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着房贷住烂尾别样幸福,省下租金养老小实属无奈。”

2020年春节,云南昆明的陈艳春家张贴的竟然是一副“有家难回”的对联。

可是走进她家,“别样幸福城”4号地块的1栋1楼,才真切觉得她的遭遇比起春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是一处声名在外的烂尾楼,里里外外毫无城市小区住宅的模样,砖泥依然裸露在外面,房间无水无电。

因为连续几天的大雨,沙发早已被浸湿,床单和衣服都透着一股发臭的霉味。

令人意外的是,不只是陈艳春,“别样幸福城”里还住着其他34户居民。他们拉电线,自己装门窗,甚至是自己种蔬菜,一起垒灶煮大锅饭……

这到底怎么回事?业主们是故意与开发商进行对抗,还是无奈辛酸之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烂尾楼“别样幸福城”背后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房贷住的却是烂尾楼

2014年,“别样幸福城”在昆明是人尽皆知,预售时开盘的场面可谓是人声鼎沸,一户难抢。

这个楼盘位于昆明南的巫家坝CBD核心区,占地约390亩,旁边就是富人区春城海岸,又有轻轨1号线和2号线,直达昆明市中心只需半个小时。

让消费者心动的是,这个楼盘的开发商与旁边的富人区春城海岸,同属一家公司——云南佳达利。这是当时云南本土极具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从2007年起,佳达利就拿下昆明阳宗海西岸的1900多亩土地,先是高端的高尔夫地产项目春城海岸。

在这里建别墅和高尔夫球场,还有大型商场、写字楼、酒店及高端休闲会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个春城海岸楼盘一度被称为昆明宜居典范楼盘,也正是因为成功营运这座明星楼盘,达佳利在2013年一跃进入中国房地产500强企业之列。

而且别样幸福城规划区域大,总共5个地块41栋住宅楼,总户数4396户,还有市里有名的小学和幼儿园入驻。

再加上达佳利在老百姓认知里,算是一个建房效率高、交房快的房地产企业。就拿别样幸福城来说,4个地块一同在2013年底动工建设,约定于2015年建成交房。

谁不想住在依山傍水,又有达官显贵圈层的房子里呢?就冲这,达佳利在2013年新开发的“别样幸福城”项目开盘的消息一出,许多市民就蜂拥而至。

陈艳春就是其中一位。她20出头就和丈夫从老家出来,在昆明经营着两家过桥米线的小食品店。两人出身农村,起早贪黑地干,终于在城里扎下根来。

他俩在生下儿子的第二年买下了一套60平的房子。可是,儿子慢慢长大要上学,上学就得有学区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夫妻俩知道别样幸福城有名校配套,即便每平米高达8000多元,他们也咬牙决定把原先的房子卖了,加上手里存款来换一套大一些的学区房。

就这样,2014年,陈艳春35岁,她和丈夫付了一半的房款当首付,买下了幸福城4号地的6幢1106号房。

想着2015年底就能交房,于是夫妻俩卖房之后,又重新过起了租房的日子。

可是每次经过幸福城的时候,想着不久之后就能住进新房,陈艳春心里都是充满希望的。

然而,别样幸福城给业主带来的却不是幸福。这个楼盘当初有多风光,后来的实际情况就有多糟糕。

从2014年底,幸福城每天轰鸣的建筑工地变得悄无声息。刚开始,陈艳春还以为只是天气原因,或者只是短期停工罢了。

渐渐地,她听到不好的风声——达佳利没钱了,幸福城建不下去了。

这消息无疑是晴天霹雳,前半生的全部积蓄都押在这套心心念念的房子上,楼一旦烂尾了,钱就相当于打水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艳春又气又急。她不相信偌大一个房地产企业,怎么能说没钱就没钱了呢。

2015年底,幸福城没能如期交房,陈艳春便与数十位业主联名举报昆明佳达利房地产,希望讨一个说法。

可是与开发商掰扯几年下来,结局却令陈艳春感到无奈,却又无力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几经周转,业主更是把开发商告上了法庭。

