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9日早上,83岁的宋庆龄像往常一样,准备边听广播边吃早饭。然而,当收音机打开时,充满悲痛的声音徐徐传出,宋庆龄顿时情绪失控,泣不成声。许久后,她缓缓地说道:“国家又少了一位好帮手,我少了一位老友!”随即,宋庆龄不顾身体抱恙,立即前往北京,打算送这位老友最后一程。

广播里重复地播出那个令全国人民悲痛欲绝的消息:周总理因病医治无效,于1月8日9时5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此时,全国人民都陷入悲痛之中,谁也没想到敬爱的周总理就这样离开了。

1月15日,周总理追悼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如期举行。83岁的宋庆龄不顾身体病痛,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早早地来到了人民大会堂。

然而,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追悼会还在进行的时候,本来失去挚友的宋庆龄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可听到别人的一句话后,愤怒地说道:“我现在就辞职不干了,反正我年纪大了,也该养老了。”随即,她就怒气冲冲地中途离开了会场。

那么,旁边的人究竟说了什么呢?一向温文尔雅的宋庆龄为什么这么愤怒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重温周总理和宋庆龄之间的革命情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4年,宋庆龄在广州第一次见到了周总理。彼时周总理已然成为了一位革命立场坚定、有主见的年轻领导人。

这一年,周总理在黄埔军校任政治部主任,将黄埔的政治工作搞得有声有色,给孙中山和宋庆龄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就在他担任政治部主任期间,还曾特邀宋庆龄作过演讲,由此两人对彼此都有不错的印象。

1925年,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京逝世。作为其妻子,宋庆龄坚定不移地坚持三民主义,投身于革命之中。

不久,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大肆逮捕和残害共产党。一时间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就在中国革命陷入危难之际,宋庆龄站了出来,维护共产党。南昌起义时,宋庆龄发表宣言表示支持,号召一切革命者团结一致,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

不久,她亲赴苏联。在一番访问、游历之后,她对中国革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这个新生的中国共产党,也有了全新的认识:“惟有以工农政策为基础的党才能为社会主义打下基础,才能粉碎军阀的势力并摆脱帝国主义的枷锁。”

正是如此,在之后的革命斗争岁月中,宋庆龄始终坚信、依靠中国共产党,并与毛主席、周总理保持着密切联系、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并继续向中国腹地侵略。然而,蒋介石仍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消极抗日积极剿共。此时,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为了共同抗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期间,宋庆龄积极响应毛主席,周总理提出的政策,主张在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实行抗日的条件下释放蒋。

七七事变之后,为建立全国统一战线、一致对外,周总理等人代表中国共产党和蒋介石谈判。

途径上海,周总理特地去看望了宋庆龄。当得知周总理等人要来,宋庆龄显得十分兴奋。这些年,她和周总理多次书信联系,可从未有过面对面交流。当天,宋庆龄十分热情地迎接了周总理一行人。

在香山路29号,周总理向她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坚持,并分析了当下形势,发出了“国共应共同合作,一致抗日”的呼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战期间,宋庆龄利用自己的身份,对物资缺乏的共产党不断施以援手,将医疗器械,药品,现款等救援物资,都源源不断地送往敌后抗日根据地。不仅如此,宋庆龄还在国际上宣传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介绍国际友人前往抗日根据地工作,以便让世界了解中国共产党。

1942年冬,周总理等人要返回延安。同在重庆的宋庆龄,特意邀请了周总理夫妇等人参加在住处举行的一场茶餐会。会上一众人因“两株麦穗”触景生情,宋庆龄和周总理同时感慨,都发出了“人人有饭吃,有工作做”的殷切希冀。

周总理坚定地说到:“革命一定会胜利,人人都有饭吃,这一天不会太远!”

宋庆龄在一旁也坚定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战胜利在即,如今横亘在中国面前最大的问题,已然不再是抗战,而是国共两党如何相处。对于蒋介石来说,那自然是“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可中国历经几十年战争,眼下最想看到的是和平。在这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希望能和平建国。

宋庆龄对这一主张,十分支持,并用行动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奈何蒋介石不愿与毛主席等人和平相处,虽表面上同意“建立联合政府”,暗中却在积蓄力量,力求将其一网打尽。

1946年,周总理等人从延安飞往南京,和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可国民党一拖再拖,甚至破坏谈判,周总理愤然退出谈判,离开南京。但他第一时间并未返回延安,而是再度来到上海,与宋庆龄多次会晤,商谈当下局势。

奈何,蒋介石为了霸权统治,悍然发动内战。经过3年多的解放战争,国民党军被打的节节败退,蒋介石也只好灰溜溜地逃到台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建设新中国势在必行,为此,周总理特地给宋庆龄发了电报,希望她能北上,参加建设新中国这一伟大事业之中。

北上,让一向坚定的宋庆龄犹豫了。

北平,是宋庆龄最不愿意再去的城市。在这里,她送别了孙中山。先生逝世,宋庆龄内心悲痛万分,也是一场不小的打击。

所以,周总理第一次发报邀请,宋庆龄并未立即回应。再加上当时国民党正筹划劫持她离开上海,这件事也就耽搁了下来。

不久,上海解放,宋庆龄公开与上海市民一起庆祝。而中央再次邀请她北上,并派了周总理妻子邓颖超前往上海迎接。

邓颖超临行前,周总理再度修书一封。

数度来信,如今更是派了邓颖超来亲自迎接,足以看出,毛主席,周总理对宋庆龄的重视。这一次,她没再犹豫。北平虽是一块伤心地,但此次北上,却是为了建设新中国。这一事业,不正是孙中山一生所愿。为了实现孙中山遗愿、建设一个全新的中国,宋庆龄在邓颖超的陪同下,到了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到北京,中央领导人就已在火车站等待多时,毛主席更是未等火车停稳,就上了火车亲自迎接。

