盉、匜、螭、韘…

每次看到这些博物馆里的生僻字

本以为自己只是文物盲

结果发现还是个“文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

那小编就趁这个机会为大家

补上这堂“识字课”吧!

顺便跟这些鸿山遗址博物馆里的文物

一起穿越回古代

看看古人的生活和智慧

以汉字为切入点,透过各类青铜器

感受下吴越贵族的生活!

抢答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左滑动图片揭晓答案

盉,温酒器,盉内盛酒可置于炭火之上用以温酒,多为圆口,腹部较大,三足或四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左滑动图片揭晓答案

匜,是古代一种盛水或酒的器皿,相当于现代的瓢或舀水器。

除了盉、匜,还有罍(lěi)、釜、鉴……

这些数量庞大、名字拗口的器皿

设计精巧、造型雅致

都是吴越贵族的生活用品

从这些成组成套的器物中

不难窥见古代贵族盛大而精致的生活场面

鸿山遗址出土的大量珍贵随葬品中,既有象征墓主高贵身份的庄严的仿青铜礼器,也有吴越贵族日常生活所用的精致器皿,仅邱承墩墓就出土青瓷礼器约350件。器物形制多样、功能齐全,包括食器、酒器、水器等基本礼器,以及具有烧烤、温酒、冰酒、卫生消毒等功能的各种生活用器。

生活用品都这么精致了

再来看看古人的玉器吧

除了大名鼎鼎的“玉飞凤”

原来鸿山遗址博物馆

还有这么多巧夺天工的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左滑动图片揭晓答案

韘,古代射箭时戴在手上的扳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左滑动图片揭晓答案

螭,中国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古建筑或器物、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作装饰,即螭头。

鸿山遗址出土的玉器,规格之高,外观之美,工艺之巧,反映了玉器在吴越文化中的至高地位,也让我们了解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尚玉”之风。这些继承了良渚玉文化精髓的美玉,质地细腻、造型奇巧、纹饰精致,表现出别具一格的地区特色,折射出吴越文化的精神和气质。

除了物质生活的精致度

其实古人的精神生活也超乎我们的想象

一起欣赏下他们“奇形怪状”的乐器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左滑动图片揭晓答案

錞于,亦作錞釪、錞,中国古代铜制打击军中乐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左滑动图片揭晓答案

句鑃是古代一种青铜质乐器,形状与编钟有些相似,有柄可执,口朝上,以槌击之而鸣。

鸿山墓群乐器主要出土于大型墓葬万家坟、老虎墩和特大型墓葬邱承墩,乐器的质地皆为原始青瓷或硬陶,显然是仿青铜器的明器。500余件乐器器类复杂,组合完整,气势宏大,有成套的仿中原青铜乐器的编钟、甬钟和编磬,亦有吴越特有的缶、镎(ná)于、丁宁、悬铃、振铎、句鑃、钮博、鼓座等,就其种类而言远远多于曾侯乙墓,堪称我国最大的地下打击乐器库

“识字课”学会了吗?

是不是感觉同时还上了一节历史课

博物馆的魅力就在于

提供了一个穿越时空的窗口

让我们与历史相遇

趁着国际博物馆日恰逢周末

赶快走进

鸿山遗址博物馆、梅里遗址博物馆

带孩子一起去检验一下学习成果吧~

编辑 | 何晓

来源 | 鸿山遗址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天入地下水!来自无锡高新区的“特种兵”厉害了!

期待!这里即将大变样

全龄层“圈粉”,这家食堂太好吃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