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沸沸扬扬的“狂飙兄弟”狂飙连云港海鲜市场鬼秤一事,随着当地市监局和派出所的介入,暂告一段落。

相信在全国网友关注下,这起影响极其恶劣的事件,处理结果不会烂尾。也不应该烂尾。毕竟,这是事关连云港这座城市脸面的一件事。我们就耐心等待当地的最终调查结果吧。

连云港市海鲜市场商户使用鬼秤一事虽说按下不表了,但由此引发的一个问题却很值得我们思考。这就是,如今的打假为什么总要靠一些自媒体博主?难道当地监管有责的市监部门就发现不了吗?

诚然,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会使众多不法商贩的不法行为无处遁形。但,这种总依靠自媒体曝光的方式,真的妥当吗?本该监管此事的有关部门,却依靠自媒体博主的投诉和举报来办案,他们的脸不红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人都能看到的问题,为何监管部门发现不了?天天都存在的问题,为何监管部门无动于衷?为什么每次在自媒体曝光之前,监管部门总是对这些不法行为听之任之?究竟是监管部门监管不力,还是故意对这种不法行为放水,让人费解。

不被曝光动也不动,一被曝光就立马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这些部门的人员难道都是懒驴子驾辕——不打不走?

干工作靠推着走的危害显而易见。若总靠自媒体曝光,就好似干工作都靠外力“推”,这相当于把原本属于自己的职责交出去了。如此一来,势必会让公众认为这不是真心实意为民办事,而是被逼出来的。

长此以往,只会让本就脆弱的公信力更加受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很多自媒体曝光的视频里,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很多地方缺斤短两现象存在已久,并且还呈泛滥之势,这就说明,这些需要打假的问题一直都摆在那里。自媒体博主能看得见,有关部门为何“看不到”?

“眼盲”产生的主要症结究竟在哪?对于这些问题,希望包括此次引发舆情的连云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内的有关部门都深思一层、都深挖一尺。

或许有市监局的同志会辩解,我们办的都是大案、要案,缺斤短两属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可否认,在这个造假猖獗的年代里,市监局的同志是很辛苦。但我认为,老百姓的事无小事,凡是涉及民生的事都是大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其位就要谋其事,否则就是尸位素餐,沐猴而冠,这种不做事白吃饭,光领薪水,无所作为的行为令人不齿。

若作为监管主要部门的人都对缺斤短两这种不法行为视而不见,那老百姓又怎么指望你们能办好大案要案?

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你们所谓的大案,难道就是去办老农卖了14块钱的芹菜而要罚款10万元的案件?还是闲着无聊去查一查小卖部有没有出售创可贴的问题?

每天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缺斤短两的事不上心,荒唐的事却一查一大堆,让人无语。

打假不应该总靠自媒体,解民忧更不能只靠推着走啊。否则,就是这个社会的悲哀。治本浚源。增强问题意识的前提,是离不开对自己肩上责任的清醒认识。

懒政、惰政的思想,不可取,真的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