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洞国将军是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早年他为了救国,考入黄埔一期就读,后来在抗日战场上和日军血战,屡立战功。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教育感召下,很快转变了思想,投入到了新中国的建设中去,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03年,郑洞国出生于湖南石门,1924年他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以后,由于他作战勇猛,指挥出色,不到24岁就升任团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年时的郑洞国

从1933年开始,郑洞国一直驰骋在抗日疆场上,几乎参加了抗日期间的所有重大战役,1938年,他在台儿庄战役中立下大功,升任第98军军长。

不久以后,郑洞国的同窗好友杜聿明给他发电报,告诉他国民政府在战车部队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新编第11军,现在军里的荣誉第1师师长还缺编,问他愿不愿意屈就。

放着军长不当,却去干师长,这应该是任何人都不会干的傻事,但郑洞国却毅然选择去,他知道新编第11军装备精良、兵强马壮,一定能在对日作战中有所作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聿明

1939年初,郑洞国走马上任,不久以后该军番号改为第5军,杜聿明升任军长,郑洞国任副军长兼荣誉第1师师长。

事实证明,郑洞国没有选错,他和杜聿明等人一起充分施展才华,成为了一代抗日名将。

1939年12月,郑洞国率部参加昆仑关战役,指挥荣誉第1师承担正面主攻任务,同号称“钢军”的日本第5师团血战20余日,在友军的配合下,全歼日军第5师团第12旅团,击毙敌旅团长中村正雄及部属5000余人,一举攻克昆仑关天险。

1943年,蒋介石任命郑洞国为中国驻印度军新1军军长,让他去缅甸战场配合史迪威的工作,尽管史迪威非常霸道,但是郑洞国为人忠厚,和他的关系处理得很好,史迪威也对他非常满意,多次称赞他是一位标准的军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迪威

抗日战争胜利后,郑洞国奉命回国,任国民党第三方面军副司令官。他希望能够和平建国,并不想打内战,但蒋介石却信心满满,最终在内战中一败涂地。

1948年初,郑洞国任东北“剿总”副司令,同年3月,东北野战军攻占了四平,长春成为了一座孤城,郑洞国一直建议放弃长春,但总司令卫立煌却让他去守长春,这让为人老实的郑洞国也生气了。

卫立煌劝郑洞国说:“我辈身为军人,应以党国利益为重,请不要再推辞了。况且长春工事紧固,兵力雄厚,只要认真防守,是可以坚守下去的。你去之后,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提出来,我一定全力支援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卫立煌

郑洞国见卫立煌说得这么诚恳,只好答应了。对此廖耀湘感到很不平,他对郑洞国说:“长春是不该您去的。卫总司令这样决定,不是把您往虎口里送么?”郑洞国只能苦笑。

10月14日,我军总攻锦州,经过30个小时的激战,人民解放军攻占了锦州。当天蒋介石给郑洞国下令,让他立即率众突围南撤。此时郑洞国心情沉重,流着眼泪给蒋介石拍电报, 告诉他通往关内的通道全部被封锁,无法突围。

但蒋介石在第二天再次下令:“一定要突围,否则军法从事!”这无疑是把郑洞国逼到了绝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洞国

中共中央一直希望能够争取郑洞国起义,周恩来曾是郑洞国在黄埔军校的老师,他这么评价郑洞国:“这个人我还了解,属于比较老实、本分的人。”于是他以老师的名义给郑洞国写了一封劝降信。

但当时长春城内已是一片混乱,郑洞国并没有收到这封信。10月17日,城内的60军军长曾泽长率部起义,长春守军彻底陷入了绝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泽生

这天沈阳派来了一队轰炸机接应突围,他们发现60军起义后,向郑洞国请示对他们轰炸,但郑洞国说:“算了吧,那些以前都是自己的人,况且现在轰炸已无意义,徒使老百姓遭殃,不要轰炸了。”

到了10月21日,郑洞国的部属们瞒着他与解放军接洽,并放下了武器,在这样的形势下,郑洞国也只好投诚了。

郑洞国出城以后,遇到了与他对阵几个月的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肖劲光和政委肖华,他们对郑洞国非常尊重,晚上还专门请他吃饭,这让郑洞国沮丧的心情稍微好受了一些。

席间郑洞国提出:“一不去广播、登报,二不参加公开宴会,只想回老家当个老百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春解放后的郑洞国(中)

肖华劝他:“您是否愿意到后方的哈尔滨看看,休息休息?”郑洞国也想看看共产党是怎么治理天下的,于是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