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访问中国,与中方高层会谈时,就能源、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达成一致,并签署了多份合作协议。在良好合作氛围下,俄罗斯想要重新与中国合作研发制造远程飞机。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随着普京一起访问中国的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曼图罗夫表示,俄罗斯已经准备好与中国合作制造远程飞机,正在考虑为该项目提供俄罗斯飞机发动机。报道称,俄罗斯技术集团正在制造一种重型飞机发动机PD-35,这是专门为远程飞机设计的发动机,在两到三年内就能研发完成,曼图罗夫表示,不排除将来将这种发动机安装在中国新型长途飞机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显然,中俄此前合作的大飞机项目,俄罗斯还想继续参与,但是在C929大体设计完成,并且已经完成试飞之后,俄罗斯现在想要回到项目中来,恐怕也没有那么简单。中俄合作的大飞机项目,原本的名字是CR929。自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俄罗斯方面就逐渐减少了对该项目的参与,在2022年,俄罗斯副总理鲍里索夫公开表示,将减少在CR929项目中的参与度,一年后,俄方表示所有国际技术领导者,都已经停止了与中俄大飞机项目的合作,俄方也在考虑各种选项。于是,俄罗斯从CR929项目的研发合作伙伴,降级成为子系统的供应商。在俄罗斯退出该项目后,中方决定自主研发,CR929项目也变成了C929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退出该项目的理由,是因为中方继续获取世界各地的零件技术,但是俄方认为CR929不应该有西方的参与。而且俄罗斯方面认为PD-35发动机工程的拖沓,是因为资金不足,多次暗示中方加大投资补窟窿。但是对于这个项目,中方也有自己的考虑,在中方的坚持下,俄方终于没了耐心,中方只能自己单干。

虽然C929比C919更大更复杂,但是作为一款2014年就开始筹备的大飞机项目,到去年为止,也才进入初步设计阶段,实在是有些太慢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中俄“同床异梦”,这个项目没有顺着俄罗斯的心意来,俄罗斯本来就心不在焉。中俄在该项目上存在分歧,即便强行推进也是吃力不讨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C919研发成功,并顺利起飞,中国展示出了自己的航空工业实力。中国在航空展上亮出来的成果,已经说明中国在航空工业领域上已经赶上并超过了俄罗斯。就在4月份,中国商飞负责人表示C929已经处于“详细设计阶段”,第一架机身中段将在2027年之前交付,这表明C929项目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现在也就只有发动机的问题没有解决了。不过,在2月份,中方就已经向其他国家发出了发动机的合作邀请,如果俄罗斯现在还继续端着架子,可能就真的分不到一杯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有消息称,中国正在研发自己的宽体发动机,一旦中国成功自主研发发动机出世,俄罗斯还没有研发完成的发动机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不过,自主研发发动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今中俄各项领域合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俄罗斯方面有信心很快拿出成熟的发动机,中方也可以再给俄罗斯这个机会,为中俄合作添一把火。

不过,虽然俄罗斯能够为中国提供重要零部件,但是中方的自主研发不能停下,只有继续努力,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