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费,你放心,你老了有我呢,我去东营开意大利餐厅,为你养老。”当费叔帮爱人延姐忙完一天的生意静坐窗前时,他时常会记起十多年前的那温馨一幕,记起继女特特从背后抱着他,头依靠在他的肩膀上说过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12日母亲节,延姐收到好朋友送来的康乃馨,喜极而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费叔和延姐把特特的照片摆在了咖啡厅比较显眼的位置。

费叔是意大利人,名叫费德里科(Federico),费叔是中国朋友对他的昵称。延姐是特特的母亲董延(昵称延姐),两人根据特特的遗愿在东营市区开了一家意大利餐厅,他们的故事和精心料理的意大利美食吸引越来越多人关注。

20多年前,延姐带着特特来到万里之外的意大利,结识了费叔,两人一见钟情。费叔从小就是孤儿,缺少家庭的关爱。延姐带着特特和费叔组建了新的家庭,费叔16岁开始做厨师,延姐是服装设计师,俩人都有一技之长,费叔特别疼爱特特,一家人的日子十分惬意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东营鲁班公寓美食街,费叔和延姐吃着小饼卷羊肉串,享受着夜晚的美好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东营鲁班公寓美食街,费叔说这里的羊肉串太好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东营市图书馆一楼的啡书咖啡厅,费叔和延姐忙碌了一天后,享受着属于他们自己的轻松与惬意。

“受费叔的影响,特特也要学做意大利美食。她是个非常要强的孩子,她从学徒开始一点点地做起。”延姐说,特特在意大利学会了披萨、咖啡、意大利面等很多西餐的做法。特特有一位东营的网友,两人聊得很投机,每天能聊10多个小时。到东营开餐厅成了特特的梦想。

特特买好了2014年6月8日飞往东营的机票。然而,就在飞机起飞的前5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将特特的梦想和她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年,那年她25岁。 白发人送黑发人,费叔食欲减退,体重在两个月里从97公斤下降到62公斤。连续好几年,延姐一直沉浸在失去女儿的痛苦中,精神抑郁,长期服药。费叔又检查出肿瘤中晚期。庆幸的是,费叔的手术很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要有人投来目光,费叔都会非常热情地跟每一个人打招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东营体育公园,费叔和延姐跟着大家一起跳广场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饭后,费叔和小朋友们在公园踢足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费叔像抱婴儿似的抱着邻居家的小狗,小狗也很喜欢和费叔一起玩。

费叔说:“特特没有我的血,但她是我的心,现在是,以后也是。”费叔向延姐提出要到东营去,去开意大利餐厅,因为那里有女儿的梦想,也是离女儿的心最近的地方。

2019年的春天,夫妻俩坐上了飞往中国的飞机,费叔离开了自己生活了57年的意大利里米尼,来到黄河入海的城市。此时延姐已经在意大利生活了近20年,刚到东营的时候有一些不适应。费叔则是充满了好奇,费叔一直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延姐说:“费叔很喜欢李小龙,从小就看中国功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延姐说她认识费叔前,费叔已经会使用筷子了。这家兰州面馆是费叔的最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费叔跟着他的好朋友曲曲老师学写毛笔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东营市图书馆一楼,费叔和小朋友们一起参加陶艺体验课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费叔干活利索,帮延姐打理得咖啡厅很干净。

2019年9月,纪念他们女儿特特的“念·特意意式美食”餐厅在东营开业了。因为料理货真价实、口味正宗,许多人专程过来品尝,获知他们的故事后,在网上写下大段大段的点评,帮他们推广。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来自市民网友的关心支持滋养抚慰着这对失独夫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13日是特特的生日,费叔拿出手机看当年他和特特的合影。

家住淄博张店的一位意大利留学生璐璐,从网上关注到费叔和延姐的故事后,专门到东营品尝正宗的意大利美食,后来还认了费叔延姐做“干爸”“干妈”。

现在,费叔和延姐不仅有“干女儿”,还有“干儿子”。曾经抑郁很久的延姐,脸上的笑容也逐渐多了起来。

2021年,费叔和延姐年近花甲,精力难以维持餐厅的正常经营,将餐厅转让给了认同他们品牌和理念的经营者,费叔也将食物制作方法手把手地教给了对方。

2022年8月,费叔满60周岁,他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老年证”,坐公交、逛景点都免费。这是东营第一次为外国友人办理“老年证”,费叔感慨地说:“我想不是我们选择了东营,而是东营的开放、包容和温暖接纳了我们。”费叔延姐在东营市图书馆的一楼咖啡厅为读者提供着“咖啡与书”及中意文化交流的惬意空间。费叔常说:“我爱东营,因为这是充满爱的土地,我会继续留在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费叔和延姐在东营明潭公园的小路散步,暖暖的阳光照在他们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夜晚,费叔和延姐静静地坐在公园长凳上。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任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