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心放

米格尔·德·塞万提斯·萨维德拉(简称:塞万提斯),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他创作的小说《堂·吉诃德》达到了西班牙语文学的顶峰,是全世界翻译版本最多的文学作品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出身贫困酷爱读书

塞万提斯一五四七年出生于西班牙中部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是一个无知名度且不得意的外科医生,曾因拖欠人家钱款被控告过,有不诚信的污点。由于家庭经济拮据,他仅读完中学,就没法深造了。他和七个兄弟姊妹常年跟随父亲颠沛流离,直到1566年才定居在马德里。

塞万提斯非常喜欢读书,除了借亲朋好友的书看以外,在街上看到地面写有字的纸条儿都要捡起来端详一番。可以这样说,求知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

22岁那年他到了意大利,那里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他当了红衣主教胡利奥的随从,这样使他有机会去过意大利的不少著名城市,接触到许多文人学士。“近水楼台先得月”哟,有条件读到了主人家丰富的藏书。他不安于现状,在土耳其入侵地中海地区,西班牙和威尼斯联合进行抵抗时,出于爱国热情,他参加了西班牙驻扎在意大利的军队。在有名的勒颁法海战中,他带病参加战斗,胸部和左臂受了重伤,被截去左手,成为独臂人。在医院躺了一个冬天后,他转入了另一支部队。一五七五年九月下旬,多次立下战功的塞万提斯,带着一封舰队统帅请求国王提升他为军官的推荐信返回西班牙。不幸的是那艘返回的船受到土耳其战船的袭击,他被俘了。土耳其人认为他是一个重要人物,把他关在监狱,向他勒索巨额赎金。

(二)生活窘迫努力创作

过了五年的囚禁生活,亲友们才想方设法凑足了钱将他赎回来,但是这位爱国英雄并没有引起国王的重视,只是给他安排一些临时工作。他先后当过军需官、到美洲去出公差等。因生活所迫,他只好从事动笔杆子的第二职业。他为商人们写过不少商业广告,写过难以计数的抒情诗、讽刺诗,曾应剧院邀请写过三四十个剧本,1585年出版了田园牧歌体小说《伽拉泰亚》(第一部),但写的这些东西,仅自己认为满意而已,并未引起当时文坛的注意。

一直到了1587年,他才得到一个征税员的正式职位。他同情受灾地区的老百姓,不忍心向忍饥挨饿的老百姓征税,如何完成税收任务呢?他向有不少粮食储备的教堂征税。这个举动把教会得罪了,因而被开除了教籍。在那个时代没有教籍的人,是不能担任公职的,他的工作丢掉了。权贵和教会多次诬告他,有次一个放荡的贵族青年在他家附近被杀,他被当局作为嫌疑犯抓去进行审讯。

就在这黑暗、悲惨的生活环境中,塞万提斯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1605年写出了他的不朽名作《堂.吉诃德》第一部,无情地撕下了封建贵族和教会的假面具。这一年他已经五十八岁。

出版了《堂.吉诃德》第一部,塞万提斯没有立即写第二部,转而从事诗歌、戏剧和短篇小说的创作。但就在他出版第一部的那年,有人用假名出版了《堂.吉诃德》第二部,第二部与第一部的意思完全不同,站在教会和封建贵族的立场上,

把堂.吉诃德写成一个粗野疯狂的疯子,上演了一出无聊的滑稽闹剧。

塞万提斯感到这是对他的莫大侮辱,在他六十七岁那年,且在患有水肿病的情况下,咬紧牙关动笔,仅用了一年时间,《堂.吉诃德》第二部就出版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们还是要感谢那本伪书的出现,如果塞万提斯不受它的刺激,真正的第二部很可能难以出现,因为就在他写的第二部出现的第二年,塞万提斯和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同一天离开了人世。

(三)《堂.吉诃德》赏析

长篇小说《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一个瘦弱的没落贵族堂.吉柯德因迷恋古代骑士小说,像古代骑士那样骑上一匹瘦马,穿上一副旧铠甲,手执盾牌和武器,以骑驴的农民桑丘作随从,告别家乡,出门行侠,到处冒险,从而闹出不少笑话,到处碰壁受辱,被打成重伤或被当作疯子遣送回家。

小说中出现的人物有近700个,描绘的场景广阔,有宫廷,有乡镇,有荒野,遍布全国各地。深刻揭露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腐朽,揭示了人民的痛苦和斗争,触及了社会诸方面的问题。小说塑造了可笑、可敬、可悲的堂.吉诃德和诚实胆小又聪明公正的农民桑丘这两个世界文学中的著名典型人物。在小说的描写中,既有朴实无华的生活真实,也有滑稽夸张的虚构情节,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广度上,在塑造人物的典型性上,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堂.吉诃德》堪称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位杰出的文学家,在他逝世两百年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为他建造了纪念碑,堂 .吉诃德和桑丘的雕像,也高高耸立在这座城市的广场上。

【作者简介】作者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南岸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