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一个毛头小子闯入了主席的视野,因为他的到来,主席的生活发生了微妙的改变。此去几年,他成了主席身边最红的小跟班。因为不识字,主席竟然手把手教他。

这次事件,让小跟班彻底换了个人。数年之后,他辞别主席,临走的时候,主席送给了他三句话,没想到30年后再见,当年的毛头小子竟然一跃成为了共产党高官,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分别时,主席又说了哪三句话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一生的警卫员有很多,在主席的一生中,曾出现过至少18位同志,或担任主席的贴身警卫,或担任勤务工作,或任卫士。在这些同志当中,职位大小不定,有班长、排长、营长、团长,甚至是更高的职位。时期不同,职位称呼也不同。

但是他们都属于一个体系,就是保卫毛主席的生命安全,为主席的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每个时期,毛主席都与各个同志发生过有趣的故事。经过主席的影响,这些同志也在今后的生活中秉承着主席的意志,艰苦奋斗,为人民无私奉献。

在这些保卫主席的同志中,有位同志从15岁起就开始跟着主席南征北战,深受主席的影响。而他本人,也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就是陈昌奉。1915年,陈昌奉出生在山西宁都。这个时代的中国战乱纷纷,革命的号角已在暗中吹响。共产党的火把一路飞驰在祖国大地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在动乱的年代,陈昌奉无疑是不幸的,然而他又是十分幸运的,因为在他15岁那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他开启了人生中最有精神价值的革命篇章。陈昌奉虽然其貌不扬,却是名心细的同志。加入红军那年,他就一直跟着朱德司令,干着勤务员的工作。小伙子年纪小,手脚却轻快,领导布置下来的任务总能很快且出色完成。因为表现优异,头脑聪明,朱德把他引荐给毛主席。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决定,却改变了农村小伙陈昌奉的一生,可以说,朱德是他生命中的贵人,而毛主席,是他一生中引领他走向光明的璀璨之星。1930年,陈昌奉来到毛主席身边担任警务员的工作。毛主席对于陈昌奉很是关心。陈昌奉从15岁开始加入红军,从那以后就没有上过学。毛主席担心陈昌奉没有学识,会影响未来的人生道路。因此,主席一得空,就会手把手教陈昌奉学写字。

在此之前,没上过学的陈昌奉连个字也不认识,妥妥的文盲。就连他的名字,陈昌奉三个字,他都不会写。毛主席亲自一笔一划教陈昌奉学习怎么写自己的名字,陈昌奉内心开心极了。能得毛主席亲自教导,陈昌奉的待遇算是不低。军中战士们无不投来羡慕的目光。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国笼罩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中,民不聊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共产党奋起反抗,组织多起军事运动,为人民而战。国民党蒋介石变本加厉,持续不断骚扰中国红军。蒋介石先后发动五次围剿战争,意欲吃掉中国红军,摧毁我党军事力量。在毛主席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红军奋勇征战,反围剿战役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前四次反围剿战役在毛主席的战术指挥下,取得完满胜利。

然而到了第五次反围剿战役,由于一些错误的指挥,中央红军遭到国民党的全力围追,为了保护中央军队主力力量,红军被迫开始了万里长征。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中共中央紧急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会议上确立了对毛主席的正确领导。毛主席掌握军事话语权后,即刻命令红军展开大范围迂回战术,并带领红军四渡赤水,假装向贵阳发起进攻。

蒋介石在贵阳如坐针毡,赶紧调遣主力部队“救驾”。在蒋介石迷乱之际,毛主席指挥红军从贵阳调头,朝向敌人薄弱的云南发动袭击。在云南虚晃一枪后,毛主席下令部队转移向北,这样一来,敌军在迷惑中失去防守,金沙江成为防御空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毛主席的真实意图,就是抢渡金沙江。金沙江地处长江上游,在战争中具备优势地理位置,拿下金沙江后,红军才是在真正意义上摆脱掉国民党十万大军的追堵。抢渡金沙江的时候,毛主席几天几夜没有合眼。有天晚上,陈昌奉不知道从哪里整来了几块木板,三两下搭建起了个简陋的小床。他本来是想着主席太辛苦,搭个小床想让主席休息一下的。可是谁知道主席非但没有高兴,反而对他这样的行为进行了严厉地批评。

主席说:战士们还在前方冲锋战场,我怎么能在这个时候让自己去休息呢?毛主席的话让陈昌奉面红耳赤,陈昌奉也由衷感受到了主席为战士操劳的英雄气概。主席看到陈昌奉不知所措地站到那,随后摆摆手,让陈昌奉把小床拆了,改造成一个木桌子。他就坐着木桌子进行战事指挥。

