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天生自觉的孩子,孩子的天性是爱玩,这是正常状态,我们的生活也并不应该只包括学习,还有闲暇娱乐,但是要把控时间。

孩子除了学习,还要有特长爱好,人生避免无趣,也避免沾染上其它不良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孩子越来越自觉,通常是父母做对了3件事:

1、让孩子体会到成就感

在孩子刚入学,还没取得一定的成绩前,老师还不太了解孩子的实力,父母只管陪伴,陪孩子学习,陪孩子做手工,陪孩子锻炼等等。

每天坚持学习,复习,到考试时孩子的成绩就会成为闪光点,或者参加某种活动取得很好的成绩,老师称赞,同学们羡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体会到努力之后的成就感,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们把自己归类为优秀生,就会高标准严要求自己,规范一言一行,习惯了优秀就不肯再落后。

孩子想继续保持优秀成绩,就会主动自觉学习,偶尔懈怠,需要父母提醒时,也不会有很强的抵触感,明白了努力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保护好孩子学习的兴趣

有些题目,家长认为很简单,孩子却总是做错,因为孩子的思维能力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孩子需要慢慢思考,给孩子一点儿时间。

如果父母经常训斥孩子,骂孩子怎么这么笨,孩子会缺乏自信,丧失学习的兴趣,认为自己真的很笨,什么也学不会,成绩不会优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做错题不怕,父母要有耐心,自己的亲生孩子,更不要嘲笑讽刺孩子,打击孩子,让孩子多练习几遍,一遍做不会,反复练习几遍,孩子就会很熟练了。

学习的秘记就是重复,哪里不会就反复练习,保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知难而上的勇气,在克服困难的同时,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重视培养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

培养好的习惯,包括学习和生活方方面面,习惯成自然,每天生活作息,饮食有规律,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孩子精神状态好,身体健康强壮,很少请假,孩子学习差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习习惯需要在小学阶段就要养成,和孩子一起制定好计划,让孩子明白这些计划有什么好处和意义,孩子才能自觉地去完成。

每天晨读,临睡前阅读;每天坚持计算、阅读、练字、做一两页练习题、读书,成为每天的学习日常,孩子习惯了学习,每天不学,还觉得少点儿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也有懈怠的时候,需要父母提醒督促,如果孩子哪天身体状况不佳,不要硬逼孩子学习,保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好习惯,习惯成自然,孩子会将自律成为一种习惯。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