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师126团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西部的奎屯河下游冲击平原上,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乌苏市科克兰木镇乌苏市境内,科克兰木,蒙语为“绿色草原”。126团前身是车排子二场设立的场外新二作业站,团部距七师胡杨河市西北80公里,距奎屯市120公里,团内地势平坦,交通十分便利。这里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无霜期长达 168 天,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作物营养物质积累。全团土地肥沃,耕地规划整齐、合理,便于灌溉和农机作业,发展第一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以及优越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6团建于1962年,总面积202.79平方公里,耕地10万亩,以种植棉花为主,盛产棉花、小麦、玉米、甜菜、瓜果、蔬菜。近年来,棉花科技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单产逐年上升,生产的“中华第一棉”——“锦”牌棉花以色泽纯、纤维长、品质优远销内地和国外。团场根据市场前景和实际效益,合理利用资源条件,引导职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灵芝、红花、食用菌、金银耳种植,在团场渐成规模。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126团人已将昔日的戈壁荒原建设成农林牧副齐头并进,工交建商服多种经营,科教文卫综合发展的现代化国营农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戈壁母亲系列红色教育基地,是师市乃至兵团文化的一张名片,以“勤、忠、俭、容”为精神内核的戈壁母亲文化,是兵团文化、兵团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一脉相承,是对中国革命优良传统的继承弘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