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豆芽妈妈。

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颁奖现场,将其中一个奖项颁给了当时还在大学读书的学生洪战辉,他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

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
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坚信中自强。

20年前,“哥哥带着妹妹上学”的新闻事迹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尤其是他当选为当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后,更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

洪战辉就是颁奖词中的这个“孩子”,也是人们所感动和钦佩的励志男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孟子·告子下》里有一段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是对他前半生遭遇的最好注解。

他也身体力行践行着这句千古名言,尽管地位卑微、身处困境,但是只要心怀大志,对生活不卑不亢,最终都会战胜苦难,迎来幸福的曙光。

磨难不会使人裹足不前,反而是激励有志人前行的动力。

洪战辉的事迹当时感动和激励了很多人,也给了很多人精神力量、陪伴度过了那段艰难岁月。有人曾饱含热泪地给孩子讲述他的故事,也有很多人读过他的书,还在摘抄本上记下他的一句励志名言:苦难不是最重要的,战胜苦难才是最重要的。

这些平凡中折射出太阳光辉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即便是今天读来,也是让人泪目、感慨万千。

这个自强不息、在贫困中求学的男孩,如今20多年过去了,现状如何呢?让我们一起再读读他的故事,再次燃起对广阔生命和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母亲的一个决定,改变他一生的轨迹

故事的主人公洪战辉,1982年出生在河南周口一个贫困家庭里,他是家中的长子,除了爸爸妈妈,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虽然家境不富裕,但是一家五口生活得还算幸福。

直到1994年,在洪战辉12岁那年,家里的幸福和平静,被父亲的突发疾病彻底打破了。

不知为何,父亲在他12岁那年突发间歇性精神病,发病的时候大脑完全不受个人控制,家里的锅碗瓢盆不知道被砸碎过多少回。

不仅对物件如此,他还误伤家人,一次他发病严重,母亲在出门寻人帮忙时忘记家中刚学会走路的小女儿,等回来时发现早已被丈夫活活摔死。

这件事对全家造成极大的心理阴影,母亲一直郁郁寡欢,父亲不能劳作,母亲还要忙地里的农活,弟弟还小,这个时候,年仅12岁的洪战辉已经开始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

隔年,洪父从村口抱回来一个女弃婴,嘴里还念叨着“这是我的女儿”,洪战辉看到这个妹妹,一见如故,他认为这是死去的妹妹以另外一种方式回来了,他又惊又喜,还给这个妹妹取名为“洪趁趁”。

一家五口看似团圆了,实际上人心早已破碎。家中一系列的变故让洪母不堪重负,在1995年的一个清晨,她留下一锅刚蒸好的馒头,悄然离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病的父亲、年幼的弟弟妹妹,家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洪战辉的肩上,这一挑就是12年。

也许从那一刻开始,他被迫长大了。

洪战辉一天的时间分成八瓣都不够:要想方设法给正需要喝奶的妹妹找口粮,给妹妹煮粥、送到村里产妇家里,或者掏鸟蛋给妹妹熬汤;

自己一天来回要走6公里路程去上学,期间把妹妹交给亲戚看管,放学接回来;

计划着一日三餐,督促上小学的弟弟好好学习;

到了周末,还要忙地里的农活。

洪战辉的时间像海绵里的水,挤出每一滴计划着生活。除了以上,业余时间他还卖鸡蛋、卖冰棍,挣点生活补贴。

在生活上,他任劳任怨,担起了“长兄如父”的责任,对于邻里的帮忙,他一直感恩在心,有时间就会帮忙干活;

在学习上,他也一丝不敢懈怠,三年初中过后,中考成绩优异,他也收到了县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

洪战辉边打工边上学,维持家庭生计

从母亲离开后,洪战辉为了家庭生计,就一直处于“边打工边读书”的奔波状态中。

中考后的那个暑假,16岁的他顶着炎炎夏日,去周边城市没日没夜打工,一个暑假挣了700元。

上高中后,他也是一边读书一边琢磨着小生意,卖圆珠笔、卖蜡烛、卖英语磁带、卖袜子鞋垫,对于他的售卖行为,不知情的老师反感指责道:“你是来读书的,还是当小贩的?家庭再困难,挣钱的事也该由你父母去做,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

对于老师的不理解,他知道是用心良苦,并没有争辩什么。事后在回忆这段过往时,他说:没办法,自己要养家,还要读书,就得想办法挣钱!

对于当年自己的贩卖行为,他也不觉得有啥不妥的,认为:做再小的事,挣再少的钱,只要是努力得到的,一分一毫都值得自豪!

