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覃昨天发布了《1957年,伏罗希洛夫上飞机前透露“国内有变”,毛主席呆立原地》一文到“覃仕勇说史”上,文中提到:1957年5月23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部长会议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率领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团对中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但他们行色匆忙,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北京仅仅停留了三天,便在26日收拾行装回国了。

毛主席率中国党政主要领导到首都机场送别。

伏罗希洛夫犹豫再三,悄悄向毛主席透露,称 “我们国内有变,必须回去”。

毛主席闻言许久说不出话来。

在回去的路上,他心事重重地对周恩来说:“真不希望他们再出什么事……”

然而,数日之后,苏联还是发生了“未遂政变”!

初闻消息,毛主席马上驱车赶往苏联驻华大使馆,要了米高扬的电话,向米高扬认真询问起政变的详细经过。

事件说复杂也复杂,要不,毛主席也不会和米高扬通了八个多小时的电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事件说简单也简单,毛主席通完电话后,在向同样赶到苏联大使馆的周恩来复述事件的经过时,不过三言两语就讲清楚了事件的来龙去脉。

他对周恩来说:“根据米高扬的说法,说是莫洛托夫组织了苏共中央的一干人等,准备趁赫鲁晓夫出国访问之机,突如其来地发起政变,废黜赫鲁晓夫,夺过赫鲁晓夫手中的大权。哪料赫鲁晓夫事先收到了风声,星夜赶回国内,调兵遣将,精心部署,包围了克里姆林宫,将莫洛托夫等人一网打尽。”

周恩来和毛主席同乘一辆车回中南海,在车上,他不无感慨地说:“莫洛托夫可是斯大林的老臣,从十月革命到卫国战争,一直跟着斯大林,忠心耿耿,不离左右……”

毛主席摆了一摆手,说:“莫洛托夫和赫鲁晓夫的作风都是一样的,半斤八两,莫洛托夫当权对我们并不一定有利。赫鲁晓夫虽然无能,但从现在的国际形势上看,社会主义阵营需要稳定,所以,还是赫鲁晓夫掌权比较好。”

周恩来愣了一愣,点头表示赞同,问:“米高扬那边希望我们怎么做?”

毛主席说:“他小心地征询我对这件事的看法,我明确告诉他:我们希望你们稳定,你们稳定就好。他就说他也希望我们稳定,说我们有右派,告诫我们要小心谨慎。”

周恩来说:“看来,我们又要开展反右斗争了。”

接着,愤愤不平地说:“说来说去,赫鲁晓夫就是祸起萧墙的始作俑者!”

毛主席喟然长叹说:“我早就说过,自己把自己拜的菩萨推倒了,以后说的话还有谁听?我看他们很难再有一个人能够被树起来了……”

快到中南海了,他递了一份材料给周恩来,说:“这苏共中央全会作出的一份决议。”

周恩来接过一看,上面写的是《关于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和莫洛托夫反党集团的决议》,随手翻了几页,忍不住说了一句:

“这与其说是莫洛托夫在搞‘政变’,还不如说是赫鲁晓夫在搞清洗。”

毛主席目视车窗外面,长叹了一声,轻轻吟诵起王安石的两句诗来:“霸主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

老覃前天发布了《苏军重返布达佩斯,毛主席却长叹:列宁和斯大林的事业就此断送了》一文,文中说了,毛主席看见赫鲁晓夫胡搞乱搞,搞得东欧局势大乱,苏联国内出开始动荡不安,追思列宁和斯大林开创出来的伟大局面,无限伤感,无限慨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他突然吟诵起王安石这两句诗,显然,他是把列宁和斯大林视为了“孤身取二江”的“霸主”,而把赫鲁晓夫看成是袒肉牵羊屈膝献城投降的“不孝子孙”了。

果然,他接着说:

“赫鲁晓夫带头大反斯大林,不但闹乱了整个社会主义阵营,苏联自己也闹得鸡飞狗跳,政局不稳,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现在东欧各国动荡不安,我们国内的右派分子也要趁机跳出来闹事,我们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开展反右派斗争。我们绝不能让苏联的悲剧在我们中国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