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或许又是一个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故事。在年轻人的水果自由的清单里,榴莲和车厘子一样都是标志性的水果。最近榴莲降级的消息,让年轻人离榴莲自由似乎更近了一步。

“榴莲一斤跌破10元 ”“广西榴莲100元5个”……进入采摘旺季的榴莲,在今年开始了大幅的降价。谁能想到,曾经让部分消费者高不可攀的榴莲,如今却因低价而备受关注。

与榴莲的情况相似,进入春季以来,高价水果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根据央视财经报道,4月份以来,芒果、菠萝、西瓜、甜瓜、樱桃等时令鲜果上市量增加,同时,苹果、梨等大宗水果清库存力度加大,水果市场总体供给充足,价格持平略降。4月份,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6种水果批发均价为每公斤7.32元,环比下降0.9%,同比下降7.3%。

降价让消费者受益。如果这样的现象接连出现,对于相关的产业上下游不同环节的从业者来说,可能未必都是好消息。

曾经大火的美食降价了,这两年有很多这种例子。小龙虾、大闸蟹都曾经红遍全国、火爆全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受众广、价格不菲而且有网红效应。但是近一年的市场行情显示,这两大国民网红级别的食材价格已经大跳水。

去年冬天,有媒体在三亚海鲜市场走访发现,大闸蟹的零售价可以到7元一只,卖家直言,已经是历史最低点。最近要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根据湖北潜江小龙虾交易平台“虾谷360”数据显示,从3月底至今,各个规格的青、红小龙虾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从3月24日到5月7日,湖北潜江小青虾各个规格的价格平均降幅达到了60%;对比4月初,湖南长沙水渡河、马王堆等海鲜水产市场小龙虾整体价格下降了约30%至50%。

这些国民网红级别的食材价格波动,往往是供给和需求两端交替推动的结果。不过,当我们将视野放大至整个产业链的时候,却也可以发现,在食材产业链变革与迭代的推动下,在需求与供应的持续助推下,长期持续的价格下降,将成为备受市场欢迎的食材们,无法逃脱的宿命。

高价水果背后的全球产业链变革

虽然消费者们欢呼雀跃榴莲价格的下降,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短时的波动不过是季节性的。

据盒马榴莲采购弘善介绍,相比去年,今年榴莲的产季和行情是正常的。去年榴莲产季比较早,“五一”消费高峰后出现了一段时间的断档,导致榴莲价格直线飙升。今年的产地出货量大且稳定,盒马刚上市的泰国金枕榴莲售价为25.9元/500g,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3%左右。并且越南干尧榴莲也下调了价格,相比“五一”节前下降了15%。

在他看来,这次降价是阶段性的。现在的大规模降价,主要是因为产地出货量到达了高峰期,预计国内时间5月中旬后,随着泰国金枕到货量减少,行情会有所上涨。

供给的改善或许是这一轮榴莲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

“这几年榴莲价格的下降,主要是因为国内供应量越来越大。”据本来生活水果买手王宝中介绍,过去的线下销售模式中,榴莲要经过通关、运输到广东、再通过物流网发往全国各地,然后再从批发市场进入线下门店,仅这一过程就需要耗费一到两周的时间。

而随着如今水果销售逐渐转移到了线上,这个过程被极大的缩短了。经由云南进口的榴莲会直接装车,运往全国各地,或者从泰国出发,直接运至广州或者上海港,整个过程仅需一周时间。并且很多榴莲在运输过程中就已经被卖掉了,流通时间极大的缩短了。

同时,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榴莲的供应链也越发完善。

以盒马为例,为了控制榴莲的品质,盒马在泰国建立了直采基地,能够更好地管理榴莲的采收时间,以便更好地控制榴莲的熟度、品相;此外,由于国内消费者对于榴莲品种、品质和口感升级都有一定诉求,盒马从去年开始,尝试了空运泰国鲜猫山王、鲜黑刺的国内首发,以及越南干尧、越南金枕和菲律宾普雅榴莲的售卖,实现了全年鲜果榴莲的持续供应。

与此同时,榴莲的逐步平价化,使其应用场景也更加丰富。除了作为水果直接售卖,榴莲还可以成为蛋糕、冰激凌、披萨等日常食品的配料。

从高价水果走向平价食材的,不仅仅是榴莲。近几年里,曾经被视为消费能力衡量标准的车厘子,价格也在逐步走低。

早在2000年初开始,我国开始从美国进口车厘子。这种个大、饱满、汁水丰盈且风味独特的樱桃品种(注:车厘子是樱桃的一种,英文名为cherries,中文名为音译),一经引入,便受到了市场的普遍欢迎。

