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太这个形象,跟作家李娟散文集原著《我的阿勒泰》里面的关于李娟的一场暗恋的男主角麦西拉有关系,但编剧说了巴太不是麦西拉。

巴太是原著改编的时候,编剧和导演想象出来的角色,是一个在感情线和个人成长方面有成长的牧场男子。

巴太跟女主角李文秀有感情线。巴太就像原著里面的麦西拉那样,是个漂亮温和的年轻人,巴太的家境不错,其实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环境都还行,除了生活条件艰苦一点,精神状态是一等一的好,每个牧民家庭都有自己的牲畜,除了手上没啥现金,日子过得蛮惬意的。

巴太是个少年,家中有大哥,大哥木拉提娶了嫂子托肯几年,有了两个孩子。巴太父亲苏力坦是个传统牧民,他希望儿子可以继承他的游牧事业。

苏力坦的大儿子木拉提喝酒没了,他把希望寄托在小儿子巴太身上,也想安排巴太娶托肯,以便把两个孩子留在这个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太跟苏力坦不一样,他尊敬父亲,却不会盲从。巴太第一次看到李文秀,并没有让人看出来他喜欢她。

不知道牧场上的男女是如何相处的,应该男女生在没有确定关系之前,不会接触太多。而巴太对李文秀好像没什么距离感,那天他去树上挂马头骨,自己站到树干上,还把李文秀拉上去,两个人坐在树干上讲话。后面,李文秀要下来,巴太把她接住了。这是巴太展现好感的举动之一。

接着,李文秀去巴太家要债,巴太的大哥木拉提欠了小卖部两千元,可他人没了,李文秀就到他们家来。偶然间,大家除了讨论木拉提欠债这件事,还说起了托肯改嫁这件事。托肯的公公第一个不同意,李文秀却据理力争,说了一番话,让巴太眼睛都亮了。她说:“所有的传统和文明,是在世界变革中,人类一点点摸索出来的。只有一只变化才是不变的。适应新的时代,调整生活才是正经。”李文秀为托肯说话,因为苏力坦观念守旧,不愿改变,李文秀说出这样一番话,巴太被她这一番说词惊艳了,这时候巴太才真正觉得自己真的喜欢这个女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李文秀一家三个女人转场被村主任抛下了,她们要跟苏力坦一家去夏牧场,途中,巴太跟李文秀有很多机会相处。巴太那天突然跑到李文秀面前,往她脸上涂了东西,李文秀问那是什么,巴太说那是

羊粪蛋,可以治冻伤的。如果不是对女生有好感,男生不会这么毫无距离感地接近她,这是巴太喜欢李文秀的证据。

这天下雨了,托肯准备要去李文秀家的小卖部卖东西,巴太却说他要去。其实这时候,他并不是想替嫂子去,其是他有私心,他想去见李文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个人之间的暧昧气氛在这次巴太的到来小卖部拉满了,直到村主任走了进来,两个年轻人局促地离开对方一点,巴太假装去跟奶奶说话,临走的时候,跟奶奶说再见,还说“我爱你”,奶奶这时候却清醒得让人恼恨,她直接怼巴太说“没看出来”,其实奶奶知道巴太“醉翁之意不在酒”,巴太离开后,村主任打趣李文秀,说谈恋爱要大大方方的,李文秀说没有。

这时候,两个人都在靠近对方。

一次次试探和靠近,终于巴太跟李文秀表白了。

相对原著,李娟对麦西拉的暗恋,巴太跟李文秀这青涩的纯爱让那场暗恋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