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常碧罗

5月14日,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法院的巡回审判车开往南川区河图镇长坪村,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庭审。原告周某与被告张某均系聋哑人,婚后一个月常因生活琐事发生争执,便开始分居,期间少有联系。2024年4月17日,周某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到法院起诉,希望法院判决离婚。

庭审前,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均系聋哑人,南川法院专门聘请了南川特殊学校的专业手语翻译老师,为本次庭审提供现场同步翻译。为保障庭审规范有序进行,法官特意放慢语速,将整场庭审节奏放缓,手语翻译耐心的将法官的话“说”给两位当事人听,并将当事人用肢体表达的动作翻译给法官。为确认庭审中当事人准确知悉法官的提问,以及准确表达意见,手语翻译会向当事人再三确认。在大家的相互配合下,这场特殊的庭审顺利完成。庭审结束后,法官积极协同南川区河图镇政府、长坪村村委会、区残联等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开展调解工作,最终,在多方的共同参与下,促成案件成功调解,实现了案结事了。

案件调解后,南川法院还协同区残联开展了涉参加人司法保护现场法律宣传,为参加巡回审理的群众发放各类普法资料50余份。

近年来,南川法院高度重视残障人士在诉讼中的权益保障工作,在南川区委坚强领导下,与区残联等部门,为保护残障人士合法权益常态化开展会商协同,探索多方合力化解矛盾纠纷机制,通过不断优化诉讼服务水平,努力为特殊群体提供诉讼便利,让无声的世界里也充满法律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