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分为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两个部分。约旦河西岸是巴勒斯坦最大的组成部分,面积约5884平方公里。在行政区划上,约旦河西岸分为八个省,名义上的首都是耶路撒冷,但耶路撒冷被以色列实际控制,巴勒斯坦实际首都为拉姆安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约旦河西岸面积约5884平方公里,只是纸面上的数据,巴勒斯坦拥有自治权的地区已经达不到这个面积。约旦河西岸很多地区已经被以色列蚕食,巴勒斯坦人聚居区也处在以色列控制之下,巴勒斯坦只是拥有自治权。那么以色列具体如何控制约旦河西岸呢?

第一,军事控制。二战后,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在以色列建国第二天,阿拉伯国家联合起来,发动了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获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在巴勒斯坦地区站稳了脚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时期,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埃及的西奈半岛。此后约旦河西岸和西奈半岛处在以色列的军事控制之下。

1978年,以色列、埃及和美国签署了戴维营协议,规定被以色列占领土地上的巴勒斯坦人获得了有限自治权。1979年,埃及和以色列签订埃以合约,1980年,以色列归还三分之二西奈半岛,1982年以色列归还另外三分之一西奈半岛。不过以色列依然军事控制约旦河西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3年,在挪威的撮合下,以色列和巴解组织签订了《奥斯陆协议》,在巴勒斯坦自治问题上达成了很多共识。协议还规定了约旦河西岸可以建设自己的武装力量,保障公共秩序和内部安全。但约旦河西岸的武装力量只有轻型武器,没有大炮,也没有空军,完全无法和周边的以色列军队相比。因此整个约旦河西岸,一直处在以色列军队的实际控制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建立定居点。从1967年开始,以色列不断在约旦河西岸的宜居地区建立以色列定居点,大量犹太人前往约旦河西岸定居。这些定居点分布在肥沃的约旦河谷,以及巴勒斯坦人城镇之间,几乎将巴勒斯坦人聚居区隔绝开来,导致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聚居区无法毗连,彼此交通需要通过以色列控制区。从地图上也可以看出,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聚居区已经不是一个整体,非常分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色列还在约旦河西岸建设隔离墙,将巴勒斯坦人聚居区和犹太人聚居区隔绝开来。这导致巴勒斯坦人聚居区就像是一座座孤岛,需要通过以色列控制的检查站才能彼此进行交通联系。通过这种方式,以色列蚕食了约旦河西岸大片土地,还加强了对巴勒斯坦人的控制。

第三,控制水源地。巴勒斯坦地区是一片气候干燥的地带,降水稀少,缺乏淡水资源。因此河流和湖泊对巴勒斯坦人来说极其重要,是维持生存的重要基础。巴勒斯坦地区的重要水源地主要是加利利海和约旦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加利利海面积约166平方公里,是以色列最大的湖泊。约旦河发源于叙利亚境内的的黑门山,向南流经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约旦,注入死海,全长360公里。约旦河是西岸地区的重要水源,但以色列实际控制了约旦河谷,掌控了约旦河的水源。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主要依赖以色列供水,这等于控制了约旦河西岸的生存命脉。综合这三个方面,可以说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的控制力很强,巴勒斯坦人只是拥有比较有限的自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