业主们要拿回房子的主张事实清楚,条理清晰,相关的法律条款也非常明确,官司是业主们赢了。但是开发商资金链断裂,确实没有钱,也是不争的事实。

即便法院认定开发商有过错,让开发商按规定完工并且赔偿业主,也只是停留纸面上的判决罢了。这相当于给所有业主的头顶上浇下的一盆冰澈入骨的冷水。

期房变成烂尾楼,但与银行的借贷关系并不因此终止。所以像陈艳春这样的业主不但拿不到房子,每月仍然要负担并非小数目的房贷。

幸福城不幸福,带来的反而是无尽的烦恼和辛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业主自力更生共渡难关

然而陈艳春还是不甘心。

每隔一段时间,她和丈夫就到烂尾楼去看看,盼望着有一天能看到工地上的机器又恢复轰隆隆的工作场面,希望有一天他们还能拿到这里新房的钥匙。

然而,几位懂房地产的业主经过对佳达利房产公司的调查,发现靠开发商起死回生救幸福城,已是希望渺茫了。

位于昆明市如意大厦的佳达利公司,原本占着1到4楼的办公场所,如今已经人去楼空,只留四楼偏侧的一间小办公室还挂着公司招牌。

但是业主轮番前往,试图找到佳达利公司的董事长李留存当面商谈,争取属于自己的权益。

八九年下来,陈艳春他们分批蹲守,四处打听,也从未见过这位董事长的踪影。

一晃眼就到了2019年,陈艳春的米线店因为店铺周边这几年修路也一直遭到封挡,生意一落千丈。重新寻找店铺,铺租又是一笔巨大支出。

想想自从幸福城的房子无法交付,他们就一直都是租房子住,现在生意又不好做,陈艳春家的日子可谓是捉襟见肘,她更加着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份,她与几位业主再次从工地的铁皮洞里钻进去看他们的“房子”。顺着建筑楼梯,他们爬进房间,只有简单的钢筋水泥结构,没有任何门窗和水管电线。

但同行的一位业主是干装修的,他环顾四周,非常无奈地说:“哎,实在没办法,要不就花个五六千块钱,简单装个窗子门口住进来算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陈艳春想想自己如今的经济状况,要是简单装修能住进来也不失一种减少开支的做法。

于是她回家便和丈夫合计,两人找了个简易的滑轮吊机,把装修店铺剩下的涂料和门窗硬是运了上来,打算简单装修直接住烂尾楼。

他家的这一举动很快引来了其他业主们的注意。出于同病相怜的同情心,一位购买一楼的业主唐飞主动让陈艳春一家在“他家”住下。

“你们家在11楼,什么都要自己运上去,太不方便了,不如先住我家一楼的房子吧。”

唐飞还热心地给陈艳春支招:“一楼有建筑工棚,那里有水龙头,有电线,你们找人接进来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艳春深以为然,正要按照热心邻居的提议执行的时候,幸福城保安有一天却把工地周围的门都锁上不让进了。保安头头跟她说:“房子没交,不能住进来。”

双方一时间争执不下,陈艳春气得直接拿石头砸锁,一边砸一边痛哭流涕:

“你以为我们没脸没皮愿意住这里,那是没办法,你们老板不给我们造房子,我们都要住到大街上了。”

保安也知道业主们的难处,加上开发商一直也没有人出面解决问题,于是他们也就睁只眼闭只眼,让陈艳春住了进来。

然而,等真正住进来了,陈艳春才深感不易。她住进了邻居家的一栋一楼的房子,空了六七年的建筑工地,耸立在眼前,就像一块黑漆漆的石碑,让人感到压抑和恐惧。

屋里虽然有沙发、桌子和床这样简单的家具,但却没有电,后来丈夫从工棚简单地拉进来一条电线,装了一盏生活必须要用的灯,就没法再装其他的家用电器。

一到晚上,如果丈夫要守店不能一起回来,陈艳春就只能窝在床上玩手机。蚊子从各个角落冒出来到处都是,蚊香不管用,要想睡着,只能每张床上挂上蚊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恐怖的是,这里荒废太久,野狗野猫们早就在这占山为王,陈艳春晚上回来,就算旁边有丈夫陪着,听着十几条野狗同时朝她叫,也是腿肚子发软。