2008年,中国和智利双方签署了《关于智利樱桃、李子输华检疫议定书》,智利车厘子正式进入了国内。并且,由于智利位于南半球,反季节生产出来的车厘子恰好占据了我国春节期间的市场,而且由于智利车厘子的产量和价格都要低于美国,智利逐渐成为了我国最重要车厘子进口地区。

从每年的10月开始,智利车厘子尚未实现大规模成熟,少量的智利车厘子会通过航空运输到国内,价格也相对较高。12月到1月期间,大批成熟的智利车厘子则经过30天左右的海运,进入中国市场。从此,质优价廉的智利车厘子,便成为了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明星水果之一。

市场经过数年的发展培育,车厘子逐步成为了国内高价水果的代表之一,也将中国市场成为了世界最大的车厘子进口国。据GlobalTrade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内地进口车厘子全球占比41%,中国香港11%,中国台湾1.8%,中国成为全球进口车厘子最多的国家。而到了2023年,中国的车厘子进口量更是达到了34.7万吨,进口额达到了185.7亿元。

2023年11月底,智利车厘子委员会经理克劳迪娅·索莱尔(Claudia Soler)称,2023-2024车厘子季,智利出口的车厘子88%运往中国,其次是美国(7%)和巴西(1%),63%是空运。

不过,当我们拉长时间线,随着车厘子从曾经的高不可攀,到如今进入寻常百姓家,其背后也离不开整个产业链的迭代和变革。

据王宝中回忆,最初美国、澳洲和新西兰的车厘子种植水平最高,但成本也高,再加上采用空运运输,因此价格十分高昂。而对于与中国直线距离接近2万公里的智利来说,空运成本则更加昂贵,即便种植成本低廉,也很难卖得比美国、澳洲和新西兰的车厘子便宜。如此看来,只有依赖船运,而随着船运能力的提升,将智利至中国的海运时间从曾经的45天降至如今的30天。再加上美国车厘子种植和采后处理技术的加持,才成就了智利车厘子如今的市场地位。

除了种植、物流技术的迭代,让车厘子价格持续下降的,还有种植面积的大幅增加。随着中国消费者对车厘子的需求高涨,大量嗅到商机的中国商人开始前往智利种植车厘子。而随着中国种植商与智利本土种植商的激烈竞争,当地的种植面积在逐步扩张。智利车厘子产业从种植、加工到出口的整个产业链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提高了整体供应量的同时,也逐步降低了车厘子的价格。

警惕劣币驱逐良币

车厘子平民化的发展轨迹其实对于整个水果行业有借鉴意义。那就是根据需求的增长来向上游延伸,通过优化增加供给来保持稳定。在榴莲行业也是如此。面对如此巨大的经济效益,国内的种植者也一直紧随其后。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海南榴莲的种植面积已经接近4万亩,未来将有更多的国产榴莲进入市场。

但海南榴莲想要抢占这块市场,仍然有着漫长的路要走。

据王宝中介绍,作为国内最早开始种植榴莲的地区,海南的榴莲品种大部分都与马来西亚的猫山王或泰国的金枕相同。但是由于气候条件不足,且种植技术仍有待提高,因此其口感和质量较东南亚榴莲仍有较大差距。

即便如此,但站在促进行业成熟的角度,更加多元的生产供应,仍然是个好消息。

不仅仅是榴莲,从曾经风靡全国的脐橙、芒果,到头顶健康营养标签的牛油果,再到明星水果车厘子,各个知名品类中都有着国内种植者的身影。

另一方面,水果的国内相关品种的种植现状仍然呈现着“小、散、乱、差”的状态。

据王宝中观察,由于国内的种植者大都以家庭为单位,且均为自由种植。在这个以大量小散户为主体的市场,很容易出现因市场波动而导致的无序竞争和混乱种植。因此,国内的水果种植产业亟待进行全行业范围的产业升级。

以被称为葡萄界爱马仕的阳光玫瑰为例,在最初引入国内时,这种硬度好且甜度极高的葡萄售价一度达到了200多元一斤。随着消费端的火爆,种植端开始迅速跟进。

根据云果产业大脑发布的《2022 年中国阳光玫瑰葡萄产业数据分析报告》,2016 年全国阳光玫瑰的种植面积 10.01 万亩,而到了 2021 年,种植面积则达到了31.21 万亩,五年增幅高达 211.79%。即便如此,专家还是认为上述种植数据还是保守了。中国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专家王海波曾表示,据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20 年全国阳光玫瑰葡萄种植面积已达 80 万亩,预计到 2022 年突破 100 万亩。

供应量的快速加大,让阳光玫瑰售价一路走低。据王宝中回忆,到2021年,就有部分地区为了快速销货,将报价压至8元/斤。“葡萄的销售标准低,很多农民为了追求利润蜂拥而至,导致整体的市场行情都在下行,劣币驱逐了良币,严重透支了市场。”

