及对应的植物标本,以自然与人文双重角度进行展示,向观众讲述中古画像中的植物故事。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谢湘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