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迟迟

编辑 | 迟迟

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女演员,

她5岁出道,6岁就拿到了很多人可能穷极一生都无法拿到的荣誉。

而在她荣耀加身之后,

却突然决定不再拍戏,转身跑去学了钢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就是茅为蕙,只在娱乐圈待了9年,

犹如一颗一闪而过的流星,但仍给大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当问及她为何做出如此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的时候,

她只是淡定地回应:拍电影只是业余爱好,我从小就认为自己应该是一个钢琴家。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凤凰网卫视】【百度百科】(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钢琴是终其一生的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茅为蕙出生在一个被音乐氛围包围的家庭,

她的父母一个拉小提琴一个弹钢琴,

从小她的耳边就围绕着这两种乐器的旋律。

由于她的父母都对自己的专业非常自信,

那么让唯一的女儿学习哪种乐器,就成了他们最头疼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转眼间,

茅为蕙到了3岁,

她的父母还没争出个所以然,生怕错过小孩子学习乐器的最佳时机,还是她的母亲先服软,

决定让她先拉小提琴,如果不合适,再尝试钢琴。

不得不说,茅为蕙的母亲还真是有先见之明,学了一段时间之后的茅为蕙果然对小提琴失去了兴趣,

爱上了跳跃的黑白琴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在母亲的一力促成之下,茅为蕙正式踏上了钢琴的学习之路。

然而要想学成一门乐器,除了爱好,更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去不断练习。

从此茅为蕙的童年就与黑白的琴键相伴,每天除了学习,剩下的时间都花在了练琴上,

每年除了自己的生日和大年初一,从不间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正是因为母亲的严格要求,茅为蕙的钢琴水平得到了飞速提升,甚至在即将升小学的时候,

还凭借着出色的弹奏能力,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的附小。

彼时的茅为蕙虽然喜欢弹钢琴,

但只是把它当做自己的一个业余爱好,

还没有产生要把它作为以后事业发展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让她真正产生意识要把钢琴作为毕生追求的,

还是那场给她的人生带来巨大影响的音乐会。

当时的她有幸在日本著名的指挥家福村芳一的指挥下,进行了一场特别的演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演出给年仅14岁的她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跟全场那么多优秀的演奏者合奏,听着台下来自观众激烈的掌声,她感到无比的满足。

从此之后,

她便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练习钢琴的日子也不再觉得过于枯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她之所以有机会搭档大师,合作著名剧团,

这还要多亏了她年少成名的那段演出经历。

5岁出道,6岁拿下金鸡奖

提起茅为蕙那昙花一现的“明星”经历,

现在想来还真是颇有一番传奇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她5岁那年,

还是一个懵懂孩童的时候,上帝的饭就喂到了她的嘴边,

一个没有台词的角色找上了门。

摄影师曹威业在筹备电影《从奴隶到将军》的时候,需要找一个漂亮的小女孩,

偶然间看到了茅为蕙的照片,瞬间被这个眨着大眼睛,俏皮可爱的姑娘吸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就在这机缘巧合之下,

茅为蕙拿到了她的第一个角色。

她的镜头不多,甚至只要在别人怀里躺躺,

连台词都不用说。

虽然这个角色来得有些偶然,但影片播出之后,茅为蕙还是意外收获了很多观众的喜欢,她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演出机会,

其中对她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就是《巴山夜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部影片中,

她饰演了一个身世凄苦的女孩,

在孤身一人的情况下,跋涉千里寻找父亲。

这个角色具备了非常浓重的悲剧色彩,

对于演员的演技还是有一定要求的,

但年幼的茅为蕙还来不及为此担心,就遇上了更大的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山夜雨》的故事发生在三峡地区,拍摄的第一阶段需要在船上进行,

当时的茅为蕙刚在母亲的陪同下登上轮船,就意外病倒了。

在鱼龙混杂的剧组里,

她染上了“猩红热”,

吃啥吐啥,夜里高烧不退更是让她难以安眠,

病了一段时间之后,脸都憔悴得小了一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导演还安慰她说,没关系,

这样反倒更像那个到处流浪,营养不良的“小娟子”。

许是形象上太过贴合角色了,茅为蕙在正式开拍之后,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把“小娟子”那悲苦的生活演绎得格外动人,

影片一经播出引得无数的观众纷纷落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年仅6岁的小演员一时间也被全国观众所喜欢,

