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来探讨一下相亲现象背后的故事,并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在相亲场合,你会在支付账单时与对方争夺吗?

我曾向众多人士抛出这个话题,虽然收到的回应种类有限,但每种回答都各具特色,接下来,我们将逐一分析:

那些逃避买单的人

这种情形不仅在相亲场合,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你也遇到过类似的人。他们对于邀请他们用餐总是欣然接受,餐桌上的他们会谈笑风生。然而,一旦提及支付事宜,他们便会开始找各种借口:声称自己忘带钱包、经济紧张、假装食物还未吃完、借故去洗手间,或者在别人结账后装作若无其事。

这类人往往并非真的贫困,而是出于不愿承担费用、渴望免费用餐的心理。表面上看,他们似乎擅长节省开支,但实际上,这种行为可能会损害人际关系。设想一下,如果每次聚餐都要让别人买单,长此以往,这样的人还能拥有朋友吗?

如果在相亲中双方都属于这种类型,那么他们或许并不适合携手同行。而如果双方中有一方是这种人,而另一方不愿意与这样的人共建未来,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样的人生态度可能会影响未来的生活品质。

那些静待对方结账的人

与上述人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心态平和的相亲者。他们不会急于抢着买单,但也不会企图占便宜。他们选择静观其变,如果对方提出由他来付账,他们会乐意接受;如果对方坚持要支付,他们也不会与之争抢。

这样的人在相亲时,如果遇到志同道合的伴侣,便会相安无事,共同商讨消费问题,通常不会产生分歧。他们也能适应那些喜欢抢着买单的人。但是,如果遇到逃避买单的人,他们可能会因为价值观的不同而选择分手。

那些喜欢抢着买单的人

在相亲时喜欢买单的人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种是既有经济实力又慷慨大方的人;第二种是虽手头不宽裕但爱面子,不愿让对方小看自己;第三种是通过买单行为来考验对方人品的人。

阿梅便属于第三类人,她坚信:我热衷于相亲,是因为它能让我洞察不同男性的‘人品’我偏爱在相亲时争夺买单机会,是为了检验对方的品德。

热衷于相亲的人,并不代表他们在感情路上一帆风顺,阿梅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她经历了数十次的相亲历程。

我对于与相亲对象争抢账单的偏好,起源于我初次的相亲经历,那一幕至今仍历历在目。记得那位先生提议共进晚餐,我怀着期待答应了。然而,饭局结束时,他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竟然要求我支付账单。他换了一副嘴脸,冷冰冰地对我说:“我本打算请你吃饭的,但交流后我发现我们并不合适。你的感情经历比我丰富,这让我感到不平衡,我不想继续下去,自然也不会为你埋单。”

他似乎担心我会有所争执,继续说了一些尖酸刻薄的话,其核心就是不愿为此餐付款。我并未露出不悦,反而爽快地付了钱——那是一笔超过两千元的费用。我告诉那位先生:“相亲本就是彼此选择的过程。我没有对你提出任何要求,你却已认定我们不合适。你大可不必多言,言多必失,这反而让我怀疑你的人品。”

自那晚以后,我参加的每一次相亲都会主动抢着买单。这种行为带来的乐趣在于,男人们对此的反应各异,让我对他们有了更深的认识。

有的人对此无动于衷,仿佛付款是我的义务,这让我对他们的人格产生了质疑。有的人承诺下次请我,但“下次”从未到来,这种人自然不符合我的期望。有的人看到我支付后,感到尴尬并迅速转账给我,他们可能是出于面子而跟我争抢。还有的人因为感激而面红耳赤,之后会以各种方式表达谢意,这样的人往往内心温暖。

每个人抢着买单的行为都反映出他们的品性,随着相亲次数的增加,我便能从中辨识出与我价值观相契合的人。

提及阿梅的相亲经历是为了指出,许多人在相亲时并未认清自己。他们不清楚自己的所思所为是否恰当,对自己的认识模糊不清。若连自己都不了解,又怎能对相亲对象做出公正的评价呢?

并非提倡每个人都应如阿梅般在相亲时主动买单,而是建议在相亲时明确自己的立场和行为准则,以及应扮演的角色。只有当你正确地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注意到对方是否也做到了这一点。通过这样的观察,你才能在众多相亲对象中找到那个正确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