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之所以纷繁复杂,就是因为台湾岛内政坛的背后有美国和日本的黑手。美国通过政治、经济手段强行介入台湾政坛。而日本则是以文化、舆论等手段渗透进入台湾社会之中,台湾岛内的媚日之风大行其道与此有直接关系。近期台湾海峡战云密布,局势一触即发。而岛内却异常的平静,社会上依旧歌舞升平,似乎没有人在为局势担心。而日本“产经新闻”台北分部长矢板明夫甚至狂言:“台海不会开战,军演的宣传目的大于军事目的”。为此,美国共和党前亚太区主席方恩格驳斥称:“在这个时候低估解放军的决心是很危险的。”美国人在台湾公开驳斥日本人还真的十分少见,其具体的情形如何,且待我慢慢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矢板明夫

矢板明夫的发迹史

矢板明夫的祖籍是日本栃木县矢板市,但他却出生于1972年的我国天津市。1987年,15岁的矢板明夫才回到了日本。这样的生活背景就注定矢板明夫不仅是一个中国通,更是一个接受过大陆教育,汉语比日语还流利的日本人。高中毕业后,他进入了庆应义塾大学,这是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所创立的私人大学,在日本拥有很高的名望。1997年,他又进入了日本政治家的摇篮“松下政经塾”学习。日本前首相野田佳彦,前外相前原诚司,现任总务大臣高市早苗都是这里的学生,而后成为了日本政坛中的要角。矢板明夫原本也打算从政,可是后来他选择成为学者和媒体人,并开始关注台海问题。日本人长期对于台海问题指手画脚,居心叵测,而且对这一地区十分敏感。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曾经提及的“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观点,很多日本人都有这样的顾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松下政经塾大门

从松下政经塾第十八期毕业后,矢板明夫先后到了我国的台湾省和美国进行游历。2000年前后,他来到了大陆并且在中国社科院攻读博士学位,同时他还以特别研究员的身份进入了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矢板明夫甚至还在当时登上过南开大学的讲台,担任讲师的职务。2002年,他回到了日本进入“产经新闻”工作,先后在琦玉县和东京担任记者。“产经新闻”在日本内部都被视为右翼媒体,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偏见和日本民族主义的有色眼镜。正是在这样的工作背景下,矢板明夫开始“向右转”。2007年,他因为精通汉语和中国文化,于是被派到了北京担任记者工作。他在大陆深深感受到了大陆的飞速发展,以及在人口、民族、文化等领域的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矢板明夫在大陆

2020年,矢板明夫调任到台北,担任“产经新闻”在台北的分部长。台湾省长期以来和日本暗中勾结,私相授受。日本通过文化渗透台湾社会,岛内年轻人对于日本的好感度很高。而矢板明夫虽然只是普通的新闻媒体人,但有了日本人的身份立刻在台湾岛内备受重视,很多政论节目都会邀请矢板明夫到场。而他也开始疯狂攻击大陆,严重破坏两岸关系。这背后应该也和日本内部的军国主义思潮泛滥有关,他说到底也只不过是日本右翼分子的传声筒而已。新闻媒体人的底线和尊严就是要尊重事实,而矢板明夫为了哗众取宠,增添节目效果甚至不惜捏造谣言。2021年,矢板明夫谎称“台湾南部的许多电台都已经被大陆收买,专门攻击民进党。”这种彻头彻尾的谎言,完全枉顾了新闻人的职业道德。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提升台湾内部对于大陆的敌意,从而替民进党蔡英文吸引选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蔡英文

2021年,台湾岛内风波不断。美国人打算要把含有莱克多巴胺(瘦肉精)的猪肉销往台湾岛内,而民进党为了迎合美国人罔顾民生福祉,直接予以放行。这也引发了台湾岛内的民意对立,已经在野多年的国民党坚决表示反对。而就在二者争执不下之际,矢板明夫跳了出来,他妄称:“台湾在不开放美国莱猪的情况下难以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PTPP)”。而且矢板明夫也不忘了给日本谋利益,他同时提醒民进党当局也要考虑进口日本福岛地区受核辐射影响的食品。从如今的情况看来,台湾允许美国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和日本福岛地区的食品进入台湾市场,可是台湾依旧没有进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台湾民众付出了食品安全的代价,却被矢板明夫等人彻底欺骗,由此可见这些海外势力眼中只关注台湾人的钱和市场,其他的东西他们毫不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莱猪风波

矢板明夫还非常喜欢在涉及美国的问题上指手画脚,但他却不是站在美国的立场上,而是刻意要煽风点火,制造台海之间的争端。2022年5月,拜登前往亚洲各地。矢板明夫臆想“大陆最怕拜登顺路到台湾”。这样毫无依据的臆测竟然也被台湾岛内的一众亲绿媒体争相报道,让岛内陷入了“自嗨”的状态之中。这种揣测实际上就是要无风起浪,凭空制造台海之间的紧张局势。2020年6月,蔡英文任命自己的闺蜜萧美琴前往美国工作。矢板明夫当时就猜测萧美琴的任务之一就是促成蔡英文和特朗普的直接对话,而不是2016年的通电话。但事实表明萧美琴并没有促成二者之间的直接对话,即使是在台海关系十分紧张的时刻,特朗普政府内的高官纷纷窜访台湾之际,特朗普都没有和蔡英文对话。这样看来矢板明夫就是唯恐台海不乱,而日本则时刻希望能从中渔翁得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朗普和蔡英文

