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首破窑赋,安慰世人数百年,痛苦时,读寒窑赋,抑郁不得志时,读寒窑赋。

这620字的文章道尽人生真谛。

他的作者吕蒙正,能写出世间最穷的对联,却全朝最显赫的官员。

从食不果腹的乞丐,再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

实现了人生的逆袭,娶了千金小姐,也曾被三拜宰相被两任国君信任。

他的一生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乞讨生涯

吕龟图宠妾灭妻,与妻子刘氏不合,便将妻儿逐出府邸。

吕蒙正母子就很紧迫,生活潦倒,寄宿于破庙之中,每日求僧餐为生。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计其饥。衣服甚至破烂到无法遮羞,食物少到无法填饱肚子。

夏日饥渴不已,曾求人施舍瓜果。冬日寒冷不已,曾求人施舍炭火,曾用炉子取暖,却被烧掉了半个袖子。夏日祈求瓜果时,却被踹落于墙下,他的身上疼痛不已。

听到的却是别人的阵阵嘲笑声,“瞧啊,穷书生又来乞讨了。还想要科考呢,做什么春秋大梦呢?你能考上进士,本公子早就当皇帝了。”

身边的奴仆也跟着挤兑“就是,也不撒泡宁子,照照自己,瞧他穿的那身衣裳,破烂的都不能遮羞了。就这也想科举。别自不量力了。”

吕蒙正忍着痛苦站起身来,不顾别人的白眼,也不顾疼痛的双腿,这样一瘸一拐的走回破庙。那时的吕蒙正想“就让这烂灰养就浩然之气,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机体。

自己虽遭人白眼,上人憎,下人厌。无数人等着看自己的笑话,可自己身上的风骨是不会变的。而那些乍富小人,那些仗势欺人的公子哥,不通文墨,不读诗词。他们才是贫寒之人。

吕蒙正便日复一日在破窑中生活,靠乞求僧人的食物为生,吃不饱,饥饿到无法读书的程度。此时应该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了。

可是他不认命,咬牙忍着饥饿,忍着所有人的嘲笑,忍着别人笑自己贫贱的耻辱,继续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经常乞讨,所以经常会遇到闲言碎语,遇到别人的嘲笑。所以吕蒙正早就练就了容人之量,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魄,别人笑他,他不计较。

蛟龙未遇,自该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只是短暂处于小人之下。

在太平兴国二年,吕蒙正高中状元,被录取为头名进士,这一年他才34岁。50时少进士,50中进士还算年少。而他三十四岁便高中状元,这是因为自小的天赋,也是因为他不甘于贫贱的命运。

被任命为升州通判,向皇帝辞行时,皇帝叮嘱他“若遇到不便判决的政事,随时骑马前来上告。”他走前,还赐给他20万钱后。宋太祖历经此地时,也曾招他前往行宫相见,又升他为左拾遗。

在荣任此官位后,吕蒙正将昔日跟自己相依为命的母亲,与昔日将他逐出府邸的父亲一同引入家中抚养。

因两人感情不和,所以处于同一个屋子,却并不在同一个床上,因此被称为同室异养。

吕蒙正父亲去世,按古代规制,他需要守孝三年,应考虑到他的才华,当即起赴吕蒙正,吕蒙正又拜翰林学士,后又终于左谏议大夫。被朝廷赐予了一栋附近门的豪华住宅,自此吕蒙正终于摆脱了昔日的穷困生涯,迈入高官行列。

人情冷暖

昔日在他身居破窑之时,门可罗雀。上人憎下人厌,如今他高中状元,高居官位,全都来上门庆贺。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杯中之酒,杯杯先敬的是有钱之人。

在穷困潦倒之时,吕蒙正写下诗作,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寓意着缺衣,少食,没东西。

如今他高居官位,又写下一副对联。“旧岁饥荒,柴米无依靠,走出十字街头,赊不得,借不得。许多内亲外戚,袖手旁观,无人雪中送炭。”

下联“今科侥幸,吃穿有指望,夺取五经魁首,姓亦扬,名亦扬,不论张三李四,踵门庆贺,尽来锦上添花。”

昔日袖手旁观,无人雪中送炭,如今高居状元,名扬天下,不管张三还是李四,全都来锦上添花。

后吕蒙正式被授予户部尚书,吕蒙正在官场上以仁道宽容著名。遇不公之事,便会仗义之言,敢说真话,做真事。

皇帝赞誉他无所隐瞒,对他更加器重。彼时的吕蒙正是乞丐秀才,所以跟那时的李昉截然不同。

北宋有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励精图治的帝王都想要改革,想要新政,想要任用寒门学子以抵抗贵族宗族的力量。

