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前,美国知名记者披露美国政府策划并实施秘密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行动,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国际社会要求美方对此作出解释,并呼吁针对爆炸案展开联合调查。近期,事件走向发生变化,美德打配合对外释放迷雾弹,声称爆炸案可能由一个亲乌克兰团体所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西方媒体联合行动,北溪案矛头指向乌克兰

近日《纽约时报》等美国媒体就北溪爆炸案有最新报道,据称,一个亲乌克兰团体“可能是”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元凶。美媒消息源来自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政府官员,但这名官员并未向媒体给出有力证据,也不愿证实情报消息来源。

在美媒放出风声后,英国、德国媒体立即跟上。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称,西方情报圈流传的情报指出,一家位于乌克兰的私人企业可能参与到该爆炸案中,但外界并不知晓这家企业的更多信息。报道分析称,这可能是为了避免德国与乌克兰发生不愉快,从而导致“节外生枝”。

另德国《时代》周报则对外披露,目前德国正在对一个由5男1女组成的团体进行调查,有关人员使用的是假护照,并且在他们曾租借的一艘船上发现了爆炸物痕迹。

莫斯科不买账,要求联合调查

美国、英国以及德国媒体的报道可以看出些许重叠和层层递进的关系,而这一系列“巧合”都在有意无意将矛头对准乌克兰。对此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在第一时间作出澄清,他强调北溪袭击事件与乌方无关;另乌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对此回应称,乌克兰绝没有参与袭击事件,乌方对有关情况毫不知情,也并不掌握任何所谓“亲乌克兰团体”的相关信息。

北溪爆炸事件需要有人负责,美国不愿,德国不敢,那么这口“黑鬼”落到乌克兰身上恐怕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针对美英德国的三方联手操作,莫斯科方面并不打算就此买账。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回应指出,美德媒体的报道是在“协同释放假消息”,企图把公众视线从真正的袭击元凶身上转移。佩斯科夫呼吁对此事展开联合调查,调查不应是各国独立调查后对外保持沉默,而应该在联合国启动下进行“公开”、“透明”的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