2022年6月,日本宣布将派出一名军队内部的现任文职高官前往台湾岛内工作。这一消息便是由“产经新闻”最早爆出,而矢板明夫则认为此举很有可能与“撤侨”、搜集情报有关。当时的台海还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之中,“撤侨”之说一出,立刻引发了岛内外的遐想,地域内部的紧张气氛也在不断提升。如今,台海之间战云密布千钧一发,大陆的军演正在进行中,局势可以说是万分紧张。而台湾岛内却仍是歌舞升平,并没有感受到丝毫紧张感和压迫感。而矢板明夫则跳出来妄言:“台海绝不会发生战争,大陆军演的宣传目的大于军事”。而且他还不断向台湾民众灌输这种观点,如此自然引发了许多台湾政坛人物的不满,就连长期旅居台湾的前美国共和党亚太区主席方恩格都站出来指责矢板明夫,称“在这个时间低估解放军的决心是很危险的,真不知道他的目的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萧美琴

美国人眼中的大陆军演

方恩格是美国共和党内的重要人物,也是一名成功的律师,曾经担任过美国共和党海外部的亚太区主席。他长期旅居台湾,是岛内政论节目的嘉宾,经常能在媒体上看到他的身影。作为美国人,他也不讳言自己就是站在美国的立场上来看待台湾问题,维护的是美国的利益。日本长期以来都是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小跟班”,它们常常一起利用台湾问题来刺激大陆,向大陆挑衅。如今美国人和日本人在台湾问题上吵了起来,还真的是不多见。矢板明夫的言论太过于主观,而且综合其过往经历看来,他的结论往往没有什么事实作为依据。如今甚至连美国人都看不下去了,可见如今的东亚局势正在朝着更为复杂多变的方向前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方恩格

关于大陆在台湾岛附近举行军演,方恩格的态度也很务实,他直言:“军演的重点不是今天明天,而是会维持多久?下一次是什么时候?”他认为日后大陆在台海附近军演常态化的可能性很高,将给台湾社会和海空运输带来压力。方恩格与矢板明夫的发言可以说是泾渭分明,前者希望台湾民众要正视如今的紧张局势。而后者则是要继续麻痹台湾民众,让他们继续沉浸在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花花世界中,全然不管窗外之事。现在的台湾岛内过于平静,就连知名媒体人赵少康都直言“台湾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当全世界都在为台湾担忧的时候,台湾反而很淡定:反正不会打,你们紧张什么。而且就算真打了,我们又能怎样。”事实上这种情形似曾相识,现在台湾岛内民众的反应就和俄乌冲突爆发前的乌克兰民众一样,过于乐观和自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海局势危急

方恩格与矢板明夫的发言,我们实际也不难理解。美国长期以来就在岛内渲染所谓的“恐中情绪”,甚至是将未来台海战争的残酷性不断放大。这样一来台湾就必须要从美国购买更多的武器来进行所谓的“抗中保台”。2021年11月,美国就有参议员提出要修订所谓的“台湾吓阻法”。根据资料显示这个法案中规定:“美国每年要编20亿美元融资给台湾,台湾也需同样再编一笔与融资金额相同的经费,与借来的钱一起用来买融资军购项目。”简单来说,就是台湾即便没钱也要借钱买美国的武器。刚刚窜访台湾的美国前防长埃斯珀把话说得更为直白,他提出“台湾要全民皆兵,购买更多美国武器展示决心”。所以,美国的立场基本上还是围绕着军火生意这条主线。只要台海局势不发生根本性改变,美国依旧可以将大量的军火送入台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埃斯珀

而矢板明夫的发言则更代表了他自己的主观态度,作为“中国通”,他自以为了解大陆。而且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相较于美国拥有更多首鼠两端的活动空间,现在的台海危局混杂着多方势力,而日本实际上扮演着冷眼旁观甚至是可以随时浑水摸鱼的角色。美国是通过政治经济手段强行介入台湾,一旦局势爆发,那么美国在台湾内部的力量就会被驱逐。而日本则是用文化和舆论来渗透台湾,这种手段很难被彻底清除干净。所以日本大可以顺水推舟,继续麻痹台湾民众,无论台海局势如何发展,对于日本的伤害都非常有限。所以矢板明夫才能夸夸其谈,大言不惭,只是徒增笑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湾民众该醒醒了

中国有个传统典故叫做“网开三面”,说的是商代开国君主成汤将原本安置在四方用于捕猎的大网撤去了三面,允许猎物逃生。同时他也声明只有那些一意孤行,执迷不悟的猎物才会撞入最后的罗网之中。大陆如今在台海的军事演习中,看起来是四面出击,但依旧留下了一条生路。我们可以看到在演习区域的间隙之中,仍然留有余地,没有将台湾彻底变成“孤岛”。方恩格先生说这种演习日后会成为“常态化”,我对此表示赞同。但我们更应该注意到的是演习的终点到底在哪里,演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大陆在演习中留下的余地,就是我们最后的善意与诚意。我们的利剑真正要消灭的是海外反华势力和岛内的台独势力。只要排除了海外势力和台独势力的干扰,我相信依靠中国人的智慧依旧会指引着两岸找到真正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