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1年,也是辛亥革命百年。为此,台湾地区设计了众多庆典活动,并广邀参与辛亥革命志士的家属们前去赴会。

受邀的名单里,孙中山的后人自然都在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各大庆典活动开始前,不料发生了一事,令台湾当局很头疼。

孙中山长子孙科的三段情

孙科的原配夫人叫陈淑英。

陈淑英于1893年出生在檀香山,她姥爷孙观成是孙中山的三叔,她母亲孙殿是孙中山的堂姐。按照辈分算,孙科是陈淑英的表兄。

少年时代,孙科逃难到檀香山,与陈淑英算得上亲戚、同学,外加青梅竹马。

当时的中国盛行所谓的“亲上加亲”,于是,孙科和陈淑英结为了夫妻。

婚后,夫妻俩携手到美国加州大学读书。1913年,陈淑英因诞下长子而辍学。

那会儿,民国刚创建,百废待举,孙中山殷切期望“国治民安、天下太平”,故给长孙取名“孙治平”。

不到2年,陈淑英再诞下一子。孙中山有感于治国之道,先求平安,再求强盛,所以给次孙起名“孙治强”。

1917年,陈淑英随孙科从美国返回中国,在广州居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孙科在大元帅府任公职兼英文报社编辑,公务繁忙。陈淑英则闲来无事,带着两个儿子时不时地回老家居住。

陈淑英在老家时,热心提倡教育,大力开展慈善事业。

有趣的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一度成为了新闻人物。

原来,当时中国大百货公司的创始人马应彪,为了推销先施公司的商品,除了邀请女模特儿表演外,还特意请了大厂的女化妆师专程到香港为顾客化妆。

由于妇女们大多在家做家务,并不愿意抛头露面,所以,很少有妇女前去接受化妆。

而那时,陈淑英正好在香港办事,得知此事后,为了支持马应彪华侨发展民族工商业,遂主动登报表示愿意接受化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的大胆,前卫的举动,立即在广东、香港等地引起了轰动。水到渠成,大大带动了先施公司的生意。

回国的几年里,陈淑英于1922年1月在广州生下了长女孙穗英。“穗英”这个名字,也是其祖父孙中山所起。

“穗”就是广州的简称。

孙穗英毕业于美国卫里斯莱大学,在加拿大满地可大学读硕士。她与广东新会人林达文结为夫妻,生有一子一女。

陈淑英的次女在1925年3月出生,取名叫孙穗华。她和姐姐一样优秀,毕业于美国史密斯大学,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读了硕士。

孙穗华和云南籍旅美学者张嘉恭结为夫妻,生有一子两女。

在孙科和陈淑英健在时,孙穗英和孙穗华姐妹俩经常回台湾探亲,很是孝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陆改革开放的20多年以来,她们姐妹俩应邀回大陆参加历次举办的纪念辛亥革命、孙中山和宋庆龄诞辰等重大活动。

话说,陈淑英和孙科先后生育了两子两女。1936年,陈淑英由于不能适应南京的湿热生活,就到了澳门养病。

这段时间内,孙科和当时同居的秘书女友严蔼娟,生下了三女孙穗芳。

1937年,孙科的四女孙穗芬诞生了,不过,孩子的母亲不是严蔼娟,而是上海名媛蓝妮。

蓝妮和孙科是在1935年上海的一次宴会上,一见钟情。此后,蓝妮就当上了孙科的机要秘书。

为了与蓝妮在一起,孙科同严蔼娟分手了。

抗战时期,蓝妮曾一度跟随孙科前往重庆,但最后还是回到了上海同女儿生活在一起。

蓝妮靠着经商、房地产等获利,日子过得很不错。

相比于后两位,孙科的原配陈淑英更着重于自己的事业。抗战初期,陈淑英成立了“中国青年救护团”,派出救护队到内地抗日前线服务。

由此,陈淑英被誉为“救护团之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7年春,陈淑英担任中山县育幼院董事长,一心扑在中山儿童福利事业上。

同年11月,陈淑英被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陈淑英协助孙科竞选“副总统”。

1965年,陈淑英担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1989年9月,她自己主动宣布退职。

孙科的晚年选择

孙科于1952年定居在美国,先在长女家住,之后又去了次子家住。在美国的日子里,孙科深入简出,闭门读书。

他与家人省吃俭用,能动手的都自己动手。

1965年,为纪念孙中山百年诞辰,蒋介石积极动员,把孙科迎到台湾定居。之后,蒋介石任命孙科担任数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科随着职务的不断提升,所领受到的待遇也在增加。

不久,和孙科在美国生活的次子孙治强也在台湾定居了。沾了父亲的光,孙治强不仅获得了一桩大洋房,还收到了不少他喜欢的狮子、犀牛等兽头标本。

相比之下,孙穗芳和孙穗芬姊妹几乎与孙科没有再联系。

孙穗芳在1948年被母亲严蔼娟短暂带到台湾、香港,1951年被送回上海阿姨家。

虽然孙穗芳当时的学习成绩很好,但因其父孙科的缘故,一度无法上大学。无奈之下,孙穗芳去求助了宋庆龄。

在宋庆龄的推荐下,孙穗芳次年考入同济大学建筑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因母亲严蔼娟患了心脏病,孙穗芳于1959年获准前往香港去探视。在香港期间,孙穗芳嫁了一个富二代,后移民夏威夷。

到夏威夷生活了一段日子,两人终究分道扬镳。

孙穗芬在母亲蓝妮和父亲孙科闹翻后,她就被母亲带去了香港。她在香港受教育,由于蓝妮的生意头脑很强,所以家里经济条件也很好。

孙穗芬高中毕业后,到台湾考入台湾民航航空公司,成为了台湾有史以来最为年轻的空中小姐。

1966年,或许是父亲太过想念女儿了,在长子孙治平的协助下,孙穗芳和孙穗芬姊妹第一次在台湾见到了父亲孙科。

孙穗英、孙穗华致信马英九

虽然小辈六人,都是孙科的骨肉。但孙穗芳和孙穗芬同哥哥姐姐始终没有处好关系,两人的名字也从未被列入孙家的族谱。

据说,孙科过世之后,孙穗芬到灵堂祭拜,还引发孙家长辈的微词。

这也为后来孙穗英和孙穗华一起给马英九写信,埋下了伏笔。

其实,孙穗芳和孙穗芬的本事都不小。以孙穗芳为例,她写有《我的祖父孙中山》,出任孙中山和平教育基金会主席,还在深圳建立了一所孙中山心血管医院。

孙穗芬则获得了美国大学文凭和奖项的肯定,在自己事业上也有很大成就。值得一提的是,她曾公开讲话:“不靠(孙中山)这块招牌”。

2011年,辛亥革命百年典礼活动,没想到孙穗芬来台湾时,不幸车祸过世。台湾当局的心态是,能邀请到的革命后代越多越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孙穗英和孙穗华对于此事,给出了她们自己的看法。在系列活动开始前夕,姐妹俩给马英九写了一封信。

信上说,以孙科的墓碑为根据,强调孙科一共有“二子二女”。自从孙治平、孙治强先后过世后,孙辈仅剩下她们姊妹两个。

由此,孙穗芳,以及孙穗芬和孙穗芳的后人一切言论,举动,都无权代表孙家。

国民党收到信件后,很是尴尬,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