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信目前2025考研小伙伴们正在努力备考,但还有不少小伙伴们可能还在纠结怎么选择目标院校,毕竟选择一个合适的院校关系着以后是否能成功上岸!

在确定院校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不同类型院校考研的难度,不同的学校、专业和地区之间的差异使得考研的难度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情况。一般大家会把考研难度分为几个等级,我们一起来看看你属于哪一难度级别~

考研难度等级划分

等级一:本地区、本院校、本专业考研

等级二:本地区、本专业、跨学校考研

等级三:本专业、跨地区、跨学校考研

等级四:本地区、本学校、跨专业考研

等级五:跨地区、跨专业、跨学校考研

等级一本地区、本院校、本专业

一般来说,考取本科院校的同时仍然选择考取本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在考研上占有一定的优势,这也是所有考研类型当中难度等级最低的一种类型。

对于这种类型的考生来说,比较容易拿到更多的考研资源,特别是专业课属于自命题的学校,专业课真题资料的获取更加方便,内容也更加可靠,还不用担心找不到本专业研究生的师兄师姐,甚至有的考生直接考取本科专业课任课老师的研究生,那么在复试阶段就会占有一定的优势。

等级二本地区、本专业、跨学校

相比于考本校的同学来说,跨学校可能会流失一定的院校资源,在获取资料、寻找师兄师姐以及把握老师研究方向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相对于第一等级的考生来说,难度稍大。

对于这种类型的考生来说,还是拥有一定的地域优势的,同一地区的院校难免会有人脉的交叉,在获取资源方面虽不如第一等级的考生那么轻而易举,但也不会一无所获。只要你愿意花费一定的精力,也是比较容易打听到本地区其他院校的考研信息的。

等级三本专业、跨地区、跨学校

相比于前两个等级的考生而言,这个等级难度居中,在对所报考的地区不甚熟悉的情况下,想通过人脉获取资源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信息的可靠性也难以保证。但是这类考生的备考优势在于专业课知识方面,比跨专业研考生了解更为深入。

这一等级考生其难度在于跨地区、跨学校的信息搜集和获取上。

等级四本地区、本学校、跨专业

和等级一相比,等级四最大的特点是跨专业。这一等级的考生所面临的主要难点在于跨专业。跨专业就意味着必须用一年的复习时间学习完别人本科四年的知识量。即使有地区和院校优势的加成,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一专业的考生来说难度依然不小。另外在信息的搜集和人脉方面跨考生也都缺少优势,特别是在复试中,老师会格外关注并考察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能力。

等级五跨地区、跨专业、跨学校

这类考生就是常说的“三跨考生”,难度系数最高的。对于这种类型的考生来说,不仅要受到跨地区的影响,而且还很难拿到目标院校的考试资源,更重要的是,连学的专业都是自己所不熟悉的。可以说这类考生面对的完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难度系数最高。

但不管你是处在第几等级,上岸都需要通过自身努力的备考,所以小编有以下几点要提醒一下大家:

1. 尽早准备:考研是一项需要长期准备的考试,建议尽早开始准备,留出足够的时间备考和复习。

2. 确定目标:在准备考研前,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包括要报考的学校、专业、考试科目等,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3. 熟悉考试内容:考研的考试内容包括政治、英语、数学和专业课,需要熟悉每门科目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考试要求,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4. 制定计划: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复习时间、复习内容、复习进度等,以便更好地管理时间和提高效率。

5. 多做题:考研需要大量的做题练习,通过做题可以加深对考试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答题能力和速度。

6. 注意心态:考研是一项长期的准备过程,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压力和焦虑。可以通过适当的休息、运动和娱乐来缓解压力。

7. 注意考试技巧:在考试中,需要注意考试技巧,如合理分配时间、认真审题、书写工整等,以便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8. 注意饮食和休息:在考试前和考试期间,需要注意饮食和休息,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以便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最后小编认为无论有怎样的难度,只要大家持之以恒,努力备考,相信大家最终都可以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