只要能上学,苦点累点对于洪战辉来说,算不了什么。然而,即便如此,也不能如愿。

高二那年,父亲的精神病再次发作,为了照顾生病的父亲,也为了筹集住院费用,他不得不向学校递交了退学申请。

在此期间,他一边收拾农田、一边照顾家人,还兼顾点小生意,一年时间挣了七八千块钱,不仅还了债,还为家里添置了一些日常用品和电器。

虽然可以靠打工挣来不菲的收入,但是他心中从未放弃过读书的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0年的时候,他重返高中校园,经过一番苦读,于2003年以490分的成绩考上了湖北怀化学院。

肩负重担,他带着妹妹奋斗求学

其实重新上高一的时候,洪战辉的弟弟因为不忍看到哥哥如此受累,已经擅自做主辍学外出打工;

而妹妹正值上小学的年纪,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带着妹妹读书,让妹妹在他的学校附近的小学上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上大学的时候,因为远在异乡,无法照顾家庭和妹妹,导致妹妹小小年纪居然就辍学了。

他得知后,于心不忍,于是带着妹妹一起上大学,让妹妹在他所在的学校附近一所小学做插班生。

当时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得知了他的家庭情况,都纷纷捐款,但是都被他拒绝了,他说:我不接受捐款,我觉得一个人自立、自强才是最重要的。这个社会还有很多人,比我更需要帮助。

事实上,洪战辉也一直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自强自立。他靠着敏锐的观察,瞅准商机,批发售卖电话卡,卖复读机、电子词典、化妆品等等,挣取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

唯一让他犹豫的特殊关照,他接受校领导给他们兄妹俩安排的一间宿舍,更方便照顾妹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为“名人”,走上人生另外一条道路

生活的天平似乎开始向洪战辉倾斜,苦难的日子过去了。

2004年,在外面漂泊多年的母亲深怀内疚,终于还是放心不下回家了;外出打工的弟弟也选择回家发展,一家人团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5年,洪战辉的事迹感动了万千中国人,200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他带着妹妹上学的励志故事也被传遍大街小巷。

一时之间,他从一个学生变成一个社会公众人物,经对他报道整合的书籍《中国男孩洪战辉》,两年内发行250多万册,他更是被全国各地受邀演讲多达150多场。

在巨大的荣誉面前,他没有失去本心,2006年从母校毕业后,又考上了中南大学本硕连读,5年后获得企业管理硕士学位。

期间,记录他12年人生经历的励志图书《当苦难成为人生的必修课》出版发行,给了很多人前行的力量。

2008年,他还被受邀成为奥运火炬手,成为湖南长沙段火炬传递使者。

与此同时,他也收获了爱情,找到了人生路上的伴侣,和一直默默关注和支持他的高中校友结为连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年后,如今现状令人感慨万千

其实,故事到这,已然皆大欢喜。

学业有成、家庭幸福,苦尽甘来的他可以顺风顺水的走下去。

因为出名,大专还没毕业时,很多企业就向他抛来橄榄枝,承诺丰厚的薪水、不错的房产,在优厚的待遇面前,他婉言谢绝了,而是回到自己的母校,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任教期间,他创立红心基金会,帮助那些家庭贫困的学子求学生活。

在那里工作5年后,他又辞职创办了一所职业学校,在里面担任校长,帮助那些青春期叛逆而导致没有上大学的孩子,能够开启另外一种人生可能。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感化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认为他们都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在学校的一面墙上写着他的愿望:把教育做纯粹,办一所纯净的学校。培养既有能力,又有德行,懂幸福、会感恩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哥哥的影响下,他的妹妹洪趁趁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2021年10月,在《再次见到你》节目中,洪战辉收到来自出嫁前妹妹的一份特殊礼物:一只千纸鹤和一件崭新的西服。

打开千纸鹤,是一封妹妹写给哥哥的信:

谢谢老大,让我看到了那么多的美好,让我变成了一个自信洒脱的人。
我身上所有的闪光点,都是你的影子。
这是我为你买的西服,你穿着它来送我出嫁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洪战辉又回到家乡河南,为这片生他育他的土地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帮助这里的贫穷孩子顺利完成学业,成立助学基金。

对于过往经历,他直言“不后悔”,他曾说过:苦难的经历并不是我们博得他人同情的资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他人撑把伞。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仍然孜孜不倦致力于伟大的教育事业,将自己奋斗的火炬传递给学生们。

祝福洪校长可以在他所热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帮助更多有需要的孩子。

也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那个内心坚强,始终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人,向阳而生、逐光而行!

读了洪校长的励志故事,你有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