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5月17日电(记者吴光于)由中国报业协会、四川报业协会、中共凉山州委联合主办的全国主流媒体助力乡村振兴大会暨“‘彝海结盟地 五彩大凉山’百家主流媒体社长总编彝乡行”活动,5月14日至5月16日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举行。
  活动期间,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家主流媒体记者深入凉山州西昌市、昭觉县、冕宁县等地的乡村、城镇社区、产业园区,近距离领略凉山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奋进之姿和发展之变。
  依山傍水的西昌市大石板村,黄墙黛瓦,曲径通幽,媒体记者在这里领略到极具西南古村落特色的乡愁韵味。“凉山有秀美的绿水青山,多彩的乡土文化,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必然能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中国报业协会事业发展部副主任张玥说。
  在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媒体记者们先后来到村庄旧址、村民新居、村史馆、农特产品展销馆等地,了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给当地带来的巨变。
  在彝海结盟地——冕宁县彝海畔,村民向记者们讲述“结盟泉”“红军树”的故事。漫步今天的“结盟新寨”,记者们感受红色文化的传承。
  在冕宁县复兴镇建设村,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激发出记者们的好奇心。一个小小的村子通过发展葡萄、草莓、樱桃等产业,创造出2亿元的年产值。在记者们看来,这是最生动的乡村振兴故事。
  “作为主流媒体,讲好发展故事义不容辞,让农产品出村进城更显责任担当。”广西日报专职编委陈璞说。此次彝乡之行,他与同行们交流了广西媒体助力“桂品出山”的探索。
  “没来之前以为凉山会有点‘凉’,因为地处偏远。来了之后发现这里原来很‘热’,是一片发展的热土。”西江日报副总编辑段岸立感叹凉山的发展之变,值得被全面地看见。“作为媒体人,我们会讲好凉山故事,助力凉山发展得更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