到了深夜,动物们到处乱窜,无家可归的拾荒者进进出出的声音,都会格外清晰地传到陈艳春耳朵里。

上初中的儿子面对这样的情景,也是宁愿待在学校宿舍也不敢回家。

陈艳春住进去的时候正值雨季。当年6月到7月就下了5场暴雨。

烂尾楼毫无防水和遮挡,雨水顺着墙面不断流进屋里,门前积水常常一夜之间就变得像大海一样。

她只能用各种水桶和脸盆装水,一盆一盆地往外面倒,但是积水还是倒灌进了一楼,陈艳春家变得非常潮湿,新买的沙发和床还不够两个月,就已经发霉泡烂了。

那段时间,空气中泥土的气息、潮湿的环境、突然而来的电闪雷鸣,夹杂着工地上混凝土搅拌机散发出的水泥味,让陈艳春感到惶恐不安和心烦意乱。

为此丈夫无数次和她抱怨争吵,宁愿去租简陋的民房,也好过像个乞丐一样住在这里。可是陈艳春住进来之后,心里渐渐变成一种堂吉诃德式的抗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她不知道这种抗议最终能否有效地解决他们的困境。可是别样幸福城是她当初抱着极大愿景买的房子,陈艳春执拗地想要有一个好结果。

她每天在业主群里“晒”住烂尾楼的日常。起先,很多人都不相信陈艳春能真的住下来,直到在群里看到她真的坚持两个月后,群里开始有不一样的声音。

先是有十几位业主因为好奇,纷纷去探望陈艳春,后来发现情况是真的,便打心底佩服陈艳春,常常给她施以援手。

比如帮着检查门窗隐患,搭建简易的木板隔断,安装防护铁窗等等。

后来有些业主因为疫情没有工作收入,便也打算像陈艳春一样住进来。当时在网上也有一种生活方式挺火的,那就是“住毛坯房”。

这让一些低楼层的业主看到了希望。他们发现其实简单装修,也不是不能住人,于是陆陆续续有人搬了进来。幸福城渐渐地变得热闹起来。

这种热闹带着一种畸形的无奈。“入住”的业主想要好好“装修”,可是又怕中途有变故,装修到时就会打了水漂,便只能按照维持基本生活条件来简单装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市吉普赛生活能否结束

然而在城市里过日子,又不是荒野求生,哪能真的就随随便便将就呢?

到2020年底,住进幸福城烂尾楼的业主已经有51户了,他们建了群,起名“共甘共苦一家人”,与他们在幸福城的生活非常贴切。

陈艳春是第一个入住的业主,她经验比较丰富,而且得知有越来越多人加入,也特别开心。

她不仅把做餐馆的锅碗瓢盆贡献出来,还打扫出两三间工棚,带着大家在这搭伙做饭。

为了节省开支,他们平均每人每天伙食费控制在5元钱,一天总共不超过200元。

大家分工协作,一起砌砖灶,捡工地上留下来的废旧木板当柴烧,集资装修简易的公共澡堂和厕所。

许多没进来的业主也在背后默默支持入住的业主们。

经常有人送油送米送家具,还有热心的业主免费带人给大家修楼梯、铺电线。入住的业主们对这些善举都用专门的本子登记下来。

住进来的业主很多都是失业人士,疫情期间一时难找到新工作,但也没闲着。

他们看到房子后面有片空地,便开始翻地松土,种上了芹菜、香葱、韭菜和茄子,好几种日常的蔬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菜地怎能没有养殖呢?后来业主们又开始在菜地边上搭起笼子,他们在这里养起了鸡鸭鹅。一个多月下来,业主们竟然养了三十多只家禽。