陈昌奉一边搭木桌子,心中一边升起对毛主席无边的敬意。从那以后,陈昌奉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到一个地方,陈昌奉都会第一时间寻找木板,为主席搭建一个工作台,方便主席进行工作。而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情,改变了陈昌奉一生的价值观,也是主席批评他最严厉的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军在长征行军过程中,部队来到了柯渡坝丹桂村。毛主席一行人在一个大户人家中借宿一晚。这户人家家境富裕,房间内放了很多稀奇的玩意儿。有个精致的小时钟,吸引了陈昌奉的注意。

陈昌奉此时年纪尚小,对什么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眼前的小时钟勾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实在太稀罕这个小时钟了。于是,第二天部队离开的时候,陈昌奉顺手把小时钟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部队前进的半路上,毛主席意外发现了陈昌奉口袋里的小时钟。主席严厉问到这个物件是哪里来的。陈昌奉红着脸低着头,小声说这是那户人家的东西。毛主席听后非常生气,勿以恶小而为之,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是绝不拿人民的私有财物的,即便是再小的东西也不行。主席命令陈昌奉赶紧把时钟送给那户人家,不料在这个时候,后面的追兵追了上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想了一个办法,把小时钟存放在附近的一户乡亲家里,并嘱托这位乡亲代为转交给物品的主人。但是因为处于战争年代,这个小时钟一直寄存在这个乡亲家里,没有还回去。战争胜利后,这个乡亲把小时钟转交给当地的文物馆。小时钟作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物件,永久地保存在柯渡纪念馆。

毛主席的教导不仅警示了陈昌奉,也警醒着后人。这件事情后,陈昌奉更加严于律己,严格遵守党的章程,他对毛主席的钦佩之情也愈加高涨。陈昌奉做毛主席的警卫时,还有一件事情,也算是他的一个小功劳。在红军过长征的时候,随军战士缺少粮食,只能掘草根,削树皮吃。草根没什么营养,树皮吃了搁在胃里也很不好消化。一路上,有不少战士活活饿死。

陈昌奉意外发现自己还有一双猪皮鞋底的鞋子,他拿着这双鞋子摆弄着,他突发奇想,不知道猪皮鞋底是什么味道。他剥下鞋底,把它放进锅里煮熟,捞出来后尝了尝味道,竟然还不错,算是长征路上开了一次荤。这个事情在部队传开了,大家都开始找部队里的洋靴子,试着扒了鞋底放进锅里煮,这个“发明”一度维持了许多战士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昌奉是个机敏的同志,他在行军过程中贴心地服务毛主席,减少了主席很多生活负担。待到长征结束后,毛主席也开始默默打算起陈昌奉的未来。毛主席对陈昌奉给予了很大的期望。1936年1月份,长征结束后,毛主席想要安排陈昌奉前往红军学校学习。几年追随毛主席,陈昌奉不仅识了字,还学到了很多革命精神,人生阅历也跟着丰富起来。他听到主席要调离他,开始伤心起来。

毛主席写了一封推荐信,亲手交给陈昌奉,嘱托陈昌奉好好去学校深造,将来报效国家建设。陈昌奉拿到推荐信,不舍之情涌上心头。多年的相处,他早就把主席看成了像父亲一般的存在。如今突然分离,眼泪不争气地掉下来。

陈昌奉知道事实如此,什么都不能改变主席的心意。他拿着推荐信就此辞别主席,转身踏上了深造的道路。离别的时候,主席送给了陈昌奉三句话:努力工作,忠于人民,祝你顺利。三句精炼简短的话语包含了主席深沉的厚爱,这三句人生指导陈昌奉永远铭记在心。这是主席给他最后的锦囊妙计了,今后一切,都要靠自己独立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带着主席的教导,陈昌奉来到红军军校,进行为期4个月的学习深造。这4个月的学习带给了陈昌奉脱胎换骨的改变。多年跟随毛主席征战沙场,陈昌奉具备了旁人所没有的丰富战事体验。结合着军校中的理论知识,陈昌奉的人生格局短时间内被极大开发。

红军学校学习结束后,陈昌奉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优秀党员。随后陈昌奉被安排到陕北保卫局工作,在这里,陈昌奉组建了中国第一支武装警察部队。建国后,毛主席来到山东济南考察工作,主席了解到现在的陈昌奉在山东任职。他要求工作人员安排两人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距离上次分别已经过去30年了。30年风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陈昌奉的变化也超出主席的想象,此时的陈昌奉因为工作出众,已任命为济南军区副司令员。陈昌奉一见到主席,双眼饱含着热泪。他没有辜负主席对他的期望,这么多年砥砺前行,踏踏实实干工作,始终忠于人民,如今在这高位,更加兢兢业业做好工作。

1976年毛主席去世的时候,陈昌奉悲痛万分,他在家里为主席设立灵堂,携全家庄严跪拜。直到1986年年底,陈昌奉病重,垂危之际,他还依旧念叨着没有几天就是毛主席的生辰了,念叨完没几天,陈昌奉闭目逝世。