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盛锐章然陈薇吴煌邹宸周娜詹程开通讯员李清沈静瑜童玉峰

来杭州,怎么能不来西湖?

随着杭州城市能级不断提升,西湖的游客数量与日俱增。巨大的客流,让西湖景区周边的道路面临着压力,道路拥堵、人流密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游玩体验。

今年3月,杭州发布2024年春季旅游旺季西湖景区部分道路实施临时交通管理和相关服务措施,即3月9日至5月31日期间的双休日、清明节、“五一”劳动节,西湖景区执行小客车“单双号”限行管理措施,对灵隐景区以及南山路部分路段执行“限量”管理措施。

从政策施行开始,潮新闻·钱江晚报持续关注西湖景区的交通变化及出行情况。

如今三个多月过去了,政策执行的效果如何?5月31日春季旅游旺季即将结束,西湖景区常态化交通管理将如何推进和实施?

5月17日,潮新闻记者帮·问政会客厅邀请了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杭州市治堵办、杭州公安交警、杭州公交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聚焦“百万客流量下的西湖如何常态化治堵”话题,一起为西湖治堵出谋划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一期间客流大幅增长

景区道路繁忙时段却同比减少3.5小时

“在西湖客流同比增长了14.23%的情况下,我们实现了白天平均延时指数同比下降15.4%,延时指数峰值下降20.76%。”杭州市治堵办技术组组长吴海卫在会客厅中,通过几组数据,展现了西湖景区交通运行的变化。

不仅是假日,3-4月双休日西湖景区白天延时指数均值2.38,同比下降28.1%;干道均速21.8公里/小时,同比提升12.4%……尤其是限量区域道路——灵隐路、灵隐支路、灵溪南路以及南山路等均速改善明显。当然,在饱和运行外围换乘点及景区卡点周边道路依旧繁忙,“五一假期期间,杭州交警每天出动警力达1600余人,根据路况实时调整交通管理措施,全力保障交通运行。”杭州公安交警道路秩序处道路秩序科科长唐骥介绍,五一期间,景区道路的繁忙时段同比减少3.5小时,可以说收效明显。

在道路变畅通的同时,公交却变得繁忙起来。五一期间,西湖景区总通行车辆数减少了近4万辆,但公交客流增加了超15万人次。以5月2日为例,公交客流突破66万人次,可以说景区三分之二的游客都选择乘坐公交。

“7路车是换乘之王。”杭州公交集团客运管理部副经理任文寅介绍,过去的三个月,杭州公交根据交通管理措施的方案,推进了一系列配套措施,比如“两环十射九连八换乘”的景区公交线网体系,针对花季开通郁金香、樱花接驳线等等。

同时,针对大客流情况以及市民游客的乘坐反馈,持续完善公交组织方案,实时对线路和车辆进行结构性调整,“五一期间我们推出了一些大站快车,辅以灵活调整,减少了拥堵路段或者是热门路段的交通拥堵量。”

可以说,通过车辆控流、公交优化及服务提升,整个春季旅游旺季从交通量、延误指数、道路均速等指标看,基本实现了“人行车畅”。

春季旅游旺季版“通行”政策将到期

固化版景区分时段交通管理方案即将发布

五一假期,西湖景区接待游客320余万人次,其中5月2日单日接待游客93.72万人次,更是创近十年来新高。

过去一年中,杭州市治堵办联合西湖风景名胜区、杭州交警、杭州公交等有关部门,持续在探索西湖景区不同场景、不同维度下的治理举措。

“春季旅游旺季相关政策施行以来,尤其是有效应对了五一假期的大流量后,我们充分验证了这套方案的可靠性。”吴海卫透露,春季旅游旺季版的政策即将到期,近期将会以通告的形式发布正式的、常态化实施的、固化版的

景区分时段交通管理和保障服务方案

,“这套方案总体基本和春季旅游旺季一致,前期也广泛征求了意见,我们希望通过景区交通举措的固化,进一步有利于大家形成稳定的出行习惯。”

不仅仅是交通,高客流对景区的常态化管理,同样提出了挑战。

“面对热情的游客,我们要用更全民、更有品质的服务全面保障游客的安全感、体验感。”西湖风景名胜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王利军介绍,每次节前景区以及各属地管理处都会断桥、灵隐、苏堤南口等热门景点制定一点一方案,分级分时段落实相应的管理措施,“节假日期间,我们也会增派管理力量,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客流高峰。”

此外,根据假期的实际情况以及游客反馈,景区以及有关部门会实时调整管理措施。比如,针对景区内(尤其是白乐桥区域)居民的经营、生活需求,景区搭建临时白名单报备平台,并积极开展上门宣传活动,“上周民宿接驳专线正式上线,提升了游客进入限量区域民宿的便利度。”

吴海卫也表示,即将官宣的常态化政策只是一个大框架,“我们会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优化细节,尽可能完善市民游客的出行体验。”

大家关心的这些热点问题

一一做了回应

问政会客厅直播的一个小时中,有不少网友参与互动,提出了他们的建议意见,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一作答。

问:官方一直在倡导P+R出行,但是大部分P+R停车场使用的是地铁站附近临时性的闲置土地,土地被出售或者进行建设后,相应的P+R停车场就消失了。是否可以规划一批长期固定的P+R停车场,分流一部分进景区的车辆?

答:

我们在西湖景区周边规划了5个换乘停车场,共有车位4000余个。未来,除了西湖景区(第一圈层)周边,还考虑在距离更远的“圈层”建设一批P+R停车场,并且寻找合适的场地,推出更多临时性的P+R停车场。

问:不少游客去西湖会选择共享单车或者共享电瓶车方式游览。这么多共享单车以及共享电瓶车进了景区,还车点够吗?

答: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我们充分挖掘停车场内部机动车停放泊位、道路停车泊位、公园广场边缘、农居点内部通道、道路两侧人行道,新增37处临时蓄车点位,同时安排管理员、保洁员、保安网格化进行序化维护,指导单车企业及时清运、调配,做到潮汐化管理。可以说,现在游客骑行进入景区,归还是不困难的。后期,景区将尽量梳理可以停放单车的场地和道路资源,尽可能提供泊位,方便游客出行。

问:大红豆旅游专线推出以来,有不少游客特意去打卡,后续是否可以进一步开发这样的特色旅游专线?

答:

杭州公交已推出熊猫巴士、过山车巴士、大红豆、1314、WE1314等线路,深受游客喜爱。后续会围绕景区周边的亮点,不断完善特色公交的线路,特别是通过一些文创、车厢的布置等,把这个系列延续下去,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问:因为对西湖交通管理措施不熟悉,不少外地游客会选择自驾来杭,并驾车来到景区的限行区域。对于误入的外地车辆,会采取怎么样的措施?游客该如何换乘去相应的点位?

答:在本次新“双限”措施实施初期,交警部门参照亚运政策管理模式,实行首违提醒、再违处罚的管理模式,同时通过电台、媒体、导航等多渠道,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我们也希望通过潮新闻呼吁,前往西湖景区建议“地铁+公交”绿色出行,外地游客来杭前最好提前做好攻略,避免对出行产生不必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