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司马南频道 志远

据媒体报道,乌克兰军方日前承认,该国军队已经撤出顿涅茨克东部的索莱达尔。而在此之前,俄国防部和瓦格纳雇佣兵公司先后宣布占领索莱达尔,均遭到乌军方的否认。现在看来,乌克兰军方的表态,证明其军队已经被俄联军驱赶出这座战略重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军方宣称“经过数月战斗,乌克兰武装部队离开了索莱达尔,这次撤退是精心策划的”。不过,这是为掩盖乌军防守索莱达尔失败的一种托词而已,毕竟,索莱达尔不但拥有欧洲最大的盐矿之一,同时还是一处战略要地。这座城镇被俄军控制,意味着乌军在顿涅茨克其它控制区的补给线将被切断,按照俄国防部的说法就是,为俄军击败在巴赫穆特地区乌军部队创造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外媒最新消息显示,俄联军近日已经占领了乌军在巴赫穆特的外围阵地,目前正在向该城镇发起进攻。现如今,乌克兰军队正面临是否放弃该城镇的艰难选择。综上所述,在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希莫夫被任命为对乌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之后,俄军针对乌军的打击力度和模式正在发生变化。索莱达尔的丢失,加之巴赫穆特的危在旦夕,对乌克兰当局而言,可能只是灾难的开始。随着俄军的不断向前推进,乌克兰首都基辅已弥漫着恐惧的意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期,有乌克兰媒体披露,基辅的防御部队正在修建长期防御工事,在俄军有可能进攻的路线上设置火力网。此外,基辅当局还为防御部队建设钢筋水泥掩体,以便在俄军高强度的空袭中保存实力。显而易见,随着东部战场的失利,乌克兰军队正在将防御重点放在包括首都基辅在内的纵深地带。日前刚刚因发表“错误言论”而被迫辞职的前乌总统办公室顾问阿列斯托维奇,他日前坦诚地对媒体表示,乌克兰根本就无法在与俄军的战斗中获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诚然,一支靠外部输血才能战斗的军队,在面对俄罗斯这样的军事大国,包括西方媒体在内的几乎所有舆论,都不认为乌克兰有获胜的希望。即便如此,美国等北约国家至今仍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于是乎,就在乌克兰军队接连失利的背景下,心急火燎的北约新一轮对乌军援热潮又开始了。据媒体报道,在美国宣布计划向乌克兰提供31辆艾布拉斯主战坦克之后,一直以美国为标榜的德国,日前终于放弃抵抗,也宣布向乌克兰提供14辆豹式-2主战坦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合外媒连日来的报道,除了德国外,波兰、意大利、芬兰、荷兰、挪威、西班牙等装备豹式-2主战坦克的国家,近期也都纷纷宣布向乌克兰提供数量不等的豹式-2主战坦克。加之英国的挑战者坦克、美国的艾布拉斯主战坦克,以及法国有可能提供的主战坦克,一个西方坦克联盟正在形成。有德国军事专家甚至吹嘘称,这些坦克的参战,将赋予乌克兰步兵每天推进数十公里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越来越多北约国家打破惯例向乌克兰提供主战坦克,尽管西方政客欢呼“这是战争的转折点”,不过,这同时也有可能会成为西方装甲武器招牌被砸的“转折点”。原因很简单,这些西方制式主战坦克性能虽然先进,但其在国际上所拥有的良好口碑,其实就是建立在西方国家曾经独霸天下的制空权之下。在完全没有制空权的乌克兰战场上,这些西方坦克本身数量有限,能否在俄罗斯强大的空中打击能力面前发挥其应有的性能,很值得外界怀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国和美国等北约主要国家,在宣布向乌克兰提供主战坦克的同时,也再次重申“不会在乌克兰设立禁飞区”,因为这将导致北约与俄罗斯的正面冲突。毕竟,俄总统普京早就撂下狠话,警告北约国家“如果把一个核大国逼到绝境,那是非常危险的”。俄前总统梅德韦杰夫日前也警告称,如果俄罗斯输掉乌克兰战争,意味着“核战争的爆发”。所以,除非北约愿意冒着与俄罗斯发生核大战的风险,否则不敢直接介入乌克兰冲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前有外媒在分析拥有制空权的俄军为何没有摧毁北约对乌军援补给线时,就曾指出称,“莫斯科也在利用乌克兰冲突消耗北约国家的军事资源”。现在看来,这种分析并非空穴来风,北约国家现在都把家底都掏出来支援乌克兰了。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旦北约援助乌克兰的坦克入境,不排除在路上就被俄军空中火力所摧毁的可能性发生,届时,西方长期引以为傲的装甲武器这块招牌,就算被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