因为北宋跟辽国西夏的频繁征战,所以便历代的北宋帝王分为主战派和主和派两组。几代帝王在选拔朝臣之时,也是截然不同的。

在贵族寒门之争上,吕蒙正勉强算是寒门,而在主战和主和派上,吕蒙正却是主和派,跟宋太宗是不太相似的,宋太宗毕竟是宋代的第二任皇帝,想要征讨天下。

后来两人曾就征战之事进行争论,吕蒙正不赞同宋太宗征伐的做法。

宋太宗表示“我是为百姓铲除凶恶,还这世界一个康平天下,并非穷兵黩武,要不然百姓全都灭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吕蒙正曾解释说“隋唐以来都有征战,百姓疲惫,无法安居乐业。隋炀帝便是因为过度注重讨伐,所以导致隋朝的灭亡。唐太宗昔日考虑土木攻城,也没有成功。

尤其是到了五代,战争连年,民不聊生,部分朝代因过度征伐,甚至两代而亡。

治理国家的重点在于勤于国家的内政,国家不治而化,国君将垂拱而治。

外方之人也势必会来归复,国君,将威震天下。因此不必征战,能得一片安定天下。”

他的度量

吕蒙正受宋太宗宠信,再加上宋代的规矩,他儿子刚出生便被授官。

这也是昔日九品中正制所留下来的影响。容易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贵族的弊端。

吕蒙正主动上奏折“昔日刚中进士时,便只被授予九品官。而如今事实上多有才华之人隐居山林之中。

我的儿子最刚成年便被授予如此重大的官职,只怕上天都会谴责他。”

皇帝采纳了吕蒙正的建议,因此只封了吕蒙正的儿子为九品官,自此。丞相儿子封九品官成为法定制度。

宋沆曾违背皇帝的旨意,皇帝大怒,因宋沆是吕蒙正妻子的族人,所以吕蒙正也受到了牵连,因此被罢免了宰相。

后宋太宗逝世,宋真宗即位,吕蒙正考虑到昔日宋太宗对自己的优厚待遇。宋太宗下葬那天,他伏在地上哭泣,十分悲切。

宋真宗昔日是太子之时,懒于学习。吕蒙正写下了寒窑赋,以此激励宋真宗。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窑。

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公,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吃不上饭的乞丐,如今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大量的绫罗绸缎,甚至有美女捧上美酒,要钱有钱,要才有才,要权有权,要人有人。

彼时的太子也常有自怨自艾的时候,觉得自己比不上其他王爷,自己才华有限。吕蒙正却在寒窑赋中写了这样一句。

“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却有万里江山。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后腰悬三尺玉印。”

胜弱是会转化的,刘邦昔日也曾被嘲笑为浪荡子弟,被嘲笑为混混,刘邦之父,认为刘邦比不上自己的前几个儿子会经营土地,斥责刘邦不学无术。

刘邦登基后问父亲的第一句话“父亲,你常说我不如兄弟,如今你看我成立的功业和他们成立的功业谁更大呢?”

太子在看到吕蒙正的破窑赋后,大受激励,因这一篇文章开始刻苦学习,终登皇帝之位。

十分感激吕蒙正,授予吕蒙正宰相之位,此时已经是吕蒙正第三次被授予宰相了。

吕蒙正是一位十分有度量的宰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经有人说他坏话。路过他身边时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句“你小子你也能当上宰相啊。”

如此嘲笑,吕蒙正却没当回事儿,连看也没看,直接走了。

要好的同事为吕蒙正抱不平,想要捉住那一位说他坏话的人。

吕蒙正说“我不必知道他的姓名,若知道了,只怕就忘不了了,因此还是不知道为好。”

韩信曾不计较胯下之辱,将侮辱自己的人封官。楚庄王不计较手下将军调戏自己爱妾的过失,后来迎来了将军的效忠。

吕蒙正不计较别人的一次嘲笑,这才能体现宰相的度量。

有人总结说“皇帝有天地之量,宰相则有山川之量。伯夷叔齐有容人之大量,孟子有浩然之量,范仲淹有济世之量,郭子仪有福量,孔明有智量,赵子龙有胆量,吕蒙正有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