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

我叫杨俊伟,今年54岁。在我小的时候,父母每天都要去生产队干农活,我们家人口少,仅靠父母两个人挣的工分,换的粮食足够吃一年的。

家里粮食宽裕的时候,父亲还会拿出来接济亲戚和邻居,谁家有难处了,父亲也会过去帮忙,所以父亲在村里的名声不错。

我7岁那年,父亲突然生病,我和母亲用轱辘车拉着他,去好几个地方看病都没多大用。父亲虚弱的对母亲说:“我这也看不好,给家里省点钱。”

母亲不愿意放弃父亲,依然坚持带他看病,可是父亲在半年后还是离开了我和母亲。村里的人不请自来,帮忙处理父亲的后事。

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个人去生产队干活,因为母亲长得挺俊俏,年龄还不到30岁,那些单身的人有的还追求母亲,不过都被母亲给拒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劝母亲说:“趁年轻再嫁个人多好,不然你一个人带孩子,以后苦是有的吃。”母亲回答说:“再嫁人万一人家对孩子不好,我心里过意不去。”

从那以后,也没有人劝母亲再嫁的事了。突然有一天晚上,一个喝醉的男人使劲敲家里的大门,还嚷嚷着让母亲给他开门。

母亲哪认识这个人,让他赶紧走,别再敲门了。那个男人非但没有走,还使劲踹门。大门是用木板做的,感觉随时都要被踹开。

母亲紧紧地抱着我,我们两个人在墙头处喊邻居,请他们来帮忙。过了会儿,邻居家两个叔叔过来,这才把那个喝醉酒的男的拉走。

邻居家的婶子对母亲说:“家里没有个男的,容易受人欺负。”母亲当时也被吓到,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邻居的话。

第二天,舅舅来我家送东西,他看到大门的木板被踹坏,连忙问母亲这是怎么回事。母亲把昨晚事情的经过告诉舅舅,舅舅又找来木板和锤子,把大门又修了修。

可能舅舅回家的时候把这事告诉了外婆,外婆隔三差五的来我家,要给我母亲再找个对象。母亲不愿意再嫁,外婆过来就跟她吵架。

我奶奶是个知情达理的人,她觉得母亲一个人带着我,是我拖累了母亲。奶奶来我家对母亲说:“闺女,我知道你心善,你再嫁我也不会怪罪你的,我还有力气干活,能养俊伟。”

母亲当时就哭了起来,对奶奶说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奶奶回答说:“碰到个好人家就再嫁了,把俊伟交给我来养,不能因为俊伟耽误了你。”

过了两个月的时间,外婆给母亲介绍个男的,母亲跟那人见面后,感觉还不错。不过那男人有要求,不能把我带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母亲找奶奶说这件事,问奶奶以后能不能照顾我。奶奶说:“闺女,有我照顾俊伟,你就放心好了。”母亲回答说:“以后我每个月都来看一趟俊伟。”奶奶点了点头说:“来不来都行。”

母亲是从姥姥家出嫁的,那天我在家里哭了很久,因为以后只有我和奶奶两个人相依为命了。我心里总是记恨母亲,恨她为什么不要我了。

奶奶对我说:“俊伟,自从你父亲去世后,你母亲带着你过日子,她容易受别人欺负,你要学会去理解你母亲,再说她每个月还会回来看你的。”

奶奶的话开导了我,我也不再那么记恨母亲。奶奶也搬到我家,和我住在一起照顾我,白天我去学校上学,放学回到家时,奶奶正在做饭等我回来。”

听奶奶说,母亲嫁的地方离我家不远,大约十里路那么远。我回答说:“不管她嫁到哪,跟我都没有关系了。”

到了月底的时候,母亲掂着一袋打好的玉米面来了。我看到母亲来,本能的反应往屋里走,我不想看到她。

母亲站在院子里和奶奶说话,母亲说:“这玉米面你留着吃,别那么省。”奶奶回答说:“闺女,你在那过得还可以吧!”

母亲回答说:“还行。”奶奶喊我出来跟母亲说话,我躲在屋里不愿意出来。奶奶想进屋拉我出来,母亲说:“他不想见我就算了,没啥事我先回去了。”

母亲走后,我才从屋里出来。奶奶对我说:“你母亲做得够可以了,每个月都会给我们送东西,你就不要生她的气了。”

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心里就是迈不过那道坎,所以我很少跟母亲见面,总觉得跟她有距离感,也比较陌生。

我初中是在镇上读的,因为当时村里只有小学,想读初中只能去镇上。母亲得知我读初中后,她跟继父两个人还去学校看我,因为学校离母亲家很近,只有两里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继父递给我热乎乎的烧饼让我吃,说我学习辛苦了,以后没事就去他家里吃饭。我接过烧饼说了句:“谢谢继父。”

继父还给我买了作业本和铅笔,还问我口袋里的钱够不够,说着就拿出几毛钱给我。我推脱说:“钱够用的,不用了。”

我觉得继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不好,他对母亲又很好,所以我逐渐对继父和母亲放下防备,对他们说话的时候也不再胆怯和紧张。

从那以后,继父和母亲隔三差五就来学校看我,而我也和母亲的关系缓和了很多,我偶尔星期天的时候去他家一趟。

继父和母亲又生了个女儿,我去他家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个外人,不太适应,刚吃过午饭我就找个理由说要回家。

