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夏日天气炎热,烦躁不安,许多人选择冷饮虽然解暑散热,但脾胃遭了罪,养生之道贵在御寒保暖。所以,夏季饮茶降温、清心、祛心火,消暑降躁,能驱散人体的寒气,利于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第十三届四川国际茶博会期间,应茶博会组委会之邀,国家一级茶艺师、茶道专业指导老师、国家茶艺导师、国家高级评茶师、成都文殊茶里主理人杨鎰娜,连续四天在会展中心举办关于泡好一杯茶的公益讲座。她说,一杯好茶味醇韵雅,宁心除烦。要泡出好茶,选取上品茶叶自然重要,但沏茶的水质、温度、用具、时间及比例,无一不影响茶的色泽、香气和味道。而泡茶是一门技艺,也是一门学问,要泡好茶就需要掌握泡茶的基本要义。

下面,笔者将杨鎰娜老师开讲六堂课的内容摘要于后,供爱茶人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堂课:学泡清雅的绿茶

茶品:蒙顶甘露(产地雅安蒙山),外形美观,叶整芽全,紧卷多毫,香高而爽,味醇而甘,透明清亮。

取出干茶:温杯洁具,将2克投入玻璃杯中,摇香唤醒干茶的香气,清扬而清雅,90度左右的水温,采用定点高冲、凤凰三点头的手法注水,甘露渐渐扩散开来,坐杯侵泡20秒左右,茶香悠远。

第二堂课:学泡含蓄的黄芽

茶品:蒙顶黄芽(产地蒙顶山),采自明前芽头,清悦的闷香、花香蜜香;甘甜醇爽,入口清冽,清爽苦韵中甜润回味绵长,宛如汩汩的清泉甘洌,杯底香若松风拂来,引人入胜。

冲泡:取4克干茶,虽然香不如当年新茶那样馥郁、外扬,但内敛,隐隐的都在。沸水温器,将干茶置于150毫升盖碗中,用90度左右的水温定点高冲,中度水流,充分浸润茶叶。

第三堂课:学泡内敛的白茶

茶品:极品白牡丹(产地福建政和),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叶背密布白毫,叶片短圆,新茶呈素色或艾草色,形似花朵。

香气:干茶有果香、花香、香槟酒的气息,馥郁且强烈,汤面的花香和陈香交织有层次,碗盖热时还有豆香,杯底待热气散后,醉人的花香悠远,越发清凉。

滋味:汤感饱满醇厚,滋味丰富,层次分明,花果香中带有丝丝的酵酸,刺激爽口。甘软清悠,绵长持久。

冲泡:取5克置于150毫升盖碗,用"覆盖式"手法润茶,让轻飘的白牡丹均匀地浸润水中,茶叶全部浸润于水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四堂课:学泡凤凰单丛__广东乌龙

茶品:蜜兰香单丛(产地乌炭山)。条索紧结乌黑油润。叶色为淡绿,较其它单丛色淡,故又名"白叶"。蜜兰香是凤凰单丛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天然香型茶,有成熟番薯的蜜香,又有芝兰的花香。

滋味:回甘爽快,兰韵深幽,持久不散。

冲泡:潮汕工夫茶,当地人喝茶,投茶量充足,用盖子使劲压着出汤,一杯茶入口便是顶口的香、压舌浓醉的汤;小壶少茶,淡中寻味,80毫升小壶投茶2克,用沸水的热气醒茶发香,不润茶,直接冲泡,一至三水。用高冲注水并淋壶提温,凤凰单丛的香自不必说。

第五堂课:学泡正山小种—红茶

茶品:正山小种(产地武夷山桐木关江墩村),红茶鼻祖,传统的"青楼"萎凋、干燥,有淡淡的松烟香,个性特质极其明显;条索紧结乌黑;花果蜜香,桂圆汤;饱满甜醇的汤感。

冲泡:沸水温器,取4克干茶(4克茶叶打底,四人以上多一人加1克,之后再按茶水比例调换茶器),置于130毫升盖碗。

冲泡条索形红茶用沸水,粗水流大力度注水,定点旋冲,快速润茶,快速出汤弃水。用高度旋冲注水的手法激发茶香,均匀释放茶叶的内质,具有桂圆果香的茶汤温暖熨帖,松香清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六堂课:深邃的黑茶

茶品:九十年代老千两(产地湖南安化)。传统千两茶没有金花,少量的才有,是茯砖独特的发花工艺在千两茶中试验成功的成果。金花学名冠突散囊菌,这种益生菌呈现的"金花",茶汤有菌花香,提升了消食理气、降脂减肥的保健效果。

滋味:陈化近二十年的千两茶,粗涩渐退,醇和甘润,入口温柔,柔顺地滑过喉咙,令唇齿间醇香弥漫。

冲泡:沸水温器,取12克干茶置于180毫升的紫砂壶中,润茶时压块定点注水,让茶叶解块舒展。一至四水,采用定点低斟、细流注水,菌花香和茶香陈韵协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