一举拿下了金鸡奖的最佳女配角。

和大家所知道的一样,获奖之后的茅为蕙作为童星代表和著名指挥家进行了合作,

打开了自己逐梦钢琴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的她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琴技,只身出国深造,

在异国他乡单打独斗的日子里,她又意外邂逅了自己的爱情。

出国深造嫁给爱情

当一个人找到了自己的梦想之后,便会为实现这个目标而不遗余力,

16岁的茅为蕙也是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和著名指挥家合作过之后,茅为蕙坚定了自己的音乐之路,

也渐渐开始对外国的音乐心生向往,于是在两年后就决定出国深造。

为了锻炼她独立自主的能力,

她的父母不仅决定都留在国内,不陪同她出国,

还只给她提供学费,生活费要她自己想办法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果然现实是最锻炼人的,出国在外的茅为蕙没有了父母的依靠,

她只能靠在餐厅打零工赚取生活费,在辛苦的工作中逐渐学会了坚强和忍耐。

她凭借一己之力,一边打工一边努力学习拿奖学金,

一路念到了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的位置,

并且毕业之后还留在了本校钢琴系担任了讲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期间支撑着茅为蕙一路向前的,除了自己坚定的信念,

还有那些从她爷爷身上所汲取到的力量。

她的爷爷茅以升身份可不简单,

每一个念过小学的人都在语文课本中读到过他写的《赵州桥》,

除此之外他还有个更响亮的名头——中国桥梁之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的杰出贡献,数不胜数,

著名的钱塘江大桥就是在他的参与设计下建成的。

爷爷一直是她从小学习的榜样,为国家做贡献的同时,为人谦逊又不追逐名利。在她年幼的时候,

爷爷去参加一些会议讲话也经常带上她,这也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耳濡目染之间,

她悄悄在心里暗下决心,长大以后也要像爷爷一样为国家做贡献。

这个梦想直到她在国外深造之后,才真正得以实现。

彼时的她在国外学成之后,积极参加各种比赛,

拿下了很多国际比赛的大奖。

当实力和名气都积累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

她便开始举办起了自己的音乐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让中国的古典音乐进一步传向世界,她给自己的行程排得很满。

她后来在采访中说,自己几乎每周末,都有一到两场演出,这也经常导致她和丈夫的相处时间变得很少。

她的丈夫潘顿在施坦威钢琴公司担任高管,

日常工作经常涉及出差和外派,

每周的工作日基本不在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了周末,他终于可以休息了,茅为蕙又要去音乐会演出,

两人还是没有多少相处时间。

但当《鲁豫有约》的主持人问道,他是否后悔两人结婚的时候,

他却又斩钉截铁地说:爱一个人就要爱她的全部,我绝不后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到这样爱意满满的话的时候,

主持人也借机问出了两人的相恋往事。

他们刚开始只是工作伙伴,

潘顿甚至还是茅为蕙的领导,两人除开在工作中的交集,只在公司聚餐时见过几面,

也说不上有多熟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一步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的,还是茅为蕙的那一次主动邀约。

那时候茅为蕙邀请他和自己共进晚餐,本来他已经约了别人谈事情。

但或许是冥冥之中的注定吧,他还是推了别人的邀约,

换上西装打好领带,去见了茅为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见面之后发现,其实也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谈,两人只是简单吃了顿饭,聊一聊天,

只是在这场聊天里,潘顿问起了她保持单身的原因。

茅为蕙开玩笑说了一句自己可能之后不是一个好太太,让潘顿替他找一个好丈夫。

没想到这句玩笑话,他却当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场约会之后,他非常正式地写了一封邮件发给了茅为蕙,

他在邮件中坦言,自己认真思考过后,为她寻找到的真爱就是他本人。

看着这封一本正经搞笑的邮件,

茅为蕙也是忍俊不禁,

于是兴致高涨回复邮件,

同意了和他交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人的缘分也就在此时展开,后来婚后的生活也是恩爱非常。只要潘顿有时间,茅为蕙的观众席上一定有他的身影,

看妻子演出,接她下班已经成了潘顿的周末日常。

目前,茅为蕙的工作安排几乎都在国外,关于她更细致的感情生活经历,我们也不得而知。但能够肯定的是,

她一直在自己热爱的钢琴演奏上呕心沥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茅为蕙如今已经是一个享誉国际的钢琴大师了,她也真正把钢琴作为了自己一生的事业,

虽然那昙花一现的童星经历让人难忘,但如今的热爱才是她毕生的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信息源自:凤凰网卫视、百度百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