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龚先生

5月16日,新浪微博账号@商洛政务发布 宣布将于即日起停止发布信息,并启动注销关停程序。@商洛政务发布 认证为商洛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官方微博,有粉丝11.1万,共发布了两万余条微博。该账号同时表示,未来,网友可通过“商洛政务发布”微信公众号或访问“商洛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查阅浏览有关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 新华社)

据媒体梳理,自4月以来,已相继有云南昆明、湖南长沙、陕西西安、江苏张家港等地的一大批基层政务新媒体账号宣布停用注销,也有政务类APP宣告下线。

有意思的是,差不多同一时期,一批包括“中国救捞”“湖南禁毒”等在内的政务新媒体账号,以最近流行的猫咪梗图,配合字幕说明和魔性音乐制作各类宣传、科普短视频,获得大量网友关注,被称为“官方整活果然最能‘出圈’”。

同样的载体,对比鲜明的“生存现状”,将政务新媒体该如何运营的问题摆上了台面。

伴随互联网发展和社交平台兴盛,此前数年间,各地政务新媒体大量涌现。截至2020年底,仅在新浪微博平台通过认证的政务类账号就超过14万个。

不过,注册容易运营难。有的账号成了“僵尸号”,更新缓慢或者干脆长期停更;有的账号自说自话,发布的内容多是与受众关系不大的工作动态,既没有服务也没有互动;还有的账号因为审核管理不严、发表不当言论和内容,给相关机构和部门造成了消极影响。

此外,有的地方将政务新媒体账号内容发布量、转发数、点赞量等纳入考核指标,为了达标,一些基层干部在本职工作之外,还要完成浏览、转发乃至推销账号涨粉的任务,徒增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 新华社)

再看看那些成功运营的政务新媒体账号,或是定位准确、特点鲜明,比如微信公号“深圳卫建委”以通俗易懂、网感十足的方式科普医学常识;或是以网络为载体创新履职形式,比如抖音账号“成都市场监管”推出“你点我查”系列视频,对评论区里网友点名率高的市场主体进行执法检查;还有的政务新媒体因能事事实时响应而广受好评,比如浙江省政务APP“浙里办”就因既能解决养虾难题、又能提供大学生论文数据而被网友称为“许愿池”。

“出圈”的账号各有各的精彩,说到底,它们的成功经验可归为两条:一是积极适应新媒体传播规律;二是真正把新媒体作为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推进器。

前者需要相关机构转变观念,放下官言官语,以网友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信息;后者则要求各级政府部门一心一意办实事,始终坚持政务新媒体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倾听群众的渠道,而不是将其作为完成考核指标或装饰工作成效的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 新华社)

如何规范使用并充分发挥政务新媒体的作用,各方都在探索。去年底,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指出,对于使用频率低、实用性不强的政务应用程序应及时关停并注销。之前,国务院也多次发布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发展的文件。

具体到个案,对于近期的官方账号魔性整活现象,有人提出这样吸引的流量很难长久,应思考账号后续发展方向。在此轮政务新媒体“瘦身”潮里,有的地方在关停部分账号的同时,整合相关功能,将若干政务事项放在一个账号或一个APP上办理,实现了账号的升级改造。

未来,不同部门属性和目标群体的政务新媒体会日趋呈现不同的风格。但无论如何,坚持从群众的立场和需求出发,政务新媒体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