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1932年,刘长春单刀赴会,孤身一人远赴美国参加奥运会,却因为条件恶劣,第一轮就遭到淘汰。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奥运,虽然失败了,但是激起了国人的体育强国梦。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大力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体育运动员。

这其中,有四位佼佼者,为新中国的体育事业添砖加瓦,成为了中国新的名片。

谁能上榜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刘翔

刘翔实现了中国男子田径零的突破,破除了“黄种人田径不行”的传统观念。

刘翔接触到田径行业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当时他在上海管弄小学读二年级,恰逢学校田径队招人,刘翔就去试了试。

没想到他还挺有天分,于是就进入了学校田径队,刚开始的时候学的是跳高。

他的父母也没指望他能做出什么成绩,全当是让刘翔锻炼身体了。

没想到,他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半年之后,刘翔被体校教练看中,想让他进行职业运动员的训练,但是却遭到了家里大部分人的反对。

因为刘翔学习成绩很好,母亲希望他能考个名牌大学。

好在喜欢体育的父亲支持,刘翔这才跟着教练,开始了正式的训练。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教练发现,他基本不可能在跳高这项运动上有什么建树。

因为他个子太高了。

不过刘翔的副项100米倒是练得很好,这吸引了教练的注意,接触到了110米跨栏。

刘翔肯练,而且聪明,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加上孙海平教练的关怀,刘翔在110米跨栏的练习上一日千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2年,刘翔打破了亚洲记录,并平了美国运动员的世界青年记录,开始崭露头角。

教练组给刘翔制定了“以战代练”的计划,自此,世界各大田径赛场上经常可以看到这位来自中国的旋风,他的名声越来越响。

奥运是世界体育界最大的盛事,也是所有运动员梦想的舞台,刘翔也不例外。

他带着最热血的目标——拿一块金牌,走向了雅典奥运会的赛场。

在此之前,田径赛场上从来没有中国人、甚至从来没有亚洲人,在这个项目上夺冠。

世界普遍观点认为,亚洲人的身体不具备爆发力,没有黑人白人那样的天分,黄种人的肌肉纤维让我们注定不能在直道田径的领域称王。

但是刘翔不信这个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4年8月27日,经过几轮初赛的刘翔成功冲入了决赛,成为了第一个闯入直道田径决赛圈的中国人。

他已经创造了历史,但是刘翔的目标不止于此。

预赛中,这个项目的王者阿兰•约翰逊意外淘汰,让所有决赛选手都很紧张,在比赛开始之前意外不断。

刘翔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发令枪响之后,他第一个冲了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秒91,新的奥运纪录,也平了世界纪录,他以辉煌的姿态,强势夺冠。

这是属于所有黄种人的奇迹,刘翔挥舞着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宣告,黄种人一样可以在短跑项目上击败黑人和白人。

虽然后来刘翔因为伤病退役,但是这一块奥运金牌,足以奠定刘翔的历史地位,他是一座永远的里程碑,永远的体育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郎平

郎平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运动员,更是一位殿堂级的教练。

1978年,自小学习排球的郎平进入到国家队中,跟随着当时那一支最辉煌的女排队伍,一连拿下了5个世界冠军。

中国女排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支五连冠的队伍,女排精神在全国人民心中流传。

这段时期是中国女排最鼎盛的时候,也是成为了中国体育崛起的象征,郎平随着这支队伍一起,成为了国人心中的英雄。

女排大满贯之后,郎平退役了,随即便坐上了北京体委副主任的位置,按理说她可以一生无忧。

但是郎平并不满足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郎平并不喜欢体制内的生活,也不希望自己沉迷于过去的辉煌,于是她选择辞去职务,去美国留学。

为了养活自己,她一边读书,一遍做排球教练的兼职。

在国外的22年里,除了九十年代的时候应邀回到中国队,其余时间郎平都在各个国家流转。

她从助教、到业余队、到专业队,最后成为了国家队主帅,凭借的都是自己实打实的硬实力,而不是五连冠的老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9年,郎平来到意大利,成为了摩德纳女排的主教练。

这里排球运动很受欢迎,有很多排球队,但是摩德纳女排却从来没有拿过冠军。

郎平执教摩德纳的第二年,摩德纳便终结了零冠的历史,郎平也成为了摩德纳的英雄。

2002年,郎平加入了诺瓦腊俱乐部,两年后便带队获得了超级杯和联赛的冠军。

一场场的胜利,足以证明郎平的实力,让他成为了全世界炙手可热的教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5年,郎平执掌美国国家队,并在三年后带着美国女排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夺得了亚军。

这平了美国女排历史上的最好成绩,证明了郎平的强悍实力,也让郎平深陷舆论的中心。

她带着美国队对战中国队,这在当时很多国人眼中,属于“卖国行为”。

但是郎平知道,她是为了排球事业的发展,也是为了中国女排精神的永远流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2年,中国女排在伦敦遭遇滑铁卢,国人痛心不已,当年那支五连冠的队伍哪里去了?

