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间,又是陈皮发霉蛀虫的高发季节。最近也有多位读者们找老李咨询这两大类问题:一是发霉了怎么办,另外则是鉴别真假。

关于新会陈皮的真假鉴别问题,是“道”的问题,即根源的问题;而防虫防蛀,就是“术”层面的问题。前者在技术上的要求自然比后者要难很多,以至于自诩为高级玩家或者砖家行业的人士,大多数都热衷于教人如何鉴别而很少有教人防霉防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者朋友的高频问题之霉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者朋友的高频问题之真假

话说回来,老李也是半吊子砖家,即使老李习惯性地反对“快餐式”的知识填充,但也不妨碍读者们在鉴别新会陈皮真伪上的热情,以及对其鉴别办法嗷嗷待哺的需求,于是,老李决定在不那么严谨的角度,尝试写一篇教大家如何快速鉴别陈皮的办法。

特别说明一下,鉴别一个新会陈皮的“真伪”,主要是围绕品种、产地、年份等三个类目进行,基本上述特征只要“不符合一个”以上的,基本就可以断定为“非新会皮”。当然,目前大多人都是“一元论鉴别”,即只要符合一个特征就是新会皮,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沃柑皮 VS 茶枝柑皮(新会柑皮)

一、关于“品种”的快速鉴别:要粗犷毛孔“猪鬃纹”,不要“细皮嫩肉”

新会柑品种也叫“茶枝柑”,据资料显示,其作为一种原产自新会古兜山、圭峰山等地区的柑橘品种,在新会地区有几百年的种植历史中也被多次引种到南方其他地区,例如新会周边的珠三角地区,乃至广西、云南等区域,均有茶枝柑的大面积种植。

茶枝柑这个品种有其生物学的特征,例如明显“猪鬃皮”,即果皮上的毛孔特别深邃、明显,像“猪皮状”一样粗犷,橘白内囊部分呈现浮松的状态,而其他品种的柑皮,如沃柑、贡柑等,外皮的毛孔密集且平滑,橘白内囊部厚实,晒干后容易呈现“结块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厚实猪鬃纹路明显的新会茶枝柑皮

这里需要补充一点,即目前单靠外观是无法区分是本地产新会茶枝柑还是外地茶枝柑,因为生物学品种都是一样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味道”和“后期陈化”去区分同品种茶枝柑皮的区域差异。

目前老李手上也自制了一些沃柑陈皮、碰柑陈皮、蜜柑陈皮以及贡柑陈皮,在香味和外观等物理层面上各有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椪柑

椪柑皮:椪柑成熟时一般为“大红果”,成熟度非常高,单果大,皮肥厚,颜色深褐色,没有明显的柑橘香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皇帝柑(贡柑)皮

皇帝柑(贡柑)皮:多为二红果,果皮非常薄,成色杂,晒干后辛涩味重,酸味挥发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蜜柑皮

蜜柑皮:果皮二红色为主,皮薄,颜色比较均匀,但陈化后油胞稀疏,容易被识别,而且香味不明显,只有淡淡的柑橘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沃柑皮

沃柑皮:外观颜色类似大红茶枝柑(大红新会柑),且外大小形状等都非常接近茶枝柑皮(新会柑皮),在陈化后有明显的甜香味,果皮含糖高,观感上具备迷惑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沃柑皮晒干后,用以冒充新会柑大红皮

除了外观上相似,沃柑价格也相对便宜,干沃柑皮出厂成本换算人工等后大约在30到40元一斤。如果是同时期广西钦州产的茶枝柑(新会柑)行情报价,即2023年12月新果价格在5元/斤左右(往年峰值在8元/斤左右,2023年出现了明显下降),算上开皮人工、烘干仓储等成本,茶枝柑干皮价格也就在120元一斤左右(2021年高峰在180元/斤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某宝上的川红皮价格

二、关于“味道”的快速鉴别:有明显“酸味”的老皮,需特别注意

不管是“外地新会柑”还是“本地新会柑”,新会柑(茶枝柑)果皮的挥发油、柠檬苦素等含量都比其他品种柑橘要高一些,因此在味道对比上,茶枝柑制作的陈皮气味会比较“丰盈”,即复合型香味非常明显和突出,甚至有些许刺激。

其他柑橘制作的陈皮在手搓后,其挥发的香味会偏甜或者偏向于果香,这是单一的醇类、脂类、糖类物质挥发导致的味道特征,而茶枝柑经过手搓后,如果是三年以前的新皮,其香味会出现柠檬酸的味道,又夹杂着复杂的果香和甜味,因此很多朋友喜欢冠以新会茶枝柑有蜜香、果香、花香、甜香等差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会地区的水土条件决定好了新会柑味道的复合型