继母让我走的时候带点东西,有时候是给我点面粉,有时候是给我几个鸡蛋。不过母亲给我东西的时候,继父在一旁看着都不说话。

我猜可能是母亲家里只养了两只鸡,鸡蛋要给妹妹吃,家里的鸡蛋本来就不多,还要给我几个,所以继父有点不舍得。

我读到初二的时候就不上学了,在家帮奶奶种地,又养了几只羊,有时候地里不忙,我还会去乡里打零工挣钱。

1989年,我19岁。村里的人见我能吃苦,肯干活,给我介绍了个女孩认识。我和女孩接触了一段时间,发现她是一个很体贴懂事的人,对我也很关心,所以我说什么也要娶她。

当时我家里住的还是土坯房,女孩愿意跟我住土坯房,只是女孩的父母让我盖三间砖瓦房,用家里的土坯房结婚是不行的。

奶奶对我说:“俊伟,家里的土坯房也住很多年了,村里的人也陆续盖砖瓦房了,咱家也盖。”我回答说:“好,我这就去找泥瓦匠问问盖三间砖瓦房得多少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村里只有两家泥瓦匠会盖房,我问了盖三间砖瓦房至少得3000块钱。我回到家把钱都拿出来,数了数一共才1500块钱。

盖砖瓦房还差1500块钱,这可难住了我,可是盖不上砖瓦房我就不能娶女孩。奶奶对我说:“俊伟,要不你去你母亲家,看她愿意借给你钱盖房不。”

我不想问母亲借钱,担心她和继父再看不起我,所以我准备问邻居和其他亲戚借钱。我跑了一遍,一共才借到500块钱。

奶奶对我说:“去吧!你母亲不会看不起你的,她不是那样的人。”我只能听奶奶的话,去母亲家借钱。我正准备去母亲家,奶奶让我带二十个鸡蛋,空着手去不太合适。

我来到母亲家时,她正在家里洗衣服,妹妹在堂屋里写作业。我问母亲继父在不在家,母亲回答说:“你继父去乡里买东西了,应该就快回来了。”

我接着说:“媒人给我介绍个女孩,不过女孩的父母让我盖三间砖瓦房才能同意这门亲事,我只有2000块钱,你能不能借我1000块钱盖房。”

母亲说:“这是好事,你等着我去给你拿钱。”过了一会儿,母亲拿了1000块钱给我,还让我留下等着吃午饭。

我说:“午饭我就不吃了,这钱以后我肯定会还的。”母亲说:“不着急,钱你先拿着用,不够再管我要。”

我把1000块钱装好,哼着小曲慢悠悠的走回家,我开始憧憬盖好房子和女孩在一块儿的事,那一刻我觉得鸟儿的鸣叫声都是悦耳的。

再过了一个村就要到家的时候,我听到后面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扭头过去一看,这不是继父吗?难道是他知道了母亲借我钱的事,怕我不还钱所以想拿回这1000块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不知道自己应该跑回家,还是等继父过来,在纠结中继父跑了过来,他喘着气累得满头大汗。继父说:“我刚才回到家,听你母亲说了你要盖房娶媳妇的事了,她借给你1000块钱对吧!”

我小声地回答说:“嗯。”只见继父从口袋里又拿出1000块钱,递给我说:“俊伟,你盖房的钱是够了,娶媳妇的钱还不够,这1000块钱你收下,留着娶媳妇用。”

听完继父的话,我当时就感动的哭了起来。继父说:“我知道这么多年你自己很争气,什么事都不想麻烦你母亲和我,我希望你能把我也当成你的家人。”

我哭着对继父说:“等我挣到钱了,就把钱还你。”继父回答说:“你母亲刚才借给你的1000块钱,和我给你的1000块钱,都不用你还,在我心里,我一直把你当自己孩子看待。”

我大喊一声:“爸,谢谢你。”继父说:“啥时候准备盖房告诉我一声,到时候我过去帮忙。”我点了点头说:“好,知道了。”

继父找人帮我把家里的土坯房推倒,他推着轱辘车忙前忙后的帮忙干活,平好地后,继父带我去买砖头和水泥。

盖房的时候,继父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他还帮我把关哪里盖的有没有问题,遇到难事的时候,他出面帮我解决。

我结婚的时候,继父跑前跑后帮我忙酒席,买东西钱不够用,他二话没说就掏钱帮我买,他把我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

继父为我做的事,我记在心里一直没忘。农忙的时候我干完家里的活,就来继父家帮他干农活,我每次来继父家,他都让母亲做一桌菜给我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妹妹大学毕业后就嫁到了外地,平常只有过年的时候回来。继父生病的时候,母亲给我打电话,我开着三轮车带继父到县城的医院看病。

继父的病需要住院,给继父看病的钱是我出的,我跑前跑后在医院照顾继父,一直到他出院。继父对我说:“俊伟,我女儿在外地很少回来,她没法照顾我,多亏了有你在。”

我回答说:“爸,咱们是一家人,照顾你也是我应该的。”我和继父没有血缘关系,但我们俩相处的如父子般一样亲。

如今继父和母亲身体都很好,我有空的时候就骑车去他们家里看看,和继父一起吃顿午饭,聊聊天。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继父对我好,我一直记在心里,如今继父老了,照顾好他,孝顺他也是我应该做的。

声明:【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文中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或所涉及的其它方面,均与现实无关(不含任何隐射)。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