排管中心向郎平发出橄榄枝,但是郎平却提出了许多要求,她要改变原本的培养模式。

经过慎重考虑,排管中心同意了郎平的要求,并且为郎平大开绿灯,全力支持。

一上任,郎平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老队员她只留下了几个,同时大胆提拔了例如朱婷这样的年轻队员。

她要保证每一个位置上,都同时有好几个人在竞争,老中青都有,不仅能帮助队员成长,也能让自己的战术难以捉摸。

郎平重视后勤管理与保障,改掉了原本的半军事化管理模式,让管理充满了人情味儿,队员之间也更加轻松融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3年,郎平便带领中国女排重回世界大赛的领奖台。

2015年,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夺世界杯冠军。

2016年,郎平带着年轻的女排队伍征战里约赛场,小组赛的末位出线,让全国人民的心都悬了起来。

等到最后一场,惠若琪的一记暴扣,奠定了中国女排的冠军地位,全国上下都沸腾了起来。

女排精神,再次进入了国人的视线,而主教练郎平,也成为了新的丰碑。

二十多年来,郎平在世界各国执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教练的优秀,给中国体育事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她身上传承的努力拼搏的女排精神,也随着她的辗转各国,传向了全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李娜

她是第一个夺得了网球大满贯赛事的中国运动员,也是第一个大满贯的亚洲运动员,她对中国网球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李娜夺冠之前,网球运动在中国其实没有多大影响,它甚至被称作“贵族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网球是仅次于足球的世界第二大运动。

2005年,美国就有超过两千五百万人接触了网球,普及率超过了8%,更有不计其数的人观看网球比赛。

但是在国内,这个数字到了2009年也才只有0.7%。

网球比赛的转播更是门可罗雀,一场比赛的单打冠军,奖金只有几千块钱。

相对于足球的观看人数众多,乒乓球、羽毛球的群众高普及率,网球运动就显得很没有热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1年,李娜法网夺冠,成为了第一个获得女子大满贯的中国运动员,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体育明星。

可以说,李娜是中国网球的先驱者。

她的成功推动了网球运动在中国的影响,让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关注网球比赛,有些甚至亲自尝试这项运动。

2009年,中国网球开始了改革。

李娜成为了第一批单飞的运动员,她们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职业规划,奖金只需要上交一层给网球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次尝试,而李娜在国际赛场上的大放异彩,让网球中心坚定了这种新模式的正确性,为后来者开辟了道路。

李娜以明星效应带来的影响,促进了我国网球运动的商业化发展,带动了我国网球运动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

最重要的是,李娜个人的成功让国际上开始接受中国网球文化,成为了中国体育对外的一张名片。

2013年,李娜入围时代杂志中国优秀女性代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播着中国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姚明

姚明是中国篮球第一人,打破了欧美篮球运动员在球场上独霸的局面,也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1998年,姚明进入中国国家队,开启了自己的篮球传奇。

这时候,姚明最大的目标,就是带着中国队在奥运赛场上取得好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2年,美国NBA选秀,姚明被休斯顿火箭队选中,开启了自己在NBA的征程。

在去美国之前,姚明承诺,未来他依旧会代表中国国家队出战,毕竟带领中国队征战奥运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他认为,为国征战本身就是一种荣耀。

姚明到了NBA之后,凭借他昂扬的斗志和坚韧的品格,成为了NBA家喻户晓的明星。

姚明不是第一个在NBA打球的中国明星,但是却是第一个打出了中国人威风、打响了中国人品格的球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是一个盛行个人主义的国家,哪怕是在篮球这样一个讲究集体配合的运动中,也充满了英雄主义色彩。

无数大放异彩的NBA球星,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是姚明却不是这个风格。

姚明有着强悍的个人实力,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中锋,在中国队中,明显是最闪耀的那颗球星。

但是他在比赛中却事事以球队为先,以球队的需要来安排自己的任务,而不是将自己的高光放在首位。

这对于美国人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对于美国球星的桀骜,姚明显得儒雅、谦谦君子。

他让美国人看到了中国人骨子里的集体主义精神,让他们看到了中国古老文明所焕发出来的活力。

火箭队的教练曾经说过:

“姚明是职业运动员的楷模,他的献身精神和自律意识是首屈一指的。”

姚明成了一种新的精神,一种属于中国的文化符号。

在美国的日子,姚明迅速融入到了美国的文化氛围中,他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国际友人们打成一片,向他们传播着中国的文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刚到美国的时候,姚明发现,NBA球星都很喜欢文身,有很多人还特别喜欢在身上纹上汉字。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自己纹的字是什么意思,有的纹了“我不勇敢”、“我不上进”,还有报纸上的各种口号,看得姚明忍俊不禁。

在姚明的带领下,队友们开始尝试了解中国文化,接触这个与美国文化迥然不同的文明。

他为火箭队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在海内外拥有了无数的球迷,给NBA赢得了庞大的海外市场,同时也将中国篮球文化传向了全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8年,姚明终于带领中国队走上了奥运赛场,实现了他一直以来的目标。

虽然没能打破最好成绩,但是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篮球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

姚明的影响力显然不仅是在篮球领域,他是文化交流的使者,一个姚明的作用,胜过了许多宣传手段。

姚明成了中国的一个符号,他在全世界树立了阳光向上的中国形象。

他以他的努力坚韧,在运动领域树立了一个标杆,也打破了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成为中美文化交流的桥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资料

[1]唐大鹏,舒娜,张朝笑.浅谈姚明现象对中国篮球文化的影响[J].贵州体育科技,2006(2):17-19.

[2]于淼.姚明:篮球外交,友好的使者[J].对外传播,2008(9):6-7.

[3]王储.李娜效应对中国社会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225-226.

[4]左娜.“女排精神”背后的郎平故事[J].国际人才交流,2016(9):40-42.

[5]蒋书.郎平 为排球而生[J].华人世界,2006(4):128-131.

[6]吴志菲.刘翔:快乐飞翔[J].职业技术,2004(11):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