目前在快速鉴别新会陈皮的“味道”中,主要是通过“酸味”、“刺激味”等区分是否经过工艺人为处理过;通过品饮的口感醇厚度、刺激度、味道的质感和复合层次程度,来区分是否外地皮和新会皮。

工艺皮的味道特征是“酸”口感非常浓郁,即“果酸”在工艺处理中无法实现传统陈化的“去酸”步骤,所以一旦煮泡,其口感会出现浓郁的“酸味”,而且酸味不是醋酸,而是果酸味,有点柠檬片冲水的口感,特征非常明显。如果大红皮造旧的工艺皮,其口感就有明显果糖味道,非常具备诱惑性。

而传统的陈化皮需要3年或者5年以上的氧化发酵,以达到走糖、走酸之目的,陈化后陈皮口感更加醇厚,陈香味会更加明显。所以,如果你遇到一款陈皮,冲泡后口感非常酸、或者明显的甜,但又标注着高年份,那么就大概率遇到工艺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关于“年份”的快速鉴别:外观油亮发黑,内囊发黑结实的皮,一律不要碰

“年份造假”是当前陈皮行业最常见的“溢价办法”。以新会陈皮的市场存货量为例,行业认为这几年大批量集中仓储的时间点是2020年后。不管存储的是外地皮还是新会皮,只有出现大规划种植,才会有大规划的产量,而在此前行情不被关注时候,不管新会还是外地,茶枝柑的种植面积都不具备当下库存的基础。

这部分“多出来”的产量,就是年份造假了。“年份造假”并不是对产品本身进行处理,而直接虚报年龄,例如1年当3年皮,3年当6年,5年当10年等等操作销售。因为“越陈越香”的传统,以及老陈皮存世量稀缺等特征,“年份造假”和“工艺造旧”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陈皮自身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颜色发黑的工艺皮

那么真正的“老陈皮”具备什么特征呢?

首先一定不是“发黑的”。很多低级冒充老陈皮的产品,都是人为操作后,让其呈现发黑发亮的特征,这些皮基本都是“一眼假“。

其次不会有浓烈香味的。虽然新会陈皮有越陈越香的说法,但这个香味并不是挥发性的香味,而是之吃用时的醇厚陈香之口感。目前老李发现市场上流通有陈皮香精等添加剂,主要用于陈皮味食品的制作,例如陈皮花生、陈皮饮料以及陈皮雪糕等,甚至商家直接往陈皮里面添加香精来混淆消费者的判断力,虽然目前没有规定陈皮调味素的使用,但仍有欺骗消费者的嫌疑。

还有就是外观“扁平”的。自然状态下陈化的皮一般是“卷缩状”,即仓储空间足够,接触空气面也足够,其陈化程度比较好,而“扁平状”的陈皮,大多为“堆仓”高压状态下陈化的皮,其陈化程度比较低,转化差,带酸味和持续陈化效果差等,属于“品相”和“品质”都差一类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者朋友发给老李鉴别的“扁平状”陈皮,工艺手段处理痕迹明显

最后就是价格对得上“成本”和“利润”的。老陈皮的价格是因为存世量稀缺,所谓物以稀为贵,其十年以上的老新会陈皮,基本销售价格都是”数千元一斤“,如果”非新会陈皮“也接近千元一斤的售价,所以市场上几乎不存在几十元一斤的老陈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虚构年份的陈皮

四、没有“一招吃遍天下”的鉴别办法,唯有多积累经验多实践

随着市场的发展,新会陈皮市场的规模也从2020年几十亿到2024年的几百亿,产业链条也从过去单一新会陈皮单品,延展到“新会陈皮+”的模式。从最开始“小青柑茶饮”,到近两年饮料企业争相推出的“陈皮味饮料”,都在验证着“陈皮”这个品类正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在可见的未来,新会陈皮的产业规模还会增长,但行业面临的工艺皮、造旧皮等问题也会持续下去。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老李建议在选购新会陈皮时,有条件的可以来新会柑园现场采收,自己收存,而没条件的可以在网上找到柑农或者品牌选购。但无论在哪里购买,都需要养成自己判断真伪的认知。

总的来说,以上老李分享的几个快速鉴别办法,都属于“治标不治本”的鉴别办法,其可行性在“一眼假”的情况下可以做到快速辨认,但对于一些新工艺皮,或者不符合以上特征的陈皮就会失效。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在选购这么一个简单如陈皮的产品时,都要这么认真学习和谨慎操作,是不是也说明市场本身存着什么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