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国际家庭日之际,全国妇联推出的“家国情·小家大爱”系列之“我给妈妈送束花”公益传播活动,一束束专属鲜花和祝福已抵达一个个家庭,让我们一起循着花香,见证暖心时刻,汇聚幸福安康,传递千家万户齐奋进、共筑强国复兴梦想的昂扬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我给妈妈送束花丨辽宁柯晓宾家庭:匠心筑梦 绽放如花

如果将中国高铁轨道交通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称为“中枢神经系统”,那么继电器就是这个中枢系统工作的“神经元”。在中国最大的铁路信号继电器生产厂中国通号西安工业集团沈信公司,电器车间调整班班长柯晓宾勤学苦练,精益求精,以“大国工匠”的中国精度,为高铁安全高效运行保驾护航。

电调整工岗位看似普通,却需要极大的细心、耐心、恒心、责任心,最终心手合一。为将力道控制得足够精准,柯晓宾日复一日躬耕在“毫厘之间”,把所有的精力和热情都投入到了工作中。丈夫周尊华为了支持妻子的事业,主动申请调整到其他工作岗位以便照顾家庭,成为了她全身心投入技能报国的“坚强后盾”。柯晓宾说:“感谢家人的包容和理解,是你们给了我直面困难和攻克难关的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亦师亦友 携手攻克难关

柯晓宾与丈夫周尊华是沈阳铁路机械学校的同学。2003年毕业后,他们一同应聘到了中国通号西安工业集团沈信公司,20岁的柯晓宾成为了继电器组装车间的一名继电器调整工人。

虽然学习能力很强,但继电器的调整工作却一次次地打击着她。“刚开始,我调着调着都哭了,太难了,有时甚至两三周都调不合格一台继电器。”回忆起刚进厂时遇到的挫折,柯晓宾笑言,“当时我就想争口气,一定要干好这个工作!”

继电器是沈信公司的拳头产品,电器车间是继电器的总装车间,是打造精品继电器品牌至关重要的关口。一台小小的继电器上,共有8组接点、24个触片。扯断一根头发的力度大约为1800毫牛,手工调整片弹簧结构的触片只有这个力道的十分之一,力度和角度容不得半点差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周尊华一边鼓励一边帮助柯晓宾拆解调整细节。柯晓宾白天上班跟师傅学,做笔记写心得,下班后周尊华就帮助她恶补力学和电学基础知识,两人常常研讨到深夜,在周尊华的支持和陪伴下,柯晓宾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踏实肯干 传承优良家风

从几周一台到一天一台,三个月实习期过后,柯晓宾一天成功调整了五台继电器,并且全部合格,在同期女工中名列前茅。在每天的刻苦练习下,半年后她每天能调整20台,如今每10分钟就可以调整一台,创造了一个月最多调整1360台的记录。

继电器调整的力度和角度稍有瑕疵就会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指标,而且每一台继电器的调整都要经历数十个步骤,其过程中的故障模式也有数十种,对调整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极高,因此拥有高度的责任心成为胜任此项工作的关键。

而这份责任与担当,来自于父亲的言传身教。柯晓宾回忆,父亲给他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和“倔强”的敬业精神。

柯晓宾的父亲是抚顺煤矿上的一名工人,负责整个矿区的运输工作。

煤矿的安全是头等大事,父亲丝毫不敢懈怠,以身作则带头做好安全工作,在父亲工作期间没有发生过一次安全事故,退休的时候被授予了“矿区终身安全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亲这一生很平凡,但在我的心中却很伟大。”柯晓宾还记得,父亲经常跟她说的一句话就是,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干一行爱一行,做事和做人踏实最重要。

不辱使命

用“小家”成就“大家”

传承踏实肯干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柯晓宾不仅执着于钻研技术,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做出了卓越贡献,并于2017年12月成立了柯晓宾劳模创新工作室。

面对公司自主研制的某型号继电器由单接点改进为双接点的世界级调整难题,她主动请缨,不分昼夜地钻研,凭着一股执着劲儿,成功研制出新型接点整形工具,在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上都取得了突破。

此外,她还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专家配合试制优化后的S系列继电器(欧洲标准)特性调整与测试工作,由她主创的调整方法和操作步骤被纳入四种继电器作业指导卡,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为生产符合欧洲制式的继电器、参与“一带一路”海外铁路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柯晓宾先后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模”“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并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曾经只在课本里读过“劳模故事”的儿子看到妈妈获得这么多荣誉后,才真正地理解了妈妈每日早出晚归,回家后还要工作到深夜的意义。

随着工作越来越繁忙,照顾家人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少,每当谈起家人的时候,柯晓宾感觉最亏欠的还是年迈的母亲。

在今年“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柯晓宾参加了全国妇联“我给妈妈送束花”活动,母亲开心之余还不忘反复叮嘱柯晓宾:“党和国家给了你这么多的荣誉,一定要好好工作,不用担心家里,要以优异成绩回报党的教育和培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有了你们的理解,才让我有了为之奋斗的事业和美满幸福的家庭。”柯晓宾告诉记者,她将把来自家庭的这份爱化作创新创造的动力,吸引培养更多的女职工为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巾帼力量。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 者/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贾莹莹

编辑/赵蕊

审签/晓月

监制/乔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