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很简单:1938年,王洛宾宣传抗日,在与萧军、罗珊等人前往兰州和西宁的途中,住进了六盘山下一个回族人家开的车马店。正是在这家店里,他认识了五朵梅,进而改变了自己的后半生。

具体的细节有好几个版本的流传:第一个版本是,当时因为天下大雨,黄土泥泞,很多路人都不得不投身车马店。但马车店的接待能力非常有限,大家站在一起等待安排食宿,多少有些无聊。作为马车店的老板,五朵梅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我为大家歌首花儿好不好啊!”大家鼓掌表示欢迎,五朵梅开唱,优美的旋律、好听的声音,让人十分着迷。王洛宾被深深吸引,就拜五朵梅为师,跟五朵梅唱花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洛宾

“花儿”是流传在我国西北部甘、青、宁三省(区)的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等民族中的民歌。宁夏人把唱花儿叫漫花儿。第二个版本是在第一个版本的基础上产生的:因为五朵梅唱得她,晚上,住在马车店里的王洛宾就想自己也来唱一唱,但不管他怎么唱都成不了曲调,或者唱不出五朵梅的那种味道。第二天,因为雨还在下,王洛宾走不了,就干脆找到五朵梅请教她如何唱花儿。

也许,因为自己是回族妇女,五朵梅最初并没有答应王洛宾,但最终还是被王洛宾的诚意感动了,两人一起唱并一起跳了起来,忘情投入,美丽动人。末了,萧军对王洛宾说:“还去巴黎?巴黎有这些吗?还是别走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盘山下

这话的背后是王洛宾的个人经历:1931年,王洛宾考入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他的声乐老师是一位俄籍女歌唱家,常对王洛宾说:“如果你想成为有作为的音乐家,那就去巴黎,因为那里有世界上最美的音乐!”王洛宾对老师的话深信不疑,但抗日战争却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他前往山西参加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3月,转移至西安。5月,经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介绍,同塞克、萧军、朱星南、罗珊等5人去兰州,在兰州参加“西北抗战剧团”。遇到五朵梅就在他们几个人由西安到兰州的途中。

在那山大沟深的黄土地上,总有一些人能让自己如同花儿盛开。因为与五朵梅的相遇,王洛宾作出了他人生中又一重要决定,即:留在西部从事民歌创作。对此,一些文学作品说,王洛宾决定不走,留在六盘山下跟随五朵梅学习了一段时间的花儿之后,以惊人的速度,创作了30多首民歌、歌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朵梅与王洛宾塑像

事实是,这基本是一个段子,王洛宾向五朵梅的学习非常短暂,也就两三天的时间,他很快到了兰州,改编创作了《达坂城的姑娘》《青春舞曲》《虹彩妹妹》《曼丽》等民歌,1939年,又在西宁改编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玛依拉》等民歌。但这并不能说明五朵梅对王洛宾的影响有限,相反的,是她让王洛宾深深地爱上了西部民歌,并为西部民歌付出了后半生,成为了西部歌王。

王洛宾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办了很多场音乐会,其中有一场叫《永远的王洛宾》,讲到过王洛宾和五朵梅的故事,其中配有王洛宾生前的原音:“五朵梅老奶奶的歌,我觉得很美,当时我们同行5个朋友,那4个人就跟我说,‘王洛宾你到外国学什么,你听咱们中国的民歌,中国的歌。最美的旋律、最美的诗、文字、歌词就在我们西北高原上’,经过六盘山通过这个老奶奶的歌声,我也体会到最美的歌声就在我们脚底下。”而王洛宾生前也常对自己身边的人和采访过他的记者说,他总忘不了五朵梅,是五朵梅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可见,在现实生活里,五朵梅是真实存在的。

至于五朵梅是谁、后来怎么样了,却成了一个没有人能说清楚的问题。在六盘山下的泾源当地,人们对五朵梅有着这样的说法:一、因为她花儿唱得好,人们就送给了她“五朵梅”的雅号,她认识王洛宾时,可能已经50多岁了;二、她可能是本地人,但因为只是一个开店的,没有人太多关注,甚至连她的后代是谁也不知道;三、她是甘肃平凉人,与王洛宾相遇不久后,就回老家又开车马店去了,后来的故事也就没了下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宁夏人唱花儿

然而,土地是有记忆的,即使对于一个“没了下文”的人来说,也是一样的。在今天的泾源县六盘山镇和尚铺村,有一座总建筑面积1210平方米的王洛宾文化园,由王洛宾纪念馆和“五朵梅”客栈两部分组成,是一处集旅游休闲、文化交流、娱乐展览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观光园。在这里,人们分明可以找到王洛宾与五朵梅那只言片语的故事。另外,为了纪念王洛宾和五朵梅,当地人们还推出了“五朵梅”的系列农产品,以小杂粮为主打,以实现合理膳食结构,保证现代人营养均衡的目的。

音乐的故事就这样被带上了泥土的气息,更让人欣慰的是,前段时间播出的《山海情》中有一首这样的歌:“走咧走咧,走远咧,越走呀越远了。眼泪的花儿飘满了,眼泪的花儿把心淹了。走咧走咧,走远咧,越走呀越远了,褡裢的锅盔者就轻哈了,心里的惆怅者重哈了……”据剧组的工作人员透露,这首歌叫《泪花花把心淹了》,是一首流传于西海固的民歌,正是五朵梅当年唱给王洛宾的花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海情

历史在这里被艰难而漫长地复原了,它不仅仅是五朵梅和王洛宾两个人的事,还有生活在泾源乃至整个西北,善唱花儿的群众集体,是西部坚实的黄土大地,是泥土芬芳的岁月记忆。泾源是宁夏的南大门,地处陕、甘、宁三省会城市西安、兰州、银川的几何中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泾源有“两山一河”,即贺兰山、六盘山以及黄河,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只要面朝黄土的山梁唱上几声,整个黄土地上都能听得见。一个人可以无声无息地走了,没有了下文和故事,但花儿却永远在那儿,气化流行,生生不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