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 读

5月16日,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担任首席专家的文绿融合研究室正式落地北京市丰台区宛平城,助力宛平博物馆之城建设再启新篇。与此同时,“文绿融合 新旧共生——城市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设计之道”展览盛大开展,展期将一直持续到2024年7月15日。

内容来源: 清华新型城镇化研究院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5月16日上午,“宛平博物馆之城建设一周年回顾与展望——文绿融合实验室丰台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张杰大师团队作品展”在北京市丰台区宛平城拱极营正式开幕。

西山永定河文化精华区执行指挥长史文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梁思思、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党总支书记潘芳出席活动并致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作主旨发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文彬、梁思思、潘芳先后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杰教授作主旨发言

去年5月18日,以北京市建设博物馆之城为契机,宛平地区被纳入“博物馆之城”建设规划,并发布了打造宛平博物馆之城建设项目,成为北京市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内容。如何把握宛平博物馆之城高质量发展中“老”与“新”,深耕文化“软实力”,筑牢发展“硬支撑”?丰台区通过引入“外脑”智力,科学化探索宛平城市更新的新路径。

活动现场,丰台文旅集团与清华同衡文绿融合保护更新实验室正式签约,文绿融合保护更新实验室丰台研究中心落户丰台宛平。实验室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为首席科学家,是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板块“产学研一体”模式下进行学科交叉融合、产业全链条创新探索的专业研究机构。伴随着实验室的落地,宛平“文绿融合,新旧共生”模式的崭新篇章正式开启。

“文绿融合,不仅要求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还要注重与现代元素的融合,实现新旧元素的和谐共生。绿色生态在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要,只有将文化与生态相结合,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张杰教授表示,希望在文绿融合研究室的引领下,宛平古城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成为一座集文化遗产保护、绿色生态发展、现代文明建设于一体的文化名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绿融合研究室与丰台文旅集团正式签约(上)并揭牌(下)

与此同时,“文绿融合 新旧共生——城市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设计之道”展览正式开幕。展览集中展示了张杰教授及团队历经三十余年在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领域的实践探索,案例涉及北京、福州、景德镇、泉州、广州等地,包括城市区域特色保护与发展、古城与历史街区整体保护、历史片区小规模动态更新、工业遗产保护与老旧厂区更新、老旧建筑适应性再利用、基于节能形态的城市更新等内容,展示着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的探索。据悉,展览对公众免费开放,展期将一直持续到2024年7月15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绿融合 新旧共生”展览正式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会领导嘉宾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 杰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特聘院长

首届中国建造匠心年度人物,中国首位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终身荣誉会员,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特许会员。

兼任住建部科技委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设计分会主任委员和工业建筑遗产学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文物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历史城镇村科委会(CIVVIH)亚太分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遗产保护规划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教席主持人等。

长期从事城乡遗产保护、更新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科研、教学和实践工作,主持完成多项保护与更新重大工程,包括广州、济南、承德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福州三坊七巷、北京国子监-雍和宫、南京老城南、景德镇陶阳里和陶溪川文创街区等片区、建筑与环境的保护更新设计等。

作为第一完成人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保护奖、创新奖、杰出奖,文化部创新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德国国家设计建筑金奖,德国标志性设计创新建筑至尊奖、美国建筑大师奖最佳杰出奖、美国IDA国际设计奖金奖,以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建筑设计一等奖等。

排版|李刚

封面图/头图|清华新型城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