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作业可以查漏补缺、加深课堂理解、延伸课堂知识,起到检验学习效果、巩固所学内容的作用,也有助于教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当前初中学校普遍面临着作业内容重复、难度大、耗时多、数量多、质效低,管理上存在“一刀切”等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各科作业量由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任务决定,在不同教学阶段各科作业内容有所不同。非毕业年级的教学是课时教学,随堂布置的作业侧重于教学内容的巩固、基本技能的训练。月底或学期末的教学为复习课,作业侧重于引导学生将前期熟知的知识系统化,了解学业水平测评的类型及难度。

作业管理是作业实施的指挥棒,作业管理的目标决定作业设计及作业实施的基本内容。为应对教学常规检查、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会对各学科作业设计及教师作业批改情况进行常规检查。

作业量分为各科作业量和作业总量。一般情况下,各任课教师独自布置课后作业,或书写作业或背诵作业或既有书写作业也有背诵作业,可能作业量不大,但就初中改革后“全开全考”的7-8科课程而言,作业总量的的确确超负荷。

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既协调各学科作业量、调控作业总量又控制作业难度的学生作业管理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