有位刘大妈养鸡最厉害,她专门收集大家吃剩下的饭和摘剩的菜叶子回来喂鸡。

所以她养的鸡成活率高,一度保持在50多只的出栏率,几乎能保证一天给大家杀一只鸡打牙祭。

业主们的“群居生活”似乎在渐入佳境。

每天吃饭的时候大家都聚在一起,晚饭后大家坐在“小广场”前打打牌,小孩在沙堆上玩,人们帮着一起浇地养鸡,这里也有了欢笑声。

后来为了大家安全,业主们还自发组建保安队。

十位男士一队,他们戴着头盔,还买了防暴棍,在有入住居民的区域里走一走。而且每天晚上10点和12点各巡逻两次,确保大家安全。

“自从有了保安队,我们这里野狗没有了,拾荒人也去别的地方,终于睡了安稳觉。”

陈艳春一度很满意小区的现状,“大家互帮互助,小区越来越有家的感觉,这么住着也不错。”

然而,像陈艳春这种自以为“不错”的感觉是转瞬即逝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天,大家像往常一样,吃完晚饭聚集在一起打牌聊天。这时住在2栋的一个小女孩,指着对面的高楼大厦,问妈妈:

“妈妈,为什么他们家的灯那么明亮,我们家就没有呢?”

大家顺着小女孩手指的方向,看着对面五彩缤纷的万家灯火,都沉默了。

是啊,别人那才是正常的城市生活,咱们这算什么呀?这种城市吉普赛人的生活,什么时候才到头呢?

值得庆幸的是,50多户业主强势入住烂尾楼的事,被昆明乃至全国的多家媒体报道。这里辛酸的故事在被大众知晓的同时,也引来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

先是这里突然有了50多户居民,街道办和派出所不得不重视这一带的治安管理和社区人员管理,但是因为并不是正常程序交付的小区,各方面管理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和困难。

再者 ,最大的问题是,幸福城当时还属于未建成的烂尾楼建筑,没有经过检测和验收,能否适合居住都未可知,这么多居民在里面生活,安全隐患始终存在。

然而这些所有问题的根源还是由谁来接手管理烂尾楼,幸福城所属的官渡区政府,最终决定坚决为幸福城的业主妥善解决住房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他们约谈幸福城的开发商公司,可是佳达利公司情况非常糟糕。

虽然还没有宣布破产,但2015年7月以来,佳达利被法院列入失信名单111次,法人李留存被限制高消费200次。

在法律诉讼方面,这家公司曾因合同纠纷被他人或公司起诉657次,其中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222起。

其中的债务关系复杂混乱,佳达利短时间内很难理清债务,重新开张了。

佳达利无法迅速复工复产,已经住进幸福城的居民又不愿意搬出来,官渡区政府一度陷入了调解困境。

后来他们决定跳出佳达利的债务乱局,只针对这家公司烂尾的幸福城进行处理。

在烂尾楼附近的巫家巷找了栋楼,生活困难的业主只要给关上街道办写份申请即可入住。如果不想住巫家巷,相关部门可出面协调让业主申请廉租房或公租房。

另外,由政府出面,主动与有资金实力的2021年昆明市官房集团协商沟通,让这家集团从佳达利手上将幸福城的工程接过来,继续建设完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相关部门不懈地努力,终于促成了官房集团的收购幸福城工程,也劝离了住在烂尾楼里的居民们,妥善安置幸福城的业主,做好工程复工的前期铺垫工作。

2021年初,小区周边重新建起了施工围墙,新的开发商的施工方重新进驻这栋搁置近9年的烂尾楼,建筑工地特有的轰鸣声在这里再次响起。

同年10月底,别样幸福城四号地块的复工续建终于竣工,没过多久新房钥匙便交到业主手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交房领钥匙的那天,小区的业主们自发地燃放了长达十多分钟的鞭炮。

既是庆祝能够住进期待已久的幸福的家,也为了纪念那段窝在烂尾楼里共甘共苦熬着的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房地产行业如何发展,老百姓为每一套房子付出的都是自己辛勤劳作攒下的积蓄,寄予的都是一个个幸福的梦想。

梦想虽然朴实,但不应被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