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过莫言的《蛙》,其他的著作没有涉及。还是好几年前的事了,他的小说批判性很强,对于中国四十多年前的那段历史,写得很清晰,明白。但是也不尽全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思考人生,分析历史,总结经历。作者的角度是否有问题,总是有些的,个人的见解总是突出又与众不同的,这可以理解。看完后的感受很多,时间过了几年,依稀记得:世道的残酷,人间的冷漠无情,人性的扭曲与迷失,社会的混乱,秩序的杂乱,时代的悲哀。这种感受久久于心情,一时不能散尽,总在疑问,真实性有多少,若是书中这样,这是个怎么荒唐之世界,可叹之社会。想到这是讲叙中国的过去,又有一种特别的滋味,虽有遗憾,多是彷徨失措,耻辱从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疑问,便询问,有时也听听上一代的故事,了解这段历史。比书中写的更美好,充实,更苦,更累。现实往往如此,虽然有各种人生的困难,社会的缺陷,人性的迷茫,但现实是美好的,也更充实的,但残酷的现实是更多的苦,更多的累。回答这个问题,只能说莫言写了社会现实的一部分,还有许多人民的真实感受,心声,没有写到。这是个遗憾,对于中国人,这是个有偏颇的写作角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见了《蛙》,就再没有拜读他的其他的小说了。以免心累,内心少些现实的压迫,刺激。故事简单,情节也没什么特别之处,文字运用也比不上鲁迅,矛盾,朱自清,郭沫若等民国大家的写意,挥洒,点睛。看完过了一段时间,便有得诺奖的新闻,有些意外,也是情理之中。民国大家都没有拿到的奖,竟然也颁给了中国人,替其高兴,甚其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静若思心,乱则思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苦和累也是错了,还是无奈,只有老一辈体会到。否定他们的人生,终是有些不合适,人世间人性最灿烂的一面往往在阴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