不久,宋庆龄就投身于革命工作中。彼时新中国刚刚建立,每个人都有很多事情。宋庆龄除了承担大量国务活动之外,更多精力都放在了妇女与儿童的文化、教育等事业中。虽然,宋庆龄还不是党员,但毛主席周总理从来不把她当作外人。

1951年初,周总理特地找到宋庆龄,与之协商创办对外刊物。此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以美国为首的诸多西方国家不仅不承认中国的合法地位、权益,还采取了“封锁政策”。为了让全世界了解一个真正的新中国,创办对外刊物势在必行。

周总理经过考虑之后,认为宋庆龄最合适。早在三十年代,她就曾办过新闻通讯,再加上她在国际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就同其协商了这件事。

宋庆龄十分赞赏周总理的主张,当即应下了这件事。很快,刊名为《中国建设》的报刊创立,诸多知名新闻工作者参加了编辑出版工作。

虽说创建报刊这件事交给了宋庆龄全权负责,但为了表示支持,周总理在百忙之余依旧时常给予关心。这一点,让宋庆龄既感动、又佩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周总理工作愈发繁忙,两人的接触也越来越少。但周总理始终关心着宋庆龄,得知其生病后,还亲自打电话问候,并对她的医疗、日常起居中的小问题做出具体安排。

尽管两人见面少,但这份革命友谊始终如故。1974年,宋庆龄突然出现面瘫。得知消息后,周总理又一次打电话问候。一个月后,宋庆龄面瘫大致恢复,念及周总理,她特地让人在院子里打了一条鱼,送到中南海。

此时,社会上四处流传着周总理生病的消息。这条鱼既是对周总理长久以来关心的感谢,亦是对故友的担心。当天下午,总理秘书就回了电话,称鱼收到了。那一刻,宋庆龄的心安定了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是这年,中央举行国庆招待会,宋庆龄被邀参加。与此同时,她也在担心周总理是否能够如往常一样主持招待会。

当招待会开始,周总理的身影出现在宴会厅门口后,宋庆龄十分惊喜。但看着日渐消瘦的总理,她内心泛起了一阵酸楚。

此时宋庆龄并不知道,周总理早在两年前就被诊断出膀胱癌,可他一直坚持工作。就连主持这次招待会,他都保持着饱满的热情。可周总理憔悴的面容、消瘦的身影,让宋庆龄还是忍不住鼻子泛酸。

在她的印象中,周总理始终保持着温文尔雅的姿态。如今再见面,周总理却不复往日的精气神。

为了和总理多相处一会,身体不乐观的宋庆龄坚持到了最后。回去后没几天,邓颖超就特地打了电话,问候了她身体,并表明当天外宾多,周总理才没有打招呼问好。

宋庆龄对此也十分遗憾,说:“想和总理说上几句话,愿望也没有达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宋庆龄还想着以后会有机会和总理说说话,可自从这次见面之后,两人就再也没有近距离接触。然而,再次见到周总理时,却是1976年1月10日,在医院与他的遗体告别。

看着安详躺在床上的总理,宋庆龄内心有无数话想说。可话到嘴边,又说不出来。对于周总理,她有着对孙中山一样的敬佩、尊敬之情。

和孙中山先生一样,周总理为中国革命奉献了一生。从年少“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到少年为“中国独立而奋斗”,再到后来为新中国建设而努力。这一路,周总理从未改变过自己的立场、坚持。

后来查出癌症,本应安心养病的总理,却坚持工作。而他又不单单为了工作而工作,在工作之余,在那个特殊时期,他又时常关心、照顾宋庆龄等人。

对于这样一位为革命、为新中国奋斗一生的伟人,宋庆龄内心充满了敬佩。所以她才会不顾个人身体,坚持参加周总理的葬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就在参加追悼会时,后面有人小声嘀咕说:原来她是‘总理帮’。

这声嘀咕,正好被宋庆龄听见。听了这话后,她非常生气。在周总理的追悼会上,没有谈论总理一生功绩,反倒还要“分派别、论站队”,这不由得让宋庆龄十分寒心。

周总理一生都在为新中国崛起而奋斗,就连患癌都带病工作。这样一位人民公仆,将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将自己视为人民的“总服务员”,死后却被人利用为攻讦他人的借口,这让宋庆龄十分愤怒。

想到和周总理几十年的革命友情被人如此曲解,实在气不过的宋庆龄,愤怒地说道:“什么叫‘总理帮’,再说了我就是‘总理帮’又怎样,我辞职不干了,反正我年纪大了,也该养老了。”说完,宋庆龄愤然离场。

回到家后,她的气也没有完全消下去,对旁人说到:“周总理一生为国,没想到死后还有人污蔑他,实在痛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失去了一位亲密的战友,宋庆龄一直情绪不好,期间写下了《怀念周总理》一文,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宋庆龄对周总理的思念和深沉的感情:“人民将永远怀念周总理,周总理爱人民,人民爱周总理。他战胜了一切敌人,在前进的事业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他将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周总理和宋庆龄跨世纪的革命友谊,让人羡慕,也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榜样。他们一生都在为新中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今,这盛世如他们所愿。虽然他们都已经逝去,但永远活在一代代国人的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