阳光玫瑰之所以昂贵,是因为该品种对于株型、串型、单株克重、甜度都是有指标要求的。但是很多小农户无法满足规范化种植要求,他们只希望种出来的产品长得像阳光玫瑰就行了,由此导致大量参差不齐的阳光玫瑰涌入市场,价格也从10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破坏了一个高档水果品牌原有的口碑和市场。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同样的故事也曾发生在赣南脐橙身上。

作为一个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便引入中国,一度名满全国的初代知名水果品种,赣南脐橙产业从零散种植发展到百亿元产业集群,带动100多万人脱贫增收,成为全国产业扶贫典范。

但是由于种植机制不够成熟,农民种橙子往往只管浇水施肥,其他都不管,纯属靠天吃饭。一旦脐橙市场价低于1.5元/斤,普通种植户就立马不管了。

一系列隐患在2012年黄龙病暴发过程中集中显现。柑橘“黄龙病”又称黄梢病、黄枯病,属于细菌性病害,被称为柑橘树的“癌症”。由于大面积的感染,很多农民选择放弃果树外出打工,而病害又由于缺乏管理,而造成了更大面积的传染。

为了遏制病害的发展,赣南市开展了统一的砍除病株行动。有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5年,赣南主管部门一共砍了近6000万株(疑似)黄龙病树,种植面积从2012的178万亩锐减了一半。随后由于产量下降,致使行情上扬,才让产业逐步恢复。

而回望如今的市场,车厘子产业链的成熟和火热,却也从另一个角度反衬了国内樱桃行业与国外种植标准的差距。

除了大连和山东两大知名樱桃产区以外,陕西、甘肃、宁夏、四川、河南等地均在进行大规模的樱桃种植。据王宝中估算,国产樱桃的种植面积正在以每年10%到20%的速度增长。

虽然种植面积在持续增长,但种植品种普遍还聚焦于传统的美早、红灯等品种,如科迪亚、桑缇娜等新品种占比仍然较少。

在王宝中看来,国内樱桃在品种改良上、种植规模、种植体量、采后处理上仍有待逐步升级。未来的五到十年,市场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走到了产业升级的路口

虽然问题重重,但是从业20余年的经验让王宝中意识到,未来的5~10年里,整个水果种植市场应该会开始大部分的升级动作。“其实,卷也不能说完全是坏事。卷恰恰是市场转型升级之前的积累表现。”

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力人口将大幅度下降。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及规模分别在2010、2013年见顶,随后进入快速下滑阶段,2010-2022年15-64岁人口规模从10亿降至9.6亿人,占比从74.5%降至68.2%。根据育娲人口《中国人口预测报告》显示,2050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到59.1%,2100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到44.3%。

这意味着零散的种植户数量将大幅减少。种地的人减少了,大型种植企业也便有机会承包零散的土地,为实现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基础。

“这就是市场的自我改造能力。”在王宝中看来,在国家进行政策性调控和协会的引导后,下一步则需要种植业者在市场发展中不断优化升级。毕竟没有品质保障,就没有品牌。

2022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有关专项实施方案》。《方案》中特别提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强化标准引领,推进科技创新,突出品牌打造,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业知名品牌,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农业品牌打造实施方案(2022—2025年)》中提出,到2025年,重点培育300个精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带动1000个核心企业品牌,3000个优质农产品品牌。

这也是农业3.0时代,所必然将要面对的变化。

农业的1.0时代是指 ,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小农经济。2.0时代是指,以及机械化生产为主、适度经营的“种植大户”。如今的农业3.0时代,是以互联网和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时代。微电子和软件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在农资流通、育种育苗、植物栽种管理、土壤及环境管理、农业技术服务等多个方面实施程序化和互联网的参与。

本来生活选择用“买手制”代替传统采购模式。据王宝中介绍,仅柑橘一个品类,就需要采购人员将我国的三大柑橘产业带摸排清楚,了解各产区生产的品种、特点、销售周期、种植成本,并且还需要摸清果园的管理水平、用药情况、土壤情况、当地的销售行情等细节,方才能真正算得上摸清了种植端的情况。

在如今注重体验式消费的市场环境下,即便是明星水果,也同样面临着质价比的考验,太便宜与太贵的产品所服务的市场都比较受限。我们正身处于一次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全产业链变革。而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需要做出改变,才能够与时代同频共振。

在如今注重体验式消费的市场环境下,即便是明星水果,也同样面临着质价比的考验,太便宜与太贵的产品所能覆盖的市场都比较受限。榴莲的这一次降价,如果能够带动水果更多细分市场进行产业升级,让更多的高价水果平民化,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确实是时代的福音。(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谢璇,编辑|房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