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讲《太乙金华宗旨》第八章“逍遥诀”,吕祖说:

「大道之要,不外“无为而为”四字。惟无为,故不滞方所形象;惟无为而为,故不堕顽空死虚。」

意思是说,大道的要旨,不外乎“无为而为”这四个字。而唯有“无为”,所以才能不着相,不停留在有形有相上;唯有无为而为,所以才能不堕入顽空死虚之中。

这一句便是逍遥诀的宗旨,就是“无为而为”这四个字,也就是老子《道德经》里讲的:“无为而无不为。”

我们先要证得无为,然后起妙用而无不为,所以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什么都做,但都不住,见诸相而离相。

但并不是不见相,你还是要见相的,你还是要去作为的,不然就落入顽空了。

但是你不能一见相就着相,不能起心动念故意去作为,不然就是着“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为而为”的“无为”,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虚无的道体,什么都没有,一物不立,是无相的道体,所以是“无”。

也就是你见一切相,都要离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才是无,才是无为。

所以这样就不会着有,见诸相非相,那么就不会着在相上,这就是“惟无为,故不滞方所形象”。

“无为而为”的“而为”,其实就是从体起用了,真空生妙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也就是吕祖后面说的:“一念不起,则正念乃生,此为真意。寂然大定中,而天机忽动,非无意之动乎,无为而为,即此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