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新能源车渗透率逐渐逼近50%,已凭实力与燃油车分庭抗礼。未来,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的命运将会怎么样?】

撰文|陈德军、编辑|禾 子

时光在2024年4月凝结,这是新能源汽车的高光时刻,渗透率再攀新高,几乎已与燃油车势均力敌。

4月份,全国乘用车生产198.8万辆,较2018年的历史同期高点高出1.8万辆,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国内零售渗透率为43.7%,较去年同期32%的渗透率提升11.7个百分点。对燃油车来说,其已使出浑身解数才勉强保住的50%防线。

因为在4月上半月,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其实已经超越了燃油车。王传福在3月的预言一度成真。4月1日至14日,新能源汽车零售26万辆,占比达到50.39%;厂商新能源车批发26.8万辆,占比50.1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0%更多的是象征意义,数字本身已经不很重要,接近或者突破,实际影响区别不大。总之,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已正式登上同一重量级的擂台。

新能源能否保持动力

此前,新能源汽车的突飞猛进,的确得益于连年的政策引导,这也使得中国在汽车和能源两个领域实现了战略突破。现在虽然补贴政策已寿终正寝,但新政层出,且更为精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4次提到新能源汽车,并在“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中明确“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2024-2026年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的通知》,目标直指当下新能源的路障——补能焦虑。

在多年政策红利之下,新能源行业不负期望,在技术上实现了打铁自身硬。如今,既便不考虑政策加持,新能源汽车也完全有实力和百年油车正面硬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具有先发优势,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发展上积累了丰富经验,部分技术在全球领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能源车的核心是电池、电机、电控技术。在这些方面,中国企业踊跃,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奇瑞鲲鹏超能混动、小鹏SEPA2.0扶摇全域智能进化架构、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和DM混动、长安的UNIBrain超脑中央计算平台,还有华为、理想等企业都在做的城市巡航技术布局,这些才是新能源车江湖地位的依仗。

与此同时,产业链趋于完善。经过多年的打磨、补充、迭代,新能源领域已经建立起了高效、全面的产业链。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注册量突破30万。截至2024年初,我国已拥有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92.68万家。

相比之下,燃油车企业则面临着痛苦的选择。以发动机为例,在实验室,大众、奔驰等大厂的发动机,可以实现50%的热效率,这对内燃机而言堪称登峰造极。而眼前,它们不得不以此挑战电动机90%左右的效率。如果放弃内燃机,则意味着巨额沉淀成本,甚至百年积淀付之东流,如果不放弃,内燃机似乎已经接近了理论极限,看不到太多的研发潜力。

曾经引以为傲的底盘技术,在城市和高速公路的平坦路况下,性能得不到充分体现,不同品牌没法对比鲜明,反倒是空气悬架更能彰显档次。

传统品牌壁垒不在,新能源创新不断。此消彼长之下,新能源车凸显出满满科研感,这足以吸引消费者用订单投票。

新能源挥舞价格屠刀

新能源车在静谧、动力,尤其是自动辅助驾驶上优势明显,而随着价格不断下探,“电比油低”帮助新能源汽车在车市长驱直入。

新能源的降价越来越猛,本来以为源起于2023年初的降价只是促销潮,不想此浪潮波澜起伏至今不息。就连相对坚挺的理想,也在4月推出了降价目录,旗下2024款理想L7参数图片)、L8、L9与MEGA采用全新价格体系,降价幅度在1.8万-3万元。虽然这和理想目前的销量压力有关,但从全行业看,大范围持续降价已成日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新能源源源不断的火力,燃油车却没有多少余粮。曾经风光一时的合资品牌,不得不收缩战线。雪佛兰迈锐宝将于11月停产,另外网传科鲁泽也将停产。要知道科鲁泽可是雪佛兰的销量担当。2023年,雪佛兰在华销量约16.9万辆,这其中约12万辆是科鲁泽,占比达到71%。

此消息尚有待证实。

此前,铃木、DS、三菱、讴歌等外资品牌皆已败走中国车市。燃油车在技术和价格上均显出疲惫,目前合资品牌普遍承受较大压力。

未来的必争之地

智能化是未来汽车的必争之地。

王传福认为,电车比油车更智能。这是电动汽车的先天优势。的确,就动力控制来说。电动机比内燃机的响应更均匀、更敏捷。这使得在城市巡航、自动泊车等方面,电动车都领先于燃油车。不过即便如此,新能源车距离L5级自动驾驶,也就是完全意义的自动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给燃油车留下了足够的翻盘时间,鹿死谁手尤未可知。

最新的迈腾B9以及途观L Pro,都配备了纯视觉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可以实现L2+级别的智能驾驶。其中包括封闭道路系统内点对点行驶、自动泊车功能等等。系统还可以识别红绿灯以及交通标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奔驰换代的C级、E级,可搭载由英伟达提供的L2+等级的智能驾驶功能。它们在德国本土的几条规定路线上,已经可以按照L3标准行驶。

在智能座舱方面,老牌燃油品牌毫不示弱。迈腾B9智能座舱的具体配置,比母型PASSAT B9有所提升,感观上的最大不同是副驾驶位置增加了一块独立的娱乐屏。途观L Pro,副驾驶位置同样增设一块娱乐屏。这些显然是回应了新能源的热门设计。在此领域,电动车确实具有先发优势,但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技术鸿沟,以燃油为基础的车辆,未必做不出更舒适的沙发和彩电。燃油界的反击已经开始。

点评

渗透率攀升,下一步就是保有量的提升。保有量势必带动配套的完善,也就是补能焦虑将会很快突破,从而返身促进电动车的销量。不过,新能源车江湖地位要巩固,还亟需提升安全等问题。而对于燃油车而言,当前的失利固然有多方面原因,但自身的迭代缓慢也是重要因素之一。相信痛定思痛,燃油车将在新能源的短板领域巩固阵地,并在智能领域与新